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泰囧》的影響
- 重生之我要做大娛樂家
- 岳秋靈
- 2123字
- 2023-09-07 22:53:48
在幾年前,國內還只有2000多塊屏幕的時候,那個時候,很少有人做電影。因為除了那些大導,其他電影基本上拍一部虧一部。甚至有些拍完了都不能上映。
當然,那些拍藝術片的第六代導演們除外。他們拍電影,主要是送到歐洲去沖獎。要是拿獎了,自然少不了錢。沒拿獎也沒關系,歐洲三大電影節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交易市場,而且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還很片面,他們也樂意通過電影這種方式來了解中國。所以,隨便賣點錢,就能盈利,甚至第二部的拍攝資金也就這么來了。
以后,中國國內電影市場的蛋糕變大了,各種什么人都能夠當導演,然后國內電影的票房動不動也能夠賣到幾億、十幾億這種程度了。
于是就出來一幫人,開始罵第六代導演,說他們只會拍討好歐美西方的電影來拿獎,只會拍中國的落后與丑陋,展示藝術難道就只有苦難與落后嗎?
這種話,雖然有一部分是事實,但說的根本就不全面。新中國成立以來,學院派的導演們,用的教材,受的教育,都是歐洲電影理論的那一套。也就是說,把電影當作一種藝術,而不是商品。
他們會在電影里張揚個性,討論社會、政治,揭露人性。這其實很正常,因為不止中國的第六代導演這么干,歐洲的導演們也是這么干的。
所謂的學院派導演們,本來就不會拍什么商業片。然后在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期那十來年,中國的電影市場本身就已經萎縮得不像話了。你能想象這么大的一個國家,全年票房居然只有幾億?
所以他們不拍藝術片去沖獎,難道去拍那種放到電影院去也沒有人看的電影?理解一下,大家都是要恰飯的好嗎?
而且,除了一些不能說的電影之外,其實很多第六代導演們的藝片術還是挺不錯的,也不全都是拍中國的落后與丑陋。他們在電影中所討論的東西,所使用的技法,都很有存在的必要。
話扯回來,你看,幾年前,國內電影市場都這么爛,所以國內真正厲害的,還得是馮曉剛馮導。他壓根就不想搞什么藝術,一門心思想搞錢。
馮導加華宜加葛大爺,當年可以說就是國內電影市場里縱橫無敵的金字招牌。一旦馮導想要拍電影了,無數投資人會揮舞著鈔票沖上來。
直到張導的《英雄》橫空出世。其實張導在《英雄》之前,票房號召力是沒有馮導這么強大的。張導以前也是拍藝術片的,在歐洲拿獎拿得手軟,江湖地位也很高。但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還真沒有馮導這么吃香。
沒辦法,馮導能賺錢呀。
其實張導也一直想轉型,他也覺得老拍拿獎的片子沒什么意思了,關鍵是這么搞,有點對不起老搭檔張瑋平呀。
李鞍導演搞了《臥虎藏龍》之后,二張聯手,搞出了《英雄》,從此拉開了國產大片的序幕。
英雄火遍全世界,在北美的版權都賣出了天價。好家伙,國內無數人頓時就眼紅了。于是吟詩的陳導開始搞《無極》,話說,原時空《無極》上映的時候,李懷安也去看了,很不好意思的在電影院睡著了。后來就只記得《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了。
然后馮導也想證明一下自己是個藝術家,跟風搞了《夜宴》。聽說夜宴的編劇,是專門寫文藝片本子的,他寫的劇本,好像沒有一個贏利過……也不知道馮導和華宜是怎么有膽量拍板投資的。難道是因為編劇說了,這將是中國第一部把莎士比亞搬上銀屏的電影?
沒錯,《夜宴》是根據莎士比亞的作品改編的。
幾年前,國內的商業大導,只有張導和馮導等有數幾人,嗯,可能還得加上香江電影圈衰落之后北上拍片的那幾位資深導演。
你看,全國電影院就這么些家,屏幕也就這么幾塊。一年的大制作也不多。基本上春節檔,是馮導的天下。后來又加上了張導。后來北上拍片的香江導演們一看,競爭不過呀。拿什么跟馮導和張導打?
于是他們只能另辟蹊徑,于是漸漸開始,國內就有了暑期檔和國慶檔的概念。甚至情人節檔期也逐漸出現并形成了。
培養觀眾進影院看電影的習慣很不容易的。大家更喜歡在家里看電視。這也是幾年前,經典電視劇層出不窮的原因。大家愛看電視,創作者們也都在巔峰。電視臺愿意買,廣告商愿意投。這是一件多贏的好事。
有了電視劇,誰特么愿意去做電影啊。投幾十萬一百萬,可能什么水花都聽不到,投幾百萬,投一千萬,起碼幾千萬才能回本。投一個億,不說幾年前了,就說2012年的現在,國內能玩轉1億投資的導演又有幾個?
所以說,只有大投資大制作,才會有觀眾。而大投資大制作,又都是大公司和大導演們的專利。他們也青睞于大制作。高投資,大明星,大導演,這樣的陣容,天生就自帶流量話題,不管是電視還是紙媒,甚至網絡,都愿意報道和討論。
但是在今年,一部小成本制作喜劇,讓許許多多的電影人集體失聲了。
幾千萬投資,甚至還沒有開拍,就靠著李懷安的名頭,拉來了一大堆廣告植入商,然后瞬間回本還有盈利。結果在上映之后,狂卷13億票房。
這把大家都給震得不知道該怎么說話了。然后,紙媒以及一些網絡上所謂的大V就開始指指點點了。也不知道是拿了誰家的錢,反正就是各種開始噴《泰囧》,低俗,老套,毫無驚喜,李懷安江郎才盡等等。
李懷安也懶得搭理這些人。一部電影出來之后,總是有人不滿意。他們會各種找缺點漏洞,來批評你。因為他們是影評家。
別看李懷安現在功成名就了,那又怎樣?李懷安再厲害,江湖地位沒有張一謀導演的高吧?張導當年拍《英雄》,被各路莫名其妙的人罵得快自閉了。然后他去雅典拍奧運會的閉幕式,也就是唐焉也參加了的那個。結果也是一群人罵,某些部門的領導,同行,路人,等等。
直接把張導給罵得放棄競爭執導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