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實、新奇、驚喜、孤獨中,轉眼就到了星期五,等班主任叮囑完放學事項,宣布放學后,李川恩立刻從座位上彈起來,飛快的從教室后門跑了出去,跑出校門,招了一輛三輪車,上車后說:“到城西車站。”
三輪車車夫:“要得,坐穩了。”
李川恩:“師傅,從沿江中學到城西車站好多錢喲?”
三輪車車夫:“毛兒,5角錢,便宜的很。”
李川恩:“那從沿江二中到城西車站呢?”
三輪車車夫:“1塊錢。”
三輪車飛馳著直奔城西車站而去。李川恩突然看見庹書杰的媽媽趙蘭芝站在一家商店前面,他連忙扭頭向后望去,心想:“難道,那就是庹書杰家在城里開的商店?等星期天回學校的時候,順便去看一下。”
三輪車到了城西車站,李川恩給了車夫一張5元,車夫找了他4張1元,一張5角。李川恩身上的這5元錢,還是開學那天他爸爸送他上晚自習,在校門口時給他的,也是他身上所有的錢。接過車夫找回的錢,李川恩跑進城西車站,趕到板涂鄉車輛停靠的地方,“毛兒,到板涂嗎?”一個40歲左右的男人連忙迎上來問道。
李川恩答道:“對。到板涂。”
“快上車,今天是最后一班到板涂的車了,錯過了,就只有明天才走得到了。”那人說到。
李川恩一聽是最后一班車,連忙跟著那人上車,但是打開車門一看,座位都坐滿了。那司機對坐在車上的乘客說:“師傅們,能不能擠一下,讓這個毛兒上車。”乘客隨即七嘴八舌的說,“這啷個擠嘛!”“坐不到了,就坐下一班車嘛!”“已經坐滿了呀,擠不動了呀!”司機關上門,對李川恩說:“毛兒,前面實在坐不下了,你就去后面坐嘛,后面也有位置,是一樣的。”李川恩一心想回家,也就聽了司機的話,上了車后面的貨箱里。司機說:“毛兒,后面還寬敞些,也有位置,你坐穩、抓穩哈。”李川恩獨自坐在車廂的木板凳上,抓住欄桿,司機關上了車廂的門。隨即車輛就啟動了,中途,李川恩又趴在車廂的欄桿上吐了。終于,車輛停了,車廂的門打開,“毛兒,板涂到了。”司機說到。李川恩暈乎乎的跳下車,問道:“師傅,車費好多錢?”“毛兒,3塊錢。”李川恩從褲兜里摸出錢,數了三張1塊的紙幣給了司機。司機關上車廂的門,開車走了。李川恩則來到離板涂鄉政府不遠的一家五金店,正是他三姨娘庹秋菊開的那家門店。庹秋菊看見李川恩,很是高興,笑著說:“李二毛,你放學回來了呀。”
“對頭,三姨娘,才下車,腦殼有點暈。”李川恩回答道。
庹秋菊從門店里拿了根板凳出來,讓李川恩坐,又拿了兩個橘子給李川恩。李川恩聞著橘子皮的酸味,感覺舒服多了。庹秋菊問道:“李二毛,在沿江中學讀書安逸不?”
李川恩:“還好吧,就是鄉頭的學生太少了。”
庹秋菊:“你們班有幾個鄉里頭的學生嘛?”
李川恩:“只有兩個,就是我和響水鄉的一個同學。”
庹秋菊:“啷個少呀!”
李川恩:“對呀。”
庹秋菊:“那城里的學生欺負你們不?”
李川恩:“感覺還好喲。我的同桌就是城里的,長得又肥又白。他平時下課了還不是和我一起耍。”
庹秋菊:“城里的學生,讀書是不是得行些?”
李川恩:“還不曉得,下周我們要舉行一次摸底考試,那時候就曉得了。城里的學生英語要得行些,他們三年級就開始學了。我們小學從來都沒學過。”這時,他看見一輛客貨車又到了,停在路邊,從車上下來的全是學生。李川恩對庹秋菊說:“哎呀,三姨娘,我開頭坐車那個司機哄我呀,在城西車站,他對我說,他那個車是最后一班車,我就坐在他那個車的車廂里回來的。你看嘛,現在又有一班車來了。”
庹秋菊:“那些背時的司機為了多拉幾個客,哪樣事情都做的出來。他肯定是看到你小,才故意哄你的。你以后一定要注意到,莫再上當了。你的車費,給了他好多?”
“車費我給了他3塊錢。”李川恩答。
庹秋菊:“車費是啷個多,大人5塊錢,學生3塊錢。他沒多要你的車費,如果他多要了你的車費,你看我去找他扯皮不!”
