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26.屏風后的人
- 開局救皇后,李世民求我作國師
- 禾風細語
- 2072字
- 2023-05-27 07:26:00
張生有一樣本事,就是吹牛時從來不會臉紅,這源于他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經歷,所以每次吹牛逼,張生都吹的大義凜然雄姿英發氣貫長虹:“這就是仙丹,是神仙夢中傳我的秘法,醫圣的秘方,窯神爺和張天師傳的道家秘法煉制。”
“哼,神仙……真是大言不慚,哪來什么神仙,無非是你招搖撞騙的把戲。”令狐修穆已經上了頭,他畢竟是年輕人,年輕人都喜歡較勁。
“你是說我沒見過神仙?還是說老子不是神仙?”張生這次露出的是冷笑,實打實的冷笑。
“你……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你……你……就算……”令狐修穆感覺張生好像在罵人,但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言辭反擊,而且此時他就算能反駁,也要掂量掂量反駁的后果。
雖然他根本就不信張生的鬼話,但神仙這事,你明明知道對方在胡扯,但由于缺乏足夠的依據,也就沒法說人家沒見過,更何況對方搬出了窯神爺,那就等于搬出了李耳,那可是李家皇帝的祖宗,質疑天子的祖宗,令狐修穆就算年輕,也能掂量出這里面的輕重。
李家的皇帝,對于自家是老子后裔這個觀點,有種近乎瘋狂的執著,大唐沒有基因檢測鑒定技術,所以就沒人能證明李家的皇帝不是李耳的后代。
當然了,大唐就算有親子檢測技術,也沒人敢去做的,有些事,根本就不是讓人去證明或證偽的,而是讓人去相信的。
你相信,那就是忠臣孝子,你若不信,那就是亂臣賊子。
想做忠臣還是亂臣,只在一念之間。
套用那句經典臺詞,該怎么做,你自己選吧!
張生搬出了老子這尊神仙,就等于給自己渾身上下貼滿了護身符,就算令狐修穆壓根就不信張生的鬼話,但也不能更不敢公開質疑,因為令狐修穆確定自己的頭不夠鐵,脖子不夠硬,至少沒有劊子手的刀硬。
至此,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說話。
局面僵持了幾分鐘,張生冷不丁來了一句:“少府,在下告辭。”說罷轉身便走。
“你……”令狐修穆指著張生的后背,一時氣的不知該說什么:“你等著。”
“算了,別計較這些。”屏風后就傳出一個聲音。
“可是……”令狐修穆顯得很不服氣。
“逞口舌之利,你不是他的對手,再說了,你的本意也不是要跟他較勁。”侍御史馬周從屏風后轉了出來,看著張生離開的方向,“我可以回去復命了。”
令狐修穆有些意外:“端公不在這里盯著案子辦完嗎?”
在唐代,只有侍御史才有資格被尊稱為“端公”,到了宋代以后,尊稱泛濫化,所有公人都稱為端公。
當然了,隨著時代的演進,總體來說中國人的尊稱是越來越泛濫化的,到了清代,所有的官員都被尊稱為“大人”了,而到了21世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被尊稱為了老師,不管你是不是教書育人的,都被冠上了老師的頭銜,甚至是島國愛情動作片女主,也都成了老師。
馬周笑著往外走:“如你所說,是非曲直已經明了,那兩個惡霸的惡性,大安坊的百姓都知道,剩下的就是依律辦案了,唐律擺在那里,我徒留無益。”
---------------------
大安坊,十字街口。
“哎呦呦,先生啊,總算見到你了,讓我好找啊。”
剛剛回到大安坊,張生就見到了焦躁的在三必堂門前轉悠的吳方圓。
吳方圓就像看到了救星,健步如飛的沖到張生跟前,那矯健的身姿和輕快的步伐,完全沒有一個胖子應有的尊嚴:“我敲了半天門都沒人開門,問了好多人才知道,三必堂已經不看病了,先生也搬出三必堂了。”
“沒法子,盯著這醫館的人太多了,都想從醫館分一杯羹,我也只能退。”張生嘆了口氣,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很無奈。
“請吧,去我新家看看。”張生說。
吳方圓笑著說:“先生請,先生請。”
張生笑著說:“這就是我的新家,你是來我新家的第一位客人。請坐吧,簡陋了些,怠慢了。”
“在下榮幸之至,榮幸之至,不過,先生怎么會住到這里?”吳方圓看著張生簡陋的家,話說的口不應心。
吳方圓顯然不信張生是被趕出來的,因為在他看來,張生這樣的聰明人,是不會輕易被人拿捏的,更不會輕易就范的,但作為一個成熟的商人,不較勁不抬杠是基本操作,所以他順著張生的話說:“居然還有人打醫館的主意?我向來最恨小人,自己不看病,還耽誤別人治病救人,這人可惡之極,喪盡天良。”
“先生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盡管開口。”
吳方圓肯定不知道什么叫空頭支票,但他開起空頭支票,卻是駕輕就熟。
他在三必堂前見到張生時,就確定張生此刻是沒有麻煩的,所以吳方圓此時亮明立場表明態度,義憤填膺的要出手相助,既能賣人情拉近關系,又不用付出任何的代價,實在是用嘴套交情的最好時機。
張生冷笑,毫不客氣的點出了吳方圓的狡猾之處:“你往大安坊派了那么多眼線,難道都沒打聽出我的麻煩已經解決了嗎?”
吳方圓是個內心很強大的人,或者也可以說,他是個臉皮厚得針都扎不透的人,被當面揭穿老底,一點也不覺得尷尬,反而是笑的更燦爛了:“讓先生見笑了,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先生,為接下來的聯手打好基礎。”
“聯手?什么聯手?”張生微笑的看著吳方圓。
吳方圓的臉皮確實夠厚,也可以說,為了賺錢,他對臉皮是不在乎的。
有位姓馬的老人家曾經曰過,只要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300%的利潤,就不在乎被人扎破臉皮。
吳方圓就是這種人,他在談生意的時候很專注,什么臉皮、羞恥心什么的,都視之為無物:“想跟先生合作瓷器生意,咱們聯手,開創一番大場面。”
“既然你要跟我聯手,那你有什么?”張生笑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