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當歌星,我更愿意當個世界大導演。”
李普西婉拒。
他不意外巴迪的熱情。
《A Dios Le Pido》有這樣的魅力。
2002年剛一發行就大獲成功,在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進入了前五名,三大洲的12個國家排名第一,在‘熱門拉丁歌曲’公告牌上連續47周排名前二......1年也就52周,一首歌大半年都是大熱門,足見歌曲的質量。
收錄這個歌曲的專輯,是拉丁巨星胡安內斯的第2張專輯《平凡英雄/Un Dia Normal》
發售之后,在全球售出數百萬張,公告牌共計停留104周,直接刷新公告牌拉丁專輯榜史上駐留TOP 10最多周數紀錄,同時躍升為該年度全美最暢銷的西語專輯。
西語是僅次于英語的世界第三大語言,市場非常廣闊,讓家學淵源的巴迪看重太正常了。
要是沒信息掛,李普西會答應借用巴迪的人脈。
現在有底氣在,那就沒有必要跟唱片公司簽約。
資本世界,任何東西都有代價。
比起被當做賺錢工具,自己單干坑蒙拐騙...帶別人投資吃肉多爽。
......
“基本功差了一些,但天賦真的太好了,咬字清晰、聲場澎湃、音域廣闊。”
巴迪羨慕:“聲帶、音色、樂感、辨識度.......完美的條件,有時候上帝真不公平啊。”
作為化妝天才的科琳有自己的見解:“唱歌的天賦太過于顯而易見,就像高個子天生適合打籃球那么明顯。”
“你說的對。”
巴迪深感認同:“唱歌這一塊,努力只在前期有作用,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比誰更有天賦。”
“沒天賦的,像我,就算從小就努力唱歌,也比不過李普西。他就算不練,一開口就已經到位。”
有個傳奇歌手繼父,誰不想要當歌手?
但繼父第一天說:‘一句都不在調上也是天賦,嗯,撒旦的禮物。’
直接粉碎了他那幼小的心靈。
過了很多年,巴迪才習慣了自己的平凡聲音,深耕在幕后。
他太清楚,唱歌這一行,99%都是天賦。
正因為清楚,他才感嘆李普西的條件。
最讓他震驚的是體能。
李普西錄十幾遍,嗓音都不帶疲憊的。
巴迪看的羨慕到酸:“這聲帶,這肺活量,也太強了。要是唱歌天賦分等級,這就是五星級飯店的終身VIP。”
“yeah。”
科琳有莫名些小自豪,插著腰說:“我嗓子都啞了他還能喊呢。說的是室內馬拉松。”
巴迪:“???”
你最好真的是說室內馬拉松。
喝了口水的李普西攤開手:“天生就強,我也沒有辦法。”
“發克!”巴迪豎起兩根中指:“我收錢收便宜了!”
說笑了一陣,巴迪正色道:“你真的很適合當歌手。”
“要是我家人聽見了你唱歌,他們都會追著給你上課。”
他掃了眼李普西的臉,小聲嘀咕:“我媽估計都愿意付錢......”
李普西忽略了后面那句:“剛才唱的還有地方不太滿意,我們再來一遍吧。”
“伙計,你很重視配樂?”
“當然。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李普西說:“人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雖然主要是通過聽覺的渠道,接受的是聽覺的刺激,但由于通感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視覺意象,產生豐富生動的聯想和想象,進而引起強烈的感情反應。”
“配樂就因此成了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故事的表現力、劇情的感染力、場景的氛圍......配樂都和這些緊密結合,凸顯電影特別強調的元素。
上輩子的老家,電影制作人不太愿意在配樂上加大投入,覺得這樣不能顯著增加票房收入。
老家的電影觀眾決定去不去看一部國產電影,要么是看有沒有喜歡的明星演員,要么是看故事合不合自己口味,要么就是隨大流一起湊熱鬧。
配樂排在非常后面。
相對來說好萊塢就重視配樂多了,從南加大重點培養配樂相關人才就可見一斑。
這不是鑒賞能力的差距——電影配樂也不需要那么高的鑒賞能力。
主要還是沒鷹醬吃飽飯時間長。
鷹醬吃飽很多年了,精神建設做的更多,從小學校里音樂氛圍就很濃厚,每個中小學都有自己的管弦樂團和合唱團。
這種現象在音樂教育尚不普及的老家還差得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同樣也決定了人才數量的差距。
大量的投入,在好萊塢已經把配樂進行分化,不同題材的電影會用到不同類型的配樂,就像理科公式。
像《冰風暴》安.李用到了簫。
綿柔悠揚的簫聲,哀而不傷,很好的襯托了電影描述的時代氛圍——面對改變所夾雜的惶惑與不安。
又例如《指環王》這樣的史詩電影,除了氣勢磅礴的交響樂,其他類型的音樂很難營造出史詩感。
體量不同,配樂數量也不同。
《泰坦尼克號》共有30首歌曲。
而《殺手悲歌》這樣的小成本黑色幽默/動作片,李普西總共準備了5首‘原創’歌曲。
《A Dios Le Pido》這樣的頌歌,祈求上帝保佑和保護家人、未來的孩子和朋友的和平贊美詩,主要是用在了和女主角相關的劇情上,也是為了制造白鴿、教堂那般的詩意效果。
而且贊頌上帝的歌,配上殺戮的劇情。
這也是一種黑色幽默。
李普西挺滿意效果的,在最后真正的殺手登場劇情,安排了殺死比爾的經典口哨曲。
“完美的口哨配樂!”
