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32.行為藝術的受眾
- 開局救皇后,李世民求我作國師
- 禾風細語
- 2098字
- 2023-05-30 07:26:00
崔仁師笑著說:“高門……哼,你們兩個呀,太嫩了,此事你們照做就是了,以后就明白了。”
見崔攝崔挹兄弟還是懵懂,崔仁師板著臉:“你們兩個呀……哎……當今天子,重關隴大族,輕視山東望族,咱們博陵崔氏……”
“雖然門第郡望勝過他們關隴大族,但想在如今的朝堂出頭,想在一群關隴家族中沖出來,實在是難上加難,每個機會都不能錯過?!?
崔挹和崔攝仍是似懂非懂,他們不理解,談論施粥買藥的事,怎么就突然說到皇帝重視關隴望族了?
崔仁師見兩個兒子仍舊懵懂,恨鐵不成鋼的搖了搖頭:“高士廉給那些窮苦百姓施粥,真的是善心大發(fā)?以前怎么就沒見他有這份善心?神醫(yī)的條件,正好給了高家最好的臺階和借口,他有了這個借口,善心大發(fā)就理所當然了,善心大發(fā)就順理成章了……”
“那是施給皇帝看的,施給今科知貢舉馬周看的,高家不過用了六百石糧,就讓皇帝就看到了高純行是多么體恤民情和百姓疾苦,這一手,比給馬周投一百卷行卷都管用。”
在崔仁師尊尊教導之下,崔家兩個兒子終于開竅了,粥是百姓吃了,但戲是皇帝和馬周看了,實惠是高純行撈到了。
行為藝術的受眾,自古以來就不是勞苦大眾。
-------------------
何根生不愧是不良帥,也不愧叫根生,辦事利索,斬草除根,不留后患,以免春風吹又生:“先生,馮德強和劉大成已經(jīng)招供了,明府已經(jīng)判了,他們兩人流放嶺南,兩人的家小都發(fā)賣為奴,不過他們過堂時兩個受了刑,小的看來,他們的傷勢太重了,估計也就是這兩天,他們就得病死在牢里。”
既然何根生承諾那兩人這兩天就會病死,那這兩人的病情就絕對撐不到三天后,張生知道,為了那十貫錢,何根生會說到做到的。
不過張生還是要好心提醒何根生的,畢竟事關十貫錢的下落,那不是一筆小錢:“坊間傳聞,十貫錢是馮德強的老婆劉氏藏起來的,劉大成也跟全家都說過馮德強收錢的事,也說過馮德強是為了獨吞十貫錢才要殺劉大成滅口?!?
何根生怎能聽不明白:“明白,先生,您放心,縣衙的大牢,總有人得病,總有人病死,有時候一死就是整個牢房,一家子一齊死的事也不稀奇,他們兩家人如今也都得了病了,也就是這兩三天的事,一起上路,黃泉路上一家人還是個伴。”
張生立即正色糾正何根生的說法:“我說什么了嗎?我可什么都沒說?!?
何根生立即糾正自己的錯誤言辭:“沒說,先生什么都沒跟在下說,在下也什么都沒聽見,在下今天來,是來跟先生報喜的,大安坊的禍害馮德強和劉大成,被依律治罪了,以后這大安坊,再也不會有人為難先生了,先生的醫(yī)館很快就可以照常開了?!?
張生說:“醫(yī)館暫時是開不了,這幾天有人在醫(yī)館門前施粥,院里房里都堆滿了米,也沒地方給人看病了?!?
何根生討好的說:“小的來的時候看見了,十口大鍋哎,都這么大,個個都冒著煙,滿街的飯香呦。小的還聽說高公子發(fā)話了,每天必須要在大安坊里施一百石米呢……”
“今后先生有什么事,盡管吩咐小的,小的一定照辦?!?
以前何根生對張生只是莫名的畏懼,如今已經(jīng)是恐懼加敬畏了,但是恐懼和敬畏哪個感覺更多些,何根生也說不上來。
畢竟,可不是誰都能跟高純行交上朋友的,宰相家的公子,可不是隨便交朋友的。
張生禮節(jié)性的回道:“那以后少不得要麻煩何帥了。”
“公子哪里話,這么說就見外了,公子有事,現(xiàn)在就吩咐,小的保證辦好。”
看著何根生飽含期待的目光和鄭重的表情,張生意識到,何根生不是在客氣,這個不良帥,此刻正等著自己給他交代事情辦。
如果此刻有事,張生一定會派何根生去辦,這不算納投名狀,只能算是拉近關系。
你不用他,他就會認為你拿他當外人,他就覺得跟你不是一路人。
你讓他跑腿干活,他就會認為已經(jīng)進入了你的圈子,就會自然而然跟你親近,這就是人性,當然了,后世也有人管這種性格叫賤皮子。
只可惜張生此刻沒有棘手的事,至少沒有馮德強和劉大成這樣的麻煩。
不過張生對何根生鄭重承諾,下次遇到麻煩事,一定會讓何根生去辦,而且是第一時間通知何根生。而且在何根生提出告辭時,張生再次好心的提醒何根生,有些醫(yī)師的醫(yī)術非常好,甚至可以起死回生,所以有些病,能快感染就要盡量快些感染。
當崔攝和崔挹來到張生新家的時候,正好看見何根生一臉失望的離開。
明月帶著崔攝和崔挹來到張生面前:“先生,這兩位公子求見。”
兩人自報家門后,崔攝十分倨傲的說明了來意:“在下崔攝,這是舍弟崔挹,聽聞先生手中有一種神藥,可以讓人心思清明,在下兄弟二人今日特為此藥而來?!?
張生見到崔氏兄弟的第一眼,就聞到了兩人身上濃烈的世家公子味,世家公子是什么味呢?那是一種摻雜著居高臨下的鄙夷、看你一眼都算施舍的傲慢,和眼高手低只會清談的酸臭,三種味道混合的復合味,當然了,兩人身上品相極好的藍田玉佩和做功考究的瀾衫,可以證明他們確實有這些資本,至少他們是如假包換的世家子弟。
當然了,除了聞味,張生從二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還得出判斷,這兩人來這里并不情愿,多半是屈服于父兄的壓力不得已來的。
在遇到崔氏兄弟之前,張生一直認為自己不會在乎買藥人的態(tài)度,畢竟來的都是客,顧客都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都是對的,這點服務行業(yè)的基本原則,張生還是知道的。
你要坑人家錢,還要利用人家揚名,不允許人家傲慢擺譜怎么能行呢?
古往今來,掏錢的都是大爺,是祖宗。
可是這一刻,看到崔氏兄弟的死出損色,張生還是決定,不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