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編金匱方論》序[1]

張仲景為《傷寒卒[2]病論》,合十六卷,今世但傳《傷寒論》十卷,雜病未見其書,或于諸家方中載其一二矣。翰林學士王洙在館閣日,于蠢簡中得仲景《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則辨[3]傷寒,中則論雜病,下則載其方并療婦人,乃錄而傳之士流,才數家耳。嘗以對方證對[4]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證而無方,或有方而無證,救疾治病,其有未備。

國家詔儒臣校正醫書,臣奇先校定《傷寒論》,次校定《金匱玉函經》,今又校成此書,仍以逐方次于證候之下,使倉卒之際便于檢用也。又採[5]散在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廣其法。以其傷寒文多節略,故所[6]自雜病以下,終于飲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復[7],合[8]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舊名曰《金匱方論[9]》。臣奇嘗讀《魏志·華佗傳》云:“出書一卷,曰:此書可以活人。”每觀華佗凡所療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經。臣奇謂活人者,必仲景之[10]書也。大哉[11],炎農圣法,屬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統,撫育[12]元元,頒行方書,拯濟疾苦,使和氣盈溢而萬物莫不盡和矣。

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13]上。

【校注】

[1]吳本“《新編金匱方論》序”作“《校正金匱要略方》敘”。

[2]徐本“卒”作“雜”。

[3]俞本、趙本、徐本“辨”并作“辯”。

[4]吳本“對方證對”作“方證對病”。徐本作“方證對”。

[5]吳本“採”作“采”。

[6]吳本、俞本“所”并作“取”,徐本作“斷”。

[7]吳本“復”作“雜”。

[8]吳本“合”誤作“各”。

[9]吳本“金匱方論”作“金匱要略方”。

[10]吳本無“之”。

[11]吳本“哉”誤作“抵”。

[12]俞本“育”誤作“肓”。

[13]吳本“傳”作“謹”。

仲景《金匱》錄歧黃《素》、《難》[1]之方近將千卷,患其混雜煩重,有求難得,故周流華裔九州之內,收合奇異,捃拾遺逸[2],揀選諸經筋髓,以為《方論[3]》一編,其諸救療暴病,使知其次第。凡此藥石者,是諸仙[4]之所造,服之將之,固無夭橫。或治療不早,或被師誤,幸具詳焉[5]

【校注】

[1]吳本“《素》、《難》”二字倒乙。

[2]吳本“捃拾遺逸”下有“撰而集之”四字。

[3]吳本“方論”作“要略”。

[4]吳本“仙”作“神仙”。

[5]自“仲景《金匱》”至“幸具詳焉”,原本作小字,較正文低四字。

《金匱方論》序[1]

【校注】

[1]吳本“《金匱方論》序”作“《金匱要略方》敘”,置于“太子右贊善大夫臣高保衡、尚書都官員外郎臣孫奇、尚書司封郎中充秘閣校理臣林億等傳上”之后。趙本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新和县| 秦安县| 宝清县| 新余市| 黄梅县| 永顺县| 攀枝花市| 浠水县| 南和县| 崇州市| 龙岩市| 砚山县| 平乡县| 牙克石市| 安多县| 平潭县| 修文县| 齐齐哈尔市| 灵武市| 韩城市| 江达县| 上思县| 三河市| 洛宁县| 香港| 黄龙县| 女性| 华坪县| 敦化市| 阜阳市| 油尖旺区| 浦县| 龙里县| 上杭县| 区。| 墨玉县| 左云县| 临沭县| 昭平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