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誕道:“父皇病情嚴重,特許我留建康陪護幾日。人生天地之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臣弟對父皇盡人子之孝,也算錯么?”
劉劭無言以對,哈哈一笑,才道:“那自然不算錯,但你若有等父皇駕崩,與我奪大位之心呢?”
“等父皇駕崩”之言,在當下說出來,實屬大逆不道,但劉劭為人驕狂,說出來也不算奇怪。
劉誕也沒有糾結(jié)這些問題,而是道:“太子殿下此言,臣弟可就聽不懂了。太子你是父皇親自策立的太子,上承天意,下順民心,誰敢爭奪?就算有大逆不道之人,忤逆謀反,太子殿下東宮甲兵萬人,中外軍也都歸心太子殿下,他也是自尋死路。”
劉誕此話,說出了劉劭太子的合法性和實力,劉劭聽了十分受用,嘿嘿一笑,道:“隨王此言,倒是十分識時務(wù),只不過你去見徐湛之又是何意?歷來藩王結(jié)交朝中重臣,都未有好事。”
劉誕道:“徐湛之是臣岳丈,臣帶妻回門,不過是尊照禮俗罷了。”
劉劭道:“如此說來,倒也合情合理。”
劉誕語氣誠懇,道:“臣弟不敢有貳心,只盼將來,能為太子殿下效命。”
劉劭對劉誕的話挑不出任何毛病,且他驕狂自大,又不知道劉誕已經(jīng)知道他私藏嚴道育的事,并暗中推進,如今的形勢在他眼中,他必定可以克承大統(tǒng)。
因此劉劭聽了劉誕最后一言,帶笑起身,來到劉誕跟前,拍了拍劉誕的肩膀,說道:“六弟啊,大哥身為太子,無數(shù)人盯著這個位置,因此做事不得不小心謹慎,你別見怪。”
劉誕道:“君子無罪,懷璧其罪。臣弟明白太子殿下的處境,只盼能為太子殿下分憂解難。”
“如此甚好,甚好。”劉劭滿意的點頭,“我今日來,其實是略備薄禮,以慶六弟你的新婚。”
“這……”劉誕一愣,道:“臣弟大婚當日,已經(jīng)收到殿下厚禮,還未上門答謝,怎敢再受?”
“六弟這話就見外了,你大婚我送的禮,是以東宮名義而送,現(xiàn)在,我是以大哥的名義而送,只盼以后你能與大哥同心同德,建功立業(yè)。”劉劭言辭和善,一副平常人家大哥的模樣。
劉誕行禮道:“既然如此,那臣弟就多謝太子殿下厚愛了。臣弟必定投桃報李,誓死效忠!”
“很好。”
劉劭很滿意,出屋揮手讓東宮齋帥張超之把禮物送進劉誕府邸。
劉誕示意下人將禮悉數(shù)收下。
搬完東西,劉劭又和劉誕寒暄幾句,才帶著人馬招搖過街而去。
待劉劭走遠,徐之瑤對劉誕道:“太子恩威并施,手段倒也厲害。”
劉誕聞言,笑道:“那依夫人之見,咱們該效忠太子么?”
徐之瑤嘆了口氣,道:“妾不敢說。”
劉誕道:“先前我們已經(jīng)約好,有話直言。”
徐之瑤道:“妾斗膽直言,太子七月便對陛下行巫蠱之事,對父親尚且如此,對弟……妾只怕太子繼位后,我們性命難保。”
劉誕笑道:“夫人此話說得有理,不過誰為刀俎,誰是魚肉,現(xiàn)在定論,為時尚早,夫人請安心。”
徐之瑤點頭,靠在劉誕肩上,道:“我聽殿下的。”
……
接下來幾日,劉誕日日進宮問安,其他時間便呆在府邸,閉門不出。
轉(zhuǎn)眼數(shù)日已過,這天劉誕進宮問安,只見病重的劉義隆,勃然大怒,氣得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氣,身旁的官宦不住的給劉義隆順氣。
劉義隆跟前,王僧綽、徐湛之、江湛低頭垂手,一言不敢發(fā)。
劉誕連忙進前,照顧劉義隆。
過了半晌,劉義隆終于平息了部分怒火,冷靜了一些。
劉義隆看著一旁貼心服侍自己的劉誕,道:“休文,太子,太子這個逆子,他竟然真的私藏嚴道育!”
