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輝煌與滅失。
廣固城被石虎攻下,青州隨即歸屬了后趙,后來隨著天下混戰,又幾移其主,到了公元三九九年,南燕王慕容德攻占青州,入主了廣固城,第二年,他正式登上了皇帝位,號稱南燕,年號建平,建都廣固。這是青州歷史上的第一座皇城,也是青州唯一的一次帝都。
在慕容德為南燕王時,曾住守滑臺(今河南滑縣東),當時秦王莩登,被姚興所滅,他的弟弟莩廣,收拾起了哥哥的殘兵敗將三千余人,就投奔了慕容德,慕容德待他深厚,封他為冠軍將軍,使居乞活堡。這時,正巧有火星出現在此地,有人說秦國要復興,于是,莩廣就自稱為秦王,并向北攻擊南燕北地王慕容鐘的領地,慕容德得報后十分生氣,大叫:“這畜牲恩將仇報,不滅他誓不罷休!”隨即令魯陽王慕容和堅守滑臺,自己親率精兵,圍剿莩廣,不久,就將莩廣剿滅。
就在慕容德討伐莩廣之時,慕容和的長史李辯勸慕容和造反稱王,慕容和不應,李辯就殺死了慕容和,舉城投降了魏國。慕容德聞訊大怒,即欲引兵還攻滑臺,前鄴令韓范諫阻道:“從前魏國是賓客,我們是主人,今日我們是賓客,魏國是主人,客主情形,大不相同,人心畏懼,不可還攻,不如先占據一個地方,建立基礎,再求進取,”其他從將,也大都同意韓范之見。正商議間,帳外報稱右將軍慕容云到來,德令傳入,云獻上李辯首級,慕容德大喜。慕容云又告知將將士家屬兩萬余人救出,一并帶來,德軍將士正念系家眷,得了此信,紛去認領,德軍大歡。
慕容德又聚將佐商議今后去向,給事中書令張華進言:“彭城為楚舊部,依山帶川,地廣民饒,可取作基本,”德不甚贊成。北地王慕容鐘等人勸慕容德還攻滑臺,慕容德不語,尚書潘聰說:“滑臺四通八達,北有魏國,南有東晉,西接強秦,住在那里,不會有一天的安寧,”眾將佐又議論彭城,潘聰又說:“彭城土地雖大,人口卻稀少,地方又平坦,無險可守,加之靠近長江淮河,夏秋多水,千里為湖,乘船只作戰,是彼之長,我之短,這里不是我們生長的地方。唯有青州沃壤,向號東秦,地方兩千里,戶十余萬,這里右控山河,左負大海,可謂用武之圣地,況曹嶷所建廣固,地勢險峻,背靠名山,足可為皇都,今雖被辟閭諢所居,諢本燕臣,辜負國恩,可遣辯士先往招諭,再用大軍隨后繼進,彼若不從,一戰可下。得廣固后,閉關養銳,伺釁風動,這可是西漢的關中,東漢的河內。”
眾將佐聽了潘聰一席談,大都表示贊同,慕容德猶豫不決。這日,他特遣牙門蘇撫,往詢齊州沙門和尚竺朗,朗素善占候,與撫相見,撫即自陳來意,并述群臣名議,朗答道:“三策中莫如潘議,按諸天道,亦無不合,今歲慧星起自奎,遂掃虛,奎即魯徐,虛即齊青,彗星是除舊布新的象征,應先取兗州,巡扶瑯玡,待至秋風戒令,乃可北取青齊,這是天道。”撫又密問享國年限,朗微笑不答,撫再三垂詢,朗乃用《周易》卜筮,詳審卦兆,方密告撫,“燕衰庚戌,享年一紀,傳世及子。”撫當即告別,還報慕容德,唯享年長短,不敢妄報。
人神合一,慕容德決定在青州建都,隨即率兵向北,他所到之處,郡縣望風而降,不久,兗州北邊的郡縣就已基本收復,慕容德另置守宰,禁兵侵擾,百姓擁戴,紛紛牽牛持酒,犒勞軍士。
慕容德遣諭齊郡太守辟閭諢,要他順從天意,歸順南燕,諢抗命不從,德隨即令北地王慕容鐘,率兩萬步騎兵進攻青州,自另率重兵進據瑯玡,很快徐州大部歸順,兗州守將任安,棄城逃跑,遂兗州收復。慕容德任命南海王慕容法為兗州刺史,鎮守梁父,進兵莒城后,又任命潘聰為徐州刺史,鎮守莒城。
北地王慕容鐘抵達青州,傳達軍書給青州各部,告訴他們禍福的道理。辟閭諢遷八千戶入城防守廣固,派遣司馬崔延戍守薄荀固,平原太守張豁戍守柳泉,崔延、張豁收到軍書后均投降了慕容德,辟閭諢見大勢已去,攜妻子逃奔魏國,慕容德得報后派校尉劉綱追殺,劉綱追至莒城將其殺害。