“那個背時的司機,我以后再也不得上他的當了。”李川恩說著站起來,“三姨娘,我先回去了。”
庹秋菊:“吃了夜飯在回去嘛。”
“不吃了。我剛才在車上吐了,肚子不舒服。我先回去了。”李川恩說到。
庹秋菊:“肚子不舒服嘛,那再坐一會兒再走嘛。”
“不要緊,上回坐車也是啷個,我走一會兒就好了。”李川恩說完就走了。
庹秋菊:“那你路上慢點喲。”
“曉得了。”
李川恩回到家時,他媽媽正在宰豬草,嘠公坐在火鋪上背靠著墻壁悠閑的抽著煙,嘠婆坐在灶臺邊,跟嘠公閑聊著。
“奶娘!嘠公!嘠婆!我回來了。”李川恩進屋后,跟家里人打招呼道。
嘠婆:“就等你進屋了,我好炒菜。”說著,她站起來準備炒菜,嘠公從火鋪上下來走道灶臺邊坐下,開始燒火。
庹夏荷:“今天回來順利不?”
“還算順利,就是著那個司機哄了,害得我坐在車廂里面回來的。”李川恩說。
庹夏荷:“是啷個回事?”,李川恩又把他今天坐車的經過跟家里人講了一遍。他嘠公說:“其實這也沒得哪樣的,坐在車廂里總比以前沒有車的時候,走路要好嘛。人一輩子要經歷很多事情,要善于總結,經歷多了就不得吃虧上當了。”
李川恩嗯了一生,接著問庹夏荷:“奶娘,阿爹和姐姐好久出門的?”
“前天的火車,今天應該已經到福建了喲。”庹夏荷說。
李川恩:“就阿爹和姐姐兩個人走的嘛?”
“是只有他們兩個人,其他出門打工的,過完大年就基本上走了。”庹夏荷。
李川恩:“那阿爹和姐姐好久回來呢?”
“應該是要過年的時候才回來喲!反正現在都9月份了,也要不到幾個月就回來了。”庹夏荷答道,接著問:“沿江中學好不嘛?”
李川恩:“好喲。學校里面的路上全部都是鋪的地磚,有6個籃球場!還有足球場,那是正宗的足球場,外面有8條跑道,不像板涂小學里就是一塊土壩壩。有兩棟很大很大的教學樓,上課的鈴聲也是自動的,不像板涂小學啷個,上課鈴聲還要老師看到時間去敲那口鐘。課桌是一人張桌子,桌子下面還有裝書的盒盒,坐的也是椅子。不像板涂小學那種兩個人一張桌子和板凳連在一起的木課桌。還有微機室,可以上電腦喲!”
“那你上過電腦沒得嘛?”庹夏荷問。
李川恩:“還沒有,這個學期肯定上得到。”
“學校食堂的飯好吃不?”庹夏荷問。
李川恩:“我覺得好吃,有些學生覺得不好吃。”
“一頓有幾個菜嘛?”庹夏荷又問。
李川恩:“早上有包子、饅頭、稀飯、雞蛋還有面條和綠豆粉。中午和晚上每頓有兩個葷菜和兩個素菜。”
“你吃得飽不?”庹夏荷接著問。
李川恩:“我早上都是吃的面條,中午和晚上菜是食堂的人舀不可以添,米飯是可以添的,所以吃的飽呀。”
“一頓好多錢嘛?”庹夏荷又問。
李川恩:“早上的面條和綠豆粉是一塊五一碗。中午和晚上是三塊錢一頓。”
“你阿爹給你了好多生活費嘛?”庹夏荷再問。
李川恩:“他給我的飯卡里沖了50塊錢。又給了我5塊錢車費。”
“那你身上還剩下好多錢呢?”庹夏荷接著問
李川恩:“飯卡里還有幾塊錢,身上還有1塊五。從學校到城西車站坐三輪車著了5角錢,從沿江回板涂車費3塊錢。”
嘠婆:“夜飯煮好了,快來吃。”庹夏荷豬草也宰好了,起身到碗柜里端碗舀飯,李川恩去抽筷子,嘠婆把炒好的洋芋絲、渣海椒炒臘肉、白菜湯端上桌子,嘠公去提酒壺拿酒杯。一家人圍在桌子邊吃飯。庹夏荷邊吃邊對李川恩說:“在城里還坐哪樣三輪車嘛,你沒得腳嗎,不曉得自己走路。”
“我還不是想快點到城西車站坐車,我怕去晚了,沒得車回來了。”李川恩忙說,又看著他外公說到:“嘠公,我報名那天到那姨娘屋頭去了,她說等你過生的時候,她要回來勸你少喝點酒。”“她拿了好多酒錢給我嘛,要我少喝點酒。”李川恩外公說道,說完,就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放下酒杯,夾了一筷子洋芋絲吃。
庹夏荷:“你大姨娘還說了些哪樣?”
