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重生后,陪青梅一起長大
- 快進到提桶跑路
- 2167字
- 2023-06-08 23:58:27
“奶奶,我和方尋來看你啦。”
陳欣然蹦蹦跳跳的跑進江家,高挑的雙馬尾起起落落。
只要是陳欣然出現的地方,無論多么冷清的地方也會變得熱鬧起來。
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跟路邊的狗都能聊上兩句。
“是欣然和小尋來了啊。”
老太太戴上老花眼鏡,從縫紉機前站起身來的打招呼。
“你們先坐,奶奶去倒茶。”
老人剛想去拿保溫杯,江晚已經先一步動了起來。
她為兩個好朋友倒上一杯熱茶,然后將奶茶放在老人面前,弱弱的說了一句:“方尋買的。”
“謝謝小尋,有心了。”看著咖啡色的飲料,老太太禮貌答謝。
只是老太太并喝不慣這種甜水,她還是更喜歡喝白開水一些。
不過既然這杯奶茶是方尋專門帶過來的,那還是不要讓孩子的好意落空才行。
“奶奶,我想問一下,之前訂做的那一百條裙子完成多少了?”
方尋來到這里不僅僅只是想送江晚回家,另外也是想了解一下裙子的進度。
“那一百條裙子今天下午已經全部完工了。”老太太回應道。
“一百條裙子全部完工了?”
方尋心想這僅僅只是過去半個月時間,老太太就把一百條裙子的訂單做完了,這比當初約定的時間早太多太多。
果然是老裁縫了,效率沒得說。
“奶奶,你放心,我回去之后會跟我媽說這件事,讓她明天過來付剩下的尾款。”
“尾款的事情不著急,上次給的定金還有很多呢。”老太太搖搖頭。
她的心里對方家有所感激,畢竟家里揭不開鍋的時候,是方家提供了一筆生意解決了燃眉之急。
這份恩情她一直記在心中,所以并不急著收尾款。
“一碼歸一碼,就算你手里的定金不花,該給的尾款也是要給的。”
方尋還是希望老人早點拿到尾款,畢竟這對祖孫倆太不容易了。
在江晚家短暫的坐了片刻,方尋起身帶著陳欣然回去了。
兩個人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方尋輕輕打開家門,老媽宋玉錦正在廚房里炒菜,就算站在門口都能聞到辣椒的嗆味。
家里的電視機此刻正開著的,里面播放著戰爭電視劇,小狗不黑坐在電視機面前一動不動,看得聚精會神。
“不黑,你看那么認真,能看得懂嗎?”方尋上前擼了擼狗頭,隨口問了一句。
這時,電視里傳來一句臺詞:“二營長,你他娘的炮呢,給我拉上來!”
小狗一聽,扭頭就把桌子上的水果刀叼在嘴里,恨不得透過電視把刀塞在主角的手里。
嘿,你還真看得懂啊。
改天送你去補習班,別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緊接著,方尋打開了電腦,他把今天拍下來的照片全部放在一個文件夾里,這些照片在多年以后會成為三個人的珍貴回憶。
他本想給文件夾取名為相冊,但轉頭一想又覺得太普通了,沒什么新意。
苦思良久后,他給文件夾正式取名為白月光和朱砂痣。
不錯,這個名字有那味了,我真沒想渣男啊。
“臭小子,一回來就玩電腦,不怕你媽待會揍你啊。”
這時,下班回家的方路遠走到方尋身后,不輕不重的往他肩膀上拍了一下。
“不怕,這個家里我們爺倆說了算,是吧老爹,只要你不反對我玩電腦那就沒問題。”方尋輕笑著開起了玩笑。
父子倆平日里沒太多規矩,只要方尋沒犯錯一切都好說。
方路遠愣了一下,遲疑著說道:“這話你敢當著你媽的面說?”
“這有什么不敢的?”方尋不以為意。
只見他站起身來,扭頭對著廚房那邊說道:“老媽,我爸剛才說了,在這家里我們爺倆說了算。”
方路遠:???
孝啊,實在是太孝了。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簡單的玩笑過后,方尋也是說起了正事:“老爸,我今天去了一趟江晚家,奶奶說那一百條裙子已經全部做好了。”
方路遠點點頭:“我跟老陳也把燈帶改良的差不多了,既然東西都準備好了,那明天就把燈帶裝進裙子里。”
這時,系著圍裙宋玉錦走了過來,她本想叫父子倆吃飯,卻無意聽見了談話內容。
“既然你們的工作都已經完成了,那明天賣裙子的任務就交給我和欣然媽媽吧。”
宋玉錦一直想為這個家里做貢獻但又沒什么好機會,如今總算是等來曙光。
“有你們兩位女將出馬,必定馬到功成。”方路遠豎起大拇指夸贊。
“咱們趕緊吃飯吧,肚子餓得不行了...老婆,我的碗筷呢?”
方路遠愣住了,現在菜已經全都上齊了,可就是遲遲不見自己面前的碗筷。
宋玉錦哼了一聲反問道:“這個家里不是你們倆說了算嗎?問我干什么?”
“冤枉啊...”方路遠感覺自己跳進黃河都要洗不清了,以下犯上的是方尋,挨訓的人卻是他,這找誰說理去。
方尋坐在旁邊看戲,或許老爹在研發這一塊確實很在行,但在人情世故上面還得練。
“笑啥子笑,你以為說他沒說你呢?”
這時,宋玉錦對著方尋說道。
方尋愣了一下,他這才發現自己也沒有碗筷。
......
時間轉眼到了第二天晚上,方尋跟陳欣然兩家人吃過晚飯之后來到了附近的廣場上。
這個廣場平時的人流量很大,很多人晚飯過后都會來這里散步,在之后的幾年時間里更是迅速發展成為廣場舞的天下。
可以說,在這里擺攤賣東西絕對不會缺少前來光顧的客人。
為了今晚生意大賣,宋玉錦和趙美玲兩位母親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她們專門定制了兩排純古風的木質衣架,衣架兩側還擺著一盞襯托氛圍的白熾燈。
江晚和老太太也來幫忙了,一老一小幫著組建衣架,把一條條漂亮的小裙子掛在上面。
雖然萬事俱備,但是大家心里都沒有底。
畢竟這種裙子只是他們覺得好看,不代表市場能夠接受。
也不知道這一百條裙子最后能賣出去多少。
“別擔心,咱們的發光燈籠裙肯定受歡迎。”
看著大家緊張不安的表情,方尋開口安慰道。
“但好酒也怕巷子深,咱們需要為發光裙做一點點的宣傳。”
宋玉錦覺得方尋說的有道理,于是開口問道:“那我們該怎么宣傳?我去借一個喇叭過來?”
方尋搖搖頭:“不妥,喇叭太俗套了,咱們來一個不一樣的,與眾不同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