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1點半左右,小林乘坐大巴(客車)來到南京南站。
下車時,天空下著小雨,風微微吹拂,吹的嗓子干澀。于是前往附近商鋪買水。什么礦泉水3塊,冰紅茶4塊,大瓶冰紅茶6塊。相比偽都來說,還是貴了些。
接著前往附近的商鋪吃飯。一碗牛肉面20,雖然有點貴,但是味道確實不錯。
吃完飯干什么?當然是游山玩水,賞一地風景,品一方茶水,邂逅一方佳人。
沒多久雨停了,風越來越大,吹動過去的記憶。
小林駐足淺思,想起過去的夢境,夢中常常前往蘇州,從蘇州的某個街道,穿梭到南京,南京。過去的夢幻與現實重合。
說起南京不得不說,中山陵、雞鳴寺、夫子廟、秦淮河、玄武湖……
小林的打算是先走完玄武湖,接著便是去中山陵。當然愿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玄武湖,一個字形容大,非常大。
真是包羅萬象,各種風景在其內。
春夏秋冬盡在其中,每一片風景,自有其韻味。一段路程自有一段路程的感受。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江南園林風格,別具一格,一看便知其文化底蘊深厚,富有歷史與年代的質感。引人深思。
灰蒙蒙的天,陰郁的氣,時而淺薄,時而狂躁的風,相互柔和推進行人。
假石山亭,偶有幾處粉色梅花開著,凜冽的湖面,一片焦黃色的蘆葦蕩子里有幾只鴨子。與遠處光禿禿的樹相互映襯。形成秋冬之色調,只有鴨子才知春意顯。
向著更遠處走去,看到明長城。于是轉而向北,朝著售票處去。城墻下竟有一個小區實在是令人震驚。不大寬闊的道路邊是一小道,道邊有休憩的人,在翠綠色的河面垂釣。小林駐足觀望一會兒,沒多久接著向城門走去。
終于來到城門,買票入園。當然入園是需要刷身份證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來到城門口,手機發來提示,南京旅游局……馬鞍山歡迎您……,原來小馬哥真的是跟著南哥混的,段子可能不止是段子,藝術來源于生活,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錯。
明城墻和平門,又名神策門。由此進入,開始踏上城墻內院,兩道皆有梯戶可行,右邊的階梯等至高處,會發現,部分道路不支持行走,至于左邊的,可以從北到南的走個不停。當然是從北門走到南門。路程遙遠。在城樓觀望遠方,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當然有些地方不可避免的會有些平平淡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城墻下的西面,有不少老舊的房屋,也許是拆遷不動也許是當地人們在此地生活久了懶得搬來搬去。
墻邊的樹木確實高大,小林常常思考,會不會有人順著樹爬上來,然后翻上城墻,免費走上一遭。應該不至于逃票,畢竟城樓距離地面還是很高的,萬一摔了,得不償失。城樓上也有保安巡邏,估計也是怕,萬一出了什么意外不好。
不知走了多久,看到中間有地方可以下樓,小林沒多想,便從城樓下來。
繼續在園淺漫步。走著走著到達玄武門,不少行人從兩側的門入園或者出園。也有行人旅客,退至遠處拍照留念,小林也是其中一個。
玄武湖中間的島,景色確實美,一般公園有的,此地都有,什么坐船游玩,明信片、紀念章、零食、小吃飲品應有盡有。年輕人也不少,其中許多結伴而行的大學生,小林還是挺羨慕大學生的,畢竟在學校總歸是比在社會簡單快樂一些。時間也多。
在其中發生的故事也挺多,不過大多沒什么營養以及值得記錄抒寫的時間。
走的時候小林發現手機出現問題。跳電關機,于是在想是不是自己,該今天回偽都,萬一手機真報銷了,估計回不去。
夜晚的玄武湖公園亮起燈,在燈下,古樹照影在城墻上,真是有種說不出的古樸歲月感。
接著乘坐地鐵前往車站,至于中山陵,雞鳴寺,夫子廟等風景,還是以后有機會在看吧。
高鐵上,小林鄰座的是一個,有些許年輕稚氣的大哥,大哥打著電話,從倆人溝通得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有些人看著年輕稚氣,但真實身份是武大畢業,且有自己的團隊,手握國家重點扶持項目。關于汽車行業……。
而與他溝通的是一位xx公司高管,跳槽到他工作,并安排什么時間報道工作。
至于這位鄰座大哥,剛才特斯來談完合作回來。
不得不多一句,大哥牛掰。技術在發展,人才在努力。再看看自己,簡直是人間小廢物。人比人,氣死人,再一看創造的經濟價值與人文價值。
可能小林真的是,小廢物,嚯嚯嚯。
到達偽都是11點,車站外開始下起小雪,至于火車站附近,依舊有大爺大媽拉客,去便宜小旅館,或者乘車,摩的等等。
小林并不理會,打算走路回家。火車站距離小林家大概有8公里。走了一會兒,實在是不好覺得腿酸痛,越是掃了個單車,騎行回家。
快到家時,在附近24小時便利店買了桶泡面加辣條,加香腸雞蛋,以及雞腿。這才是滿配吃法。
到家敲門,沒一會兒小林母親開門。
小林疑惑怎么你還沒睡?
小林母親說,自己剛瞇一會兒沒多久,夢里夢見自己(已逝)的父母,手里牽著個小孩,說(小林)都長這么大,長得還挺帥的。然后就聽到敲門聲響。
心里想著會不會是小林回來了?
結果開門一看還真是!
玄幻的故事,真實的人生,真真假假。
小林父母詢問小林怎么樣。
小林邊吃邊說,還行,不過不太可能可以成。
至于為什么,小林前面說了,這里就不再講解。
又是一陣交談過后,接著便是沉默。
沉默過后,便是休息,小林心中想起,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做的事兒,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小林屬木,適于東方與北方。于是開始有了離家向遠方發展的志向。
至于淺行南京的故事到此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