“大姨娘還問了嘠公、嘠婆的身體好不。還說要給我買新衣服,阿爹不讓她買。她還給我看了馬弘毅哥哥從部隊寄來的照片。”李川恩說。
庹夏荷:“你們班住校的學生多不?”
李川恩:“我們班只有兩個人住校。”
庹夏荷:“寢室的條件好不?”
李川恩:“我們寢室住了六個人,除了我們班的2個人,還有四班的4個人。寢室的床是上下鋪的鐵床,有4張,可以住8個人,我們寢室還可以住兩個人。”
庹夏荷:“寢室的人多,一定要把你自己的東西保管好,把飯卡和錢隨身帶起,不要放在寢室里。”
李川恩:“我曉得了,我們老師都講了很多次了。”
庹夏荷:“既然學校的條件啷個好,你就一定要好好珍惜,拼命讀書。你看石昌棟雖然考起了沿江二中,還不是沒去讀得成。”
李川恩:“石昌棟到底為哪樣沒去讀得成也?”
庹夏荷:“在城里讀書開銷好大嘛,你看你一個星期生活費都要50塊,一個月都要200塊,一年只是生活費都要上千塊。還有學費、車費,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加起來,一年讀書不曉得要花好多錢喲。只是在農村務農,哪里找得到好多錢嘛?”
李川恩:“石昌棟他阿爹可以出門打工呀。”
庹夏荷:“他阿爹出門了,屋頭那一攤子啷個辦?他奶娘有老毛病,哪樣事情都做不得,還要人服侍。”
李川恩:“那他阿爹可以找人借錢呀。”
庹夏荷:“哪個可能借給他嘛。”
李川恩:“為哪樣沒得人借給他?”
庹夏荷:“怕他還不起噻。”
李川恩:“他還不起,等以后石昌棟讀書讀出職了,再還也得行呀。”
庹夏荷:“哎,你還小,不曉得這里頭的問題。”李川恩的外公接著說道:“做人一定要走正道,遵紀守法,千萬不要去弄那些歪門邪道的東西,不然到最后還是害人害己。”
“嘠公,還有其他我不曉得的嗎?”李川恩連忙問。老人又抿了一口酒,緩緩的說:“本來這些都是人家屋頭的事情,我們不好去說的,但是,你都已經讀初中了,也不小了。今天就跟你講一下石昌棟他阿爹的事情,你記到起,聽完就是了,也不要到外面去到處去說。”李川恩點點頭說:“我不得出去說。”
“那是83年5月份,石永建把4組的廖小花弄到火車站去賣了。那時候廖小花14歲了,在讀初一。石永建聯合板涂村一個姓尚的,從學校頭把廖小花哄出來,把廖小花哄到了火車站,說是他們三個人一起出門掙大錢,結果石永建和姓尚那個人沒上火車,把廖小花賣了,他們兩個一人分了100多塊錢。廖小花聽說最后著賣到浙江去了。”
“這些事情后頭啷個曉得的呢?”李川恩問。
“當天,廖小花放學了沒有回來,廖家人就到學校去找,學校的老師、學生也到處找,結果廖小花的一個同學在板涂村把姓尚的那個人看見了,廖家人把姓尚那個人捉住打了個半死,問出了子丑寅卯,又準備來捉石永建,幸好是派出所的先把石永建捉住了,不然的話,石永建恐怕要著廖家人打死喲。”李川恩外公說道,“石永建后來被判了刑,坐了牢。出來后,村里的人基本都沒和他有哪樣來往了。只是到后頭事情過去啷個久了,才稍微慢慢好的。”
晚飯吃完后,李川恩外婆收拾碗筷,李川恩媽媽去給李川恩鋪床,李川恩和外公坐在堂屋外邊的垓檐坎上。李川恩向外公匯報了開學這一周的學習情況,他外公邊用長煙桿抽煙邊聽著,待李川恩說的差不多了,他外公語重心長的說:“城里的娃兒,家庭條件肯定比我們農村的要好的,別個穿的用的都肯定要比你好,你千萬不要眼紅,更不能去拿別個的東西,千萬不能有僥幸心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如果犯了錯,違了法,是要后悔一輩子的。石永建就是個例子,他如果沒有坐過牢,憑他那副身體,再撇也供得起娃兒讀書。只是可惜他那兩個娃兒了,從小就懂事,勤快,又聰明,本來是塊讀書的料,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