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者仁心:記著名肝病專家麻凱
- 單保華
- 2641字
- 2023-07-07 18:48:44
第三章 考入高校深造
八
1982年5月1日,沈世昌未與患者預約。診所休息一天。
上午,麻長稭來到大明湖公園,沿大明湖畔漫步。他盡管已來到濟南一年多的時間了,但一直忙于工作,未能抽出時間來大明湖游覽。他盡情地欣賞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
下午,麻長稭回到診所,先拿出沈世昌所開的處方進行研究,又開始翻閱《金匱要略》。《金匱要略》是我國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論述診治雜病的專書。《金匱要略》有方有論,以方言治,以論言理,對于拓寬臨床思路,提高綜合分析和診治疑難病癥的能力有著獨特的作用。
15時許,沈世昌信步走進診所,見麻長稭正在閱讀《金匱要略》,信口問道:“上工治未病,何也?”(語出《金匱要略》)
“師傅!”麻長稭站了起來,馬上背誦道:“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很好!《金匱要略》是一本好書,面很廣,能解不少疑難雜癥。全面了解各種病癥與治法是好事,但要想都學好學精,很難!我跟你說過,術業有專攻。”沈世昌向麻長稭建議道,“你可專注于某一項研究,從一點突破,達到頂峰。”
“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中醫博大精深。病癥太多了,我一時吃不透,也記不牢。”
“你前幾天把你祖傳的治肝病的幾個秘方給我看了,我覺得這幾個方子不錯,你可專注于肝病治療的研究,爭取在這一項上有所突破。”
“實際上,師傅在治療肝病方面的用藥配方就很好,您給我的5個治療肝石更化的處方不亞于我家的祖傳秘方。昨天晚上,我把師傅的用藥配方和我家的祖傳秘方結合了一下,未經臨床,還不敢下最后定論。”麻長稭說著,從抽屜里拿出了他最新擬就的幾個治療肝病的配方。
“不錯!”沈世昌看了看配方,點了點頭,然后說道,“這幾個方子循著肝病溫、熱、郁、瘀、毒的發展過程,君臣佐施,配伍合理,可以用于臨床。用于臨床時,一定要根據病情的變化,不斷地調整方子。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對癥下藥,即使治同一種病,也非用同一種藥方;即使同一種病、同一種藥方,用藥也不會同樣劑量。”
“師傅教導的是。”
“長稭,就目前來說,你的理論水平已經高于為師了,只是臨床的經驗較少。為師的理論水平不高,我建議,你再到正規的高校學習一段時間。現在已經恢復高考制度好幾年了,你可參加今年的高考,選一所醫學院深造一下。想不想?”
“想過。”麻長稭如實應道,“只是跟師傅一年多了,不想離開師傅。”
“離開,是為了提高。雖然為師也不舍得你離開,但為師已將畢生所學教授于你,已無更多的知識傳給你了,不能耽誤你的前程。你若考不上,還可以再回來。人生需要嘗試!”
“那,既然師傅說了,弟子就去試試!”
……
麻長稭回到安丘,參加了1982年的全國高考。8月16日,他接到了泰山中西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九
8月30日,麻長稭持錄取通知書趕到濟南。沈世昌在家中設宴為其祝賀。
“長稭,祝賀你如愿考上醫學院!”沈世昌非常高興,他舉起小酒杯來,與麻長稭碰過,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謝師傅!”麻長稭亦一飲而盡。
“長稭啊,”沈世昌諄諄教導道,“到了學校,一定要努力學習,先把基礎醫學知識學到手,學全面,再專攻肝病一項。”
“請師傅放心,”麻長稭表態道,“我一定努力學習,絕不辜負您的期望。”
……
“我跟你說過,人的身體是一個陰陽、五行平衡的整體,平衡則人安;如果人體外受‘六淫’傷身,內受‘七情’侵擾,讓自身的正常狀態被打破,體內失衡,人則生病。所以啊,中醫不僅注重‘五行’研究,亦注重‘陰陽’研究。”沈世昌強調道,“一定要好好把握‘陰陽’關系。”
沈世昌所講“六淫”是指風、寒、暑、濕、燥、火,所講“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
“弟子謹記!”麻長稭應完,有著超常記憶力的他背誦《皇帝內經·素問》中有關“陰陽”的一段話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古人云:醫乃仁術。以后當了醫生,一定要講道德、講仁義、盡心力。”
“弟子銘記!”
……
沈世昌與麻長稭感情頗深,二人總有說不完的話。不知不覺,天已大亮。
十
9月1日,泰山中西醫學院舉行了開學典禮。
泰山中西醫學院的院長李秋榮在開學典禮上講道:“……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經過刻苦學習,都能像醫學大家孫思邈一樣成為大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序》中寫道:‘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當然,要想成為大醫很難,但只要有毅力,足夠堅持,就有可能成為大醫……為醫者須‘齊顏色、修辭令、正儀容’。就是說,醫生要和顏悅色,善于言辭,講究禮貌……”
麻長稭讀過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對其中的《序》有所理解,而經過李秋榮的演講后,對大醫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
在學校里,麻長稭認真學習了《內科學》《外科學》《新編實用方劑學》《中醫學》等各科基礎知識,又利用業余時間深人學習了《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醫學書籍。
李秋榮院長非常喜歡偏愛中醫的麻長稭。麻長稭經常到李秋榮家做客。二人感情甚篤,遂成忘年之交。
1985年7月30日,麻長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畢業典禮舉行后的第二天上午,麻長稭來到李秋榮院長的辦公室,向李秋榮告別。
“真的不想到醫院里去工作?”李秋榮向麻長稭問道,“打算好了?”
“打算好了。”麻長稭決然應道:“開家肝病診所,自己干。”
“自己干不容易,現在后悔還來得及。”
“不后悔,我就想開家肝病中醫診所,自己干。沈(世昌)師傅去世了,我想把從他那兒學的技術和我家祖傳秘方結合一下,做做臨床,爭取在肝病治療方面有所突破。”
“好!我知道你有志氣。”李秋榮不知麻長稭想到哪兒開中醫診所,于是問道,“你想好到哪兒開診所了嗎?”
麻長稭未假思索地應道:“我想到青島去!”
“你到青島去開診所,處在大醫院之間,很難開。我給你介紹一位青島的老中醫,他是我的老朋友。你有什么問題弄不明白,可去拜訪他。他叫李慕然。”李秋榮說完,信手從寫字臺上拿起筆來,略思,給李慕然寫了一封信。之后,將信交給了麻長稭。
……

1995年3月30日,麻凱與泰山中西醫學院院長李秋榮(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