慕容德進駐廣固后,開始整肅軍隊,理明法紀,安撫百姓,收買人心。他將軍隊按步騎分類,集中整訓,不許他們侵擾民宅,干擾百姓生活。對一些國法,也進行了調整,如對公侯犯罪,原來規定,只要有錢,就可以用金錢贖罪,慕容德說,這條規定只是便宜了王侯,不能真正懲治罪惡,從今開始,除非建大功贖罪,其余一律不免。
蘭汗作亂時,燕國的禮部尚書封孚,向南投奔了辟閭諢,辟表奏他為渤海太守,慕容德到來,封孚出城投降,慕容德高興的說:“我得到青州不算高興,可我很高興得到了你,”于是,不拿他當作外人,將機密的要事交于封孚,封孚從此衷心耿耿。
辟閭諢被斬后,他的兒子辟閭道秀,求見慕容德,要求與父同死,慕容德說:“你父雖然不忠,可兒子很孝,”于是特別赦免了他。
慕容德登基后,為感謝竺朗的指點,在廣固城附近,為其修了一座寺廟,取名“神通寺”,并酬絹百匹。為把廣固城建成真正的皇都,慕容德在城內大興土木,不但改造了道路,還修建了許多的兵營和樓閣廳堂,最著名的議事大殿,就建在廣固城內東側,取名“東陽殿”。
時南燕下轄一尹五州,即:燕都尹,青州、并州、兗州、徐州、和幽州。廣固城設燕都尹,管理都城周邊地區事務,青州治所設東萊,(萊州),并州治所設陰平(棗莊),兗州治所設梁父(新泰),徐州治所設莒城(莒縣),幽州治所設發干(沂水)。
慕容德不愧是群雄割據的一代雄主,在位期間,他重教育,設學官,控冶鐵,管食鹽,主冶于商山,置鹽官于烏常澤。他查奸商,治偷稅,強軍固國,“講武于城西,有步兵三十七萬,車一萬七千乘,鐵騎五萬三千,”可見其當時的國勢。
慕容德的作為,宋代政治家,文學家司馬光給予了高度評價:“稟倜儻之雄姿,韜縱橫之遠略,屬分崩之運,成角逐之資,跨有全齊,竊弄神器,扶劍而爭衡秦魏,練甲而志靜荊吳,崇儒術以弘風,延讜言而勵己,觀其為國,有足稱焉。”
慕容德的夙愿并非是擁有一尹五州,而是要厲兵秣馬,飲馬長江。遺憾的是,歷史卻不以慕容德的有為而對其有絲毫的偏袒,他登基三年,就一病不起,公元四零五年八月初九,慕容德拖著病重的身軀,在廣固城東陽殿召見群臣,商議冊立慕容超為太子之事,不料突發地震,百姓驚恐,百官吃驚,慕容德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內宮,當天晚上,病情加重,閉眼不語,段皇后大聲的說:“今天召令中書作詔書冊立慕容超,可以嗎?”慕容德睜開眼睛點頭示意,不長時間,就與世長辭了。飲馬長江的夙愿化作了泡影。
出殯這天,朝廷為其制做了十多口棺材,利用夜暗,四個城門同時發喪,秘密將其埋葬在了山谷之中,到現在,人們也沒有找到他真正的墳墓。
慕容德無子,后繼慕容超是他的侄子。這位年輕的皇帝,絲毫沒有乃叔的氣魄,料事無謀,處事無略,只知道出獵游,玩女色,把個南燕國搞的烏煙瘴氣。公元四零九年三月,東晉大將劉裕上奏討伐南燕獲準,四月十一日,劉裕率大軍從建康(南京)出發,由淮水進泗水,五月進至下邳,然后留下船艦,步行進軍至瑯玡(臨沂)。
慕容超聞知東晉大軍進犯,急召文武大臣商議,眾臣一致意見,必須堅守進入青州的重要關口大峴關,然后以逸待勞,擇機襲其后援,斷其糧草,以我強大軍力,再求秦增援,定能擊敗東晉乏兵。可慕容超鬼迷心竅,不同意眾臣的意見,他說:“現在歲星在齊國,以天道推求,此仗不戰自勝,”群臣力諫,超拒不應允,太尉桂林王慕容鎮說:“主上不允應敵,又不清野,坐等敵人圍攻,國家就要滅亡了。”慕容超聽了他的話很生氣,就把他拿入了獄中。
東晉大軍順利的來到了大峴關,劉裕見這一重關竟無南燕軍隊把守,仰天大笑說:“我所慮大峴關竟無人把守,我們已無匱乏食物之憂慮,敵人已經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其實,劉裕率大軍進攻南燕,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朝廷對此也是憂心忡忡,水陸交替,供給困難,軍士長途跋涉,又有大峴關阻擋,如果不是劉裕一再堅持,朝廷不會同意這次戰事。誰知天意如此,劉裕竟遇到了一個窩囊的對手,南燕的天下從此就要塌陷了。
