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先秦時期(遠古至公元前221年)

一、原始人類的疾病與衛生

在我國發現的原始社會遺存眾多,比較著名的有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以及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和紅山文化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存。在原始社會時期,還沒有醫藥,但考古發現證實,疾病(包括傳染病)已在侵襲遠古人類的健康。

原始人骨骼化石中,經常可見有骨質增生、骨性關節炎、骨結核、脊椎變異、股骨彎曲增大及骨髓炎之類疾病痕跡。例如,陜西渭南史家及寶雞比首嶺氏族墓地,一具骨架為一老年男性,生前腰椎結核形成骨橋,另一具為中年女性,發現有骨結核。由此可知,結核桿菌在原始社會已為患人類,推斷當時肯定也有肺結核患者。又如,青海柳灣出土的患有脊髓灰質炎導致的脊柱畸形骨骼(圖1-1)。原始人類的壽命極低,與衛生條件惡劣、各種傳染性與非傳染性疾病高發有關。

原始社會初期,人類還不會建造房屋,以自然洞穴為棲身之所。后來,從洞穴的方式又發展出巢居和穴居。巢居是指原始人類仿效鳥類,利用樹木和雜草在樹冠上搭巢居住,據考古學者考證,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是巢居的主要分布地帶。穴居為中原地區原始先民主要的居住方式。居住條件的改進有利于改善衛生條件,減少疾病。

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在長期保存和傳遞火種的基礎上,在制造石器的過程中,逐漸發明了人工取火。從衛生角度看,火的使用使熟食、開水成為可能,減少消化道疾病。

水源與環境衛生關系最大,遠在原始社會人們就懂得鑿井而飲,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了水井(圖1-2),說明人們已飲用滲濾過的干凈衛生的井水。

圖1-1 青海柳灣出土的患有脊髓灰質炎導致的脊柱畸形骨骼

 引自《中國醫學通史·圖譜卷》。

圖1-2 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威海市| 宁蒗| 成武县| 客服| 泌阳县| 尉犁县| 东城区| 张家川| 鹤峰县| 枣强县| 清涧县| 双牌县| 乌兰县| 长白| 乌兰县| 休宁县| 嘉黎县| 永嘉县| 平山县| 贡嘎县| 井冈山市| 象山县| 彭泽县| 吉木萨尔县| 丽水市| 全南县| 揭东县| 武夷山市| 穆棱市| 顺义区| 来宾市| 扎鲁特旗| 潜江市| 灵丘县| 蒙山县| 丰原市| 昌乐县| 长葛市| 昭通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