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孩子不用“管”,全靠認知感

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就在于認知能力,它是傳遞信息的核心樞紐,認知一旦被困,認知以外的所有信息就會被過濾或拋棄,無法形成有效的信息傳遞閉環。同樣一件事,在不同認知的人眼中完全不同,甚至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最終結果更會有天壤之別。

同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認知決定了孩子的行為,父母的行為決定了孩子的行為。提高父母的認知,孩子自然就能具備超級感知力。

這天,葉子拿著水杯從電視機前走過,正坐在沙發上看球賽的爸爸突然站起身,掄起胳膊,朝著她的臉就是一巴掌,大聲吼道:“還不滾開,你擋著我看電視了?!?/p>

葉子驚訝地看了爸爸一眼,委屈的淚水奪眶而出。她跑回自己的房間,反鎖了房門,大哭起來。葉子所有的自尊與對爸爸的愛,都被那莫名其妙的一巴掌埋葬了。

爸爸被自己粗暴的行為怔住了,將那只一時失控的手收回來,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他竟然蹲下身子哭起來。至今,他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扇女兒一巴掌。

人到中年,經歷了人生風雨后,已經形成了難以改變的觀念,即使是自以為非常隨和的人,也可能固執己見,只是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同時,很多父母也會遺忘了自己年少時的感受。這個年齡正好和孩子的心理成長期重合,父母的認知自然就會極大地影響孩子。

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讓他們過得更好,很多父母都恨不得把所有經驗和教訓統統告訴孩子,讓10多歲的孩子具備30歲的認知,20歲的孩子具備40歲的認知。可是,對孩子來說,從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從父母那里聽到的道理,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和沉淀,才能變成自己的認知。

除了自身條件和不可選擇的起點,個人的前途主要受限于認知。一旦父母的認知出現偏差,就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父母即使身份低微,但認知能力強,愿意陪伴和培養孩子,也能給孩子創造好的人生起點。

蔡笑晚一生過得很勤苦,一共生了6個孩子。那時候,他是個體醫生,跟家人居住在小村莊一間租來的老房子里。這是一個16平方米的兩層樓,坐南朝北,冬熱夏冷,樓下是廳堂,樓上是一家八口的臥室和書房。這里是6個孩子卓越人生的起點。

長子蔡天文,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終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博士,曾任高盛公司副總裁。

三子蔡天思,美國圣約翰大學畢業,在國內發展。

四子蔡天潤,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在上海經營私立醫院。

五子蔡天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

小女蔡天西,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教授。

成就確實可喜。蔡笑晚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認知。

他認識到,教養好孩子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父母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他認識到,人的智力幾乎都差不多,真正決定成才的是非智力因素。

他鼓勵孩子立志,屋子里貼滿了愛因斯坦、牛頓、居里夫人等名人的畫像,回蕩的是科學家的故事。

他拓展孩子的胸襟,培養他們的恢弘氣概,在20世紀70年代末,大家還不能吃飽飯的情況下,他卻帶著孩子游遍大江南北。

他用藝術點燃了孩子的創造力。他每天6點鐘在樓下拉二胡,用悠揚的音樂叫孩子們起床。他還親自動手做了一張多功能乒乓球桌,白天是球桌,晚上是床。孩子們放學回來,都會圍著桌子鏖戰。他精心設計了燈光舞場,讓全家人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孩子們學習完了,他就吹笛子,讓他們在音樂中休息。

他重視財商教育,從3歲開始,就讓孩子存零花錢,5歲時孩子都有一個存折,他培養了孩子理財的興趣和能力。

蔡笑晚知道,在孩子一生中,早教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智力超常都是早期教育的結果。他將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真正的教育上,比如語言訓練、思維訓練、專注力訓練、自學能力訓練等。

被迫從物理系退學當赤腳醫生的他,長年堅持學習,自學了相對論,寫論文,寫書。他放棄了一切娛樂,把終身學習、服務他人踐行到底,給孩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他關注孩子的成長,指導孩子學習,給孩子提建議,尊重孩子的意志。

正是因為蔡笑晚具有高水平認知,才在貧窮的條件下,為社會培養出了優秀人才。

過去的父母還可以說,社會條件有限,提升認知水平太難。今天的父母,再也不能以此為借口了。因為在信息無比豐富和廉價的時代,任何人都能通過努力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中國的先哲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知者強。”只有父母正確地認識自我,才能更準確地認識、分析和了解孩子,對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認知水平千差萬別,主要有以下七個層次。

第一層:放養型。

放養型的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幾乎沒有太多認知,只會任由孩子“自然生長”。比如,一些小攤小販,帶著孩子一起擺攤,孩子在周邊玩耍,至于孩子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幾乎聽天由命。

第二層:物質滿足型。

受自己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影響,長大成人后,認為給孩子多花錢,就是對孩子好。可事實上,現在跟我們小時候不一樣了,那時候是為了生存,現在是為了活得更好。可活得更好,不單單指物質上的滿足。這個層次的父母非常辛苦。他們工作拼命,努力賺錢,陪孩子時間太少,只會通過買東西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第三層:陪伴型。

陪伴型的父母會花時間陪伴孩子,但不懂得高質量陪伴;他們會有意識地騰出時間,陪伴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也會嘗試著教育孩子。但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們并不能采取最好的方法應對,認識不清晰,比較迷茫。他們理解的陪伴,可能僅僅是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里待著,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高質量陪伴”。

第四層:目標導向型。

目標導向型父母會為孩子規劃好未來,并嚴格執行;會提前幫孩子制定未來的教育目標,比如,清華、北大。目標確定后,他們就充滿了動力,并樂此不疲。但這類父母,做事容易急功近利,太多看重成績,獎罰分明。他們瘋狂追求孩子每個小階段的目標,一旦進程受阻,孩子就要承受父母的情緒壓力和責罰,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第五層:醫生問診型。

這個層次的父母為了教育好孩子,會不斷學習并提升自己。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出現問題時該如何解決,具體原因是什么,還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但是,這個層次的父母都比較疲累,因為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

第六層:自我提升型。

這個層次的父母知道,為了教育好孩子,首先得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他們情緒更穩定,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并愿意與孩子共同努力,一起成長。他們更注重言傳身教,會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第七層:導師教練型。

這個層次的父母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會引導孩子做真實的自己,會一路鼓勵孩子,發現孩子喜歡、擅長的事務,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天賦”,使之成為最獨特的人。

總之,不同認知水平的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取得的教育效果也會千差萬別。同時,父母對教育的理解要經歷一個動態的過程,“層次”只是對某個階段的簡單概括,想要躍升層次,就要多學習、多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汾西县| 璧山县| 嘉祥县| 久治县| 太和县| 石景山区| 湘阴县| 收藏| 清丰县| 彝良县| 四平市| 兴安盟| 富锦市| 遂川县| 永安市| 含山县| 余江县| 辽阳县| 新泰市| 陇西县| 蓝田县| 黄龙县| 油尖旺区| 屯留县| 卢龙县| 宁强县| 绥棱县| 彭阳县| 涪陵区| 辽阳县| 神木县| 沾化县| 个旧市| 平阴县| 灯塔市| 长丰县| 团风县| 大埔区| 客服|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