巴迪對他的‘高質量原創’能力贊嘆不已:“這口哨音一響,最后一段都整個升華!”
他忍不住再次提了起來:“你的帥氣,再加上創作型歌手的天賦,能立馬紅遍全美。”
這樣的全能天才,他閉著眼睛都能嗅到有多高的商業價值。
第二個MJ......非常難。
但做個現象級歌手不成問題!
科琳甩給巴迪一顆橘子:“他拍電影的天賦也不差。有天賦的地方太多了,但時間只有24小時。”
這是幫李普西婉拒。
佛羅里達姑娘偶爾也會善解人意。
巴迪聳了聳肩,很有情商的沒有再提:“說起來伙計,你的配樂風格好像和學院不太一樣,有點像......漢斯.季默?我才畢業一年,學校就換了教授?”
李普西心說不愧有家學,果然看出了東西來。
點頭大方承認:“是我自己學習漢斯.季默的成果。”
巴迪搖搖頭:“學他就一點藝術性也沒有。”
這年頭漢斯.季默還沒有那么多奧斯卡和格萊美榮譽加身,還不是未來的配樂大師。
漢斯.季默的音符非常極簡,譜面粗糙的像外行。
這是被巴迪等人吐槽的根源。
但在譜面之外的環節,大多數譜面音樂人‘聽不到’的地方,才是漢斯.季默施展其過人之處的地方。
“五線譜本身攜帶的信息比實際的音樂少很多,這樣的配樂能發掘出五線譜之外的信息表現力。”
李普西說道:“電影配樂的價值在于音響而不在于譜面,我比較喜歡這種風格,能吸引大多數觀眾。”
要換一個人,巴迪只會不以為然。
但在他眼中‘創作型歌手’的李普西這么說。
巴迪琢磨了一下,有些恍然:“有道理......這樣很抓耳朵的旋律感,確實也更適合你的電影,能吸引影迷賣出高價。”
巴迪更加認可李普西是天才。
尤其是在看見李普西配樂高效無比,一個白天就全部搞定。
關上工作室大門,巴迪主動邀請:“去酒吧喝一杯?”
李普西看了下科琳。
科琳打了個哈氣:“明天有單活,我要回去休息。”
李普西說道:“我要送她回家,你晚上不是有約會嗎?下次約個時間吧。”
“沒問題。”
巴迪遞給他名片:“現在正是歌壇的黃金期,你這樣的天才,拍電影也不影響在音樂上發展,有想法了就打我電話。”
李普西接了下來:“謝了。”
跟巴迪說的一樣,現在是歐美歌壇巨星閃耀的年代。
每年都有無數白金唱片——唱片銷售量達到100萬。
銷售量超過1000萬份的鉆石唱片一年也能冒出幾張。
如果是詞曲唱全都自己來,出了份鉆石唱片至少能賺幾千萬美刀。
勤快一點,多接一些商單,再開個全球32場演唱會,一年收入輕輕松松就能破億。
收入比起當演員還要夸張多了。
那些美利堅頂流、流行符號,也都是被流行天王、天后們霸占。
李普西也不打算當歌手,就是在這一行撈錢撈流量。
展現了自己的‘天賦’不是為了在巴迪和科琳面前裝逼...好吧確實有點想要顯擺的念頭。
但最重要的還是刷巴迪的印象分,想要借用一下他的人脈搞獨立宣發。
李普西把名片收好。
找個時間和他媽媽約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