六月十二日,劉裕大軍進至臨朐,在距離青州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方才遇到了南燕軍隊的抵抗。這時的劉裕軍隊,已經是群情激昂,南燕的軍隊,已是垂頭喪氣,不幾日,燕軍敗走臨朐,到了六月十九日,晉軍已經拿下了廣固外圍。
曹嶷不愧是一代名將,雖然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他修建的廣固城,的確是堅如磐石,易守難攻。劉裕來到廣固城下,損兵折將,久攻不入,于是就在外圍筑起了高高的城墻,一來防止慕容超偷襲軍營,二來便于觀察城上動向。雙方苦戰三個月,仍相持不下。這時,由于城中的官兵,對慕容超的作為失去了信心,不斷有官吏出城投降,七月初,慕容超最貼心的尚書峘尊和他的弟弟京兆太守峘苗也偷出城外,投降了劉裕。
后來,慕容超的尚書郎張剛,奉命向秦國求援,途經泰山,為太守申宣所執,送入晉營,劉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張剛投降,張剛服從了劉裕。有投降過來的官吏告訴劉裕,說張剛靈巧,讓他設計蹬城工具,廣固一定能夠拿下,劉裕請他幫忙,張剛愉快答應,并真的設計了器械,最后幫助劉裕拿下了城池。
劉裕得知燕將韓范威望很高,燕秦都很尊重他。韓范出城又去秦國求援,被劉裕得知,劉裕就上表韓范為散騎常侍,以信招降,韓范也投降了劉裕。
張剛韓范的投降,大大動搖了慕容超的士氣,投誠的將士越來越多。公元四一零年正月初五,劉裕在張剛、韓范的協助下,集中全部兵力,向廣固城發起了總攻,盡管雙方軍士拼命廝殺,燕軍終因軍心渙散,寡不敵眾,廣固陷落。
劉裕順利通過大峴關,以為很快就能奪取燕都,不料廣固城如此難攻,整整圍攻了十個月,損兵折將,晝夜交兵,最后在降將的幫助下,才攻入了城中。他恨死了這廣固城,入城后,便下令蕩平了城壕。他也恨死了城中的軍民,入城后下令,要將城中的軍士全部活埋,將城中的男子全部屠光,將城中的女士,全部賞賜給將士。他的這一命令,遭到了降將韓范的強烈反對,兩人甚至爭的面紅耳赤,劉裕開始對韓范懷恨,但迫于壓力,不得不改變命令,將王公以下三千人斬殺,掠城中婦女萬人,犒賞了軍士。
劉裕進城后,很快抓獲了年輕的南燕皇帝慕容超。慕容超雖然無為,卻很有骨氣,寧死不屈,后來劉裕把他押解到建康(南京)殺害了。
南燕國滅亡了,從廣固建都到滅亡,不足十一年。
廣固城滅失了,從曹嶷建城到滅失,整整一百年。
這一百年的廣固城,正像那位僧人所說,在這里建城,必有血光之災。廣固城從建城以來,遭受了兩次屠城,第一次是三二三年,石虎屠城,殺城中軍民三萬人,第二年,不得不從秦州移民萬余于青州。第二次是三七零年,前秦苻堅攻廣固,屠城,次年不得不從陳留、東阿移入萬戶。
一百年的廣固城,也正像那位道人所說,在這里建城,必有吉像,將來定有帝王登基。在廣固城存在的最后十一年,南燕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慕容德在此登基稱帝。
一百年的古城滅失了,它和中華大地上所有的重鎮一樣,在戰亂中生,在戰亂中毀,戰亂給這里的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和短暫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