劉誕聞言一愣,知大事第一步已成,心中洶涌澎湃,但臉上卻只體現(xiàn)震驚之色,道:“太子鬼迷心竅,如此行為實屬大逆不道,但父皇切不可用太子之過,傷己之身,千萬保重龍體。”
徐湛之等人附和道:“隨王殿下此話有理,陛下不可因太子之過,傷了龍體。”
“休文仁孝。”
劉義隆點頭,讓左右退下。
劉誕知道劉義隆要和大臣們商量太子廢立之事了,識趣的道:“兒臣也先行告退。”
劉義隆先是點點頭,但見劉誕走到門口,突然道:“休文,你留下。”
“是。”
劉誕止步回身。
劉義隆道:“休文,朕欲廢太子,賜死劉濬,你以為如何?”
劉誕躬身道:“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兒臣不敢妄言廢立之事,請父皇圣心獨裁,乾綱獨斷。”
劉義隆道:“若朕非要你說呢?”
推動劉義隆提前廢太子,是劉誕一心謀劃,所以劉誕深知廢太子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拢丝趟睦镌缫逊购!?
但是,劉誕還是盡力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
推進廢太子只是他謀劃的第一步,他的目的是登上大位,所以他必須步步為營,時時小心謹慎。
現(xiàn)在他的言行,關(guān)系到以后劉義隆立嗣的態(tài)度。
劉誕瞬息之間腦海閃過萬千念頭,最后化為篤定的語氣,躬身行禮道:“父皇就是殺了兒臣,兒臣也不敢妄言。”
“你……”劉義隆冷冷的望著躬身行禮的劉誕,望了半晌,臉上的冷色才慢慢淡褪,說道:“這是為何?”
劉誕并不抬頭,依舊保持著躬身行禮的姿勢,道:“若旁人膽敢對父皇行巫蠱之事,兒臣必殺之,但太子和始興王,是兒臣的大哥和二哥,兒臣只盼能以己之命,換這事從未發(fā)生。”
“你這話未免太過兒戲!”劉義隆話里批評劉誕,但話外,語氣卻很和緩,臉上也是一片慈愛。
劉義隆本身也是藩王進京當?shù)幕噬希莿⒃5念櫭蟪細⒘怂拇蟾鐒⒘x符,才迎他登的帝位。
劉義隆登上帝位之后,重用弟弟劉義康為相,但后來又因為權(quán)利之爭,他不得已又殺了劉義康。
這些年,兄弟鬩墻、手足相殘的噩夢一直縈繞著劉義隆,劉義隆時時刻刻都在擔心他的兒子們重蹈他的覆轍。
劉義隆繼承劉裕的中外軍體制創(chuàng)立的“元嘉體系”,也是太子主導,諸王守重鎮(zhèn),若他的兒子們手足相殘,王朝也危矣!
因此劉義隆看到劉誕在這種關(guān)鍵時候,不僅沒有落井下石,爭奪太子之位,反而顧念親情,一分不逾矩,心中十分欣賞。
劉誕在他心里的位置,已經(jīng)追上劉宏和劉鑠。
只不過他身為帝王,不想讓人看穿他的心思,因此故意批評。
劉義隆批評一句后,才道:“你既然不知道怎么說,朕也不勉強你。”
“謝父皇。”
劉誕聽到劉義隆這話,猜到自己說到了劉義隆的心坎上,壓下心中情緒,直起身來,規(guī)矩的立在一旁。
(感謝書友“失眠的牽牛星”的再次打賞,感謝大佬支持,作者君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