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篇
教育的力量源于家長的覺醒

第一章 覺悟:家教理念的覺醒

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在教育中,所有的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德國著名哲學家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寫道: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怎樣教育能夠取得最佳的效果?教育并不是要我們教給孩子一些外在知識,而是要努力挖掘孩子的內在潛能,讓他們去認知這個世界,發現世界的奧秘,找到自己存在的真諦。

只有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個人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決定了他未來的發展。

影響孩子最深的認知,最重要的場所是家庭,而不是學校。只要人多的地方,情形就會異常復雜。從這一點來說,學校要比家庭復雜。忽視了家庭這個教育的重陣,完全指望學校的教育,不僅難以達到目的,還可能適得其反。

事實上,很多問題的出現本身就源于我們自己。

一次坐公交車時,看到這樣一幕,讓我感觸很深。

公交車進站后,人們陸續上車,一對父女上了公交車。女兒上車后,一屁股就坐在了老弱病殘孕的專座上,爸爸則坐在了后面。爸爸很快就發現了女兒的座位,喊女兒:“妞妞,快來這里,到后面坐。”

女兒只有七八歲的樣子,她有些不解:“不用了,坐在這里挺好。”

爸爸離開座位,走到女兒身邊,解釋道:“這是給老弱病殘孕準備的座位,你占了人家的座位,等會兒有人來了,就得讓座。到時候你就沒座位了,站著多不舒服。”

女孩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站起來,跟著爸爸坐到了后面。

在這個案例中,“爸爸”坐公交車顯然很有經驗,他還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了女兒,也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好像是個好爸爸。但認真思考一下,他的這種言行會對孩子產生什么影響?如果是我,可能不會干涉孩子的決定,如果后面確實有老弱病殘孕上了車,孩子主動讓座,我會鼓勵和贊賞他的行為,如此孩子就能養成優秀的品質。這位爸爸的疼愛行為,只會讓孩子變得自私,只懂得從自我出發。

這件事雖然很小,但會對孩子的思維模式產生影響。要想將孩子培養好,家長首先要樹立一個好榜樣,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健康的教育方式。

所有好的教育,都帶著智慧的光芒和發自內心的關愛。真正的教育,都會將孩子當作獨立的人格來引導,絕不會直接想當然地給予。智慧的父母都會教導孩子自信而不自滿,獨立而不孤立,會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質疑能力、自理能力、謙遜能力……

一次逛商場時,一位媽媽對女兒說:“等一會兒,我看到了一件很便宜的羽絨服,我去給你奶奶買下來。”

這位媽媽似乎很孝順,很節儉,但這些話語會影響孩子今后的人格發展。這句話會告訴孩子,給老人買東西要買便宜的。等孩子長大后,給老人買東西時就可能專挑便宜的買。那么,如何說才是最恰當的?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寶貝,這件羽絨服特別適合你奶奶,我想給你奶奶買下來,你等會兒媽媽。”這樣說,你的那種迫不及待的孝心就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孩子就會明白“行孝不能等”的道理。

究竟什么是人格?從字源角度來說,我國古代漢語中是沒有“人格”這個詞的,只有“人性”“人品”“品格”等相關詞語。例如,孔子曾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他認為,個體差異來自環境和教育,人格的形成以遺傳因素為基礎,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它穩定、統一、獨特。雖然無法改變孩子人格的遺傳因素,卻可能也有機會為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后天的發展機會。

父母具備很強的人格魅力,其言行舉止就能對孩子進行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和鞭策,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這樣,孩子以后是積極向上的、勤奮刻苦的、真誠善良的、博愛寬容的。雖然有些特質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慢慢改變,但有些特質卻是深入骨髓的,會深深地蟄伏在個人的潛意識里,幾乎不可改變。

真正的教育,需要回歸到人格的本質上。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康乐县| 太仓市| 桦川县| 犍为县| 文安县| 温宿县| 萨嘎县| 绥化市| 军事| 汉寿县| 彩票| 凌源市| 金堂县| 井研县| 渭源县| 喀喇沁旗| 高要市| 洛隆县| 临夏县| 大竹县| 阿拉善右旗| 鹤壁市| 武陟县| 福州市| 宁武县| 金川县| 富顺县| 介休市| 新竹市| 甘肃省| 云阳县| 五常市| 朝阳区| 晋宁县| 右玉县| 治多县| 武汉市| 东乌珠穆沁旗| 黔西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