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力賦能:小白輕松變記憶高手
- 吳瓊 陳琴
- 705字
- 2023-06-30 11:08:39
第二節(jié) 記憶的定義與重要性
學習記憶方法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些關于記憶的基本知識,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那么,到底什么是記憶呢?
《辭海》是這樣定義“記憶”的:“人腦對經(jīng)驗過的事物識記、保持、再現(xiàn)的過程。”
它包括識記、保持、再現(xiàn)或再認三方面。識記即識別和記住事物特點及其間的聯(lián)系,它的生理基礎為大腦皮層形成了相應的暫時神經(jīng)聯(lián)系;保持即暫時聯(lián)系以痕跡的形式留存于腦中;再現(xiàn)或再認識則為暫時性聯(lián)系的再度活躍。通過再現(xiàn)或再認識可恢復過去的知識經(jīng)驗。簡單來說,記憶就是“過去的經(jīng)驗在人腦中再次重現(xiàn)”。

“憶”是“記”的前提,沒有記過,即使你絞盡腦汁也不會想起來。這就好比你要去井里打水,只有井里有水才能打得出來。
而“憶”是“記”的驗證。若不考查,即使記得再多,也像是蓋上的書,只是死的知識,而不是活的智慧。記與憶是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體。好的記憶,既要記得住,又要憶得起。

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我們面臨的信息越來越多,并且還將與日俱增,腦子不夠用的苦惱似乎更加普遍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而計算機等工具的發(fā)明似乎更成為一種“偷懶”的選擇。許多人希望能夠不記而憶,只通過搜索引擎就得到大量的信息。那么,個人的記憶能力是否已經(jīng)無關痛癢了呢?

并非如此,記憶的作用不僅在于知道信息,更在于運用、整合信息。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些存在個人腦中的記憶,不僅是死板的信息,更是個人氣質的底氣和基石。
從小處來說,記憶更是應試考試的基礎。即使是開卷考試,若是沒有對于課堂分析的記憶,無法整合全書各個部分的內容,也無法取得一個好成績,更不必提需要記憶大量公式、單詞等內容的閉卷考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