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往西22英里。
科維那市,柑橘大道916號,貝爾聲音工作室。
李普西停好車,抬頭看了眼這棟小樓。
沒有時尚潮流,也沒有黑人嘻哈。
普普通通的像電影里經常出現的老式公寓樓。
磚墻裸露,爬滿常青藤,帶著被時光洗刷的韻味。
“1965......”
副駕駛位的科琳瞅著門墻上掛著的銅色牌子:“從1965年創辦,到現在有24年了?”
佛羅里達姑娘畢業有幾年,數學有些退化。
這對數學不自信的樣子還挺可愛的。
李普西笑著俯身給她解安全帶:“親愛的,你沒有算錯,是有24年。”
“不要用這種哄小女生的語氣,惡心。”
科琳嘴上這么說,嘴角卻蓄著笑意。
看著距離極近的他,還在他嘴邊來了一下。
膩歪了一陣,李普西下車:“學校介紹,貝爾聲音工作室一直為好萊塢提供高質量后期聲音制作服務。”
“據說跟紐約那邊的貝爾之聲工作室還有些關系。”
“雖然是影視配樂,但用來錄歌也沒問題,設備和水準頂尖。”
畢竟都是錄音棚。
可能某些方面不如專門錄歌的地方,但學校介紹的有折扣!
賺到了第一桶金沒錯,可該省的地方還是要省。
白嫖導演的風格不能忘!
“南加大這方面資源比較多,或者說比較重視重視作曲、合作和制作,有大約10門錄音和配樂課程,在整個洛杉磯地區都是頂尖的,教師都是由業內所有類型的專業人士組成,包括作曲家、管弦樂隊、指揮、程序員、音樂監督員、音樂編輯、工程師、抄寫員和參與電影、電視和視頻游戲的記者。”
李普西說道:“這些專業的教師也能給學生提供工作,很多畢業生都是從配樂開始往幕后深耕。”
科琳羨慕感嘆:“名校真好啊。”
“每年幾萬刀的學費呢。”李普西笑道:“羨慕你可以讀研。”
科琳搖頭:“太貴了。”
李普西下意識想說一句梗,但想想文化不同還是放棄。
下車的時候看見路邊上的水果攤,全是1刀1籃。
李普西多少有些明白了為什么叫柑橘大道。
“你在這里等我一下,我買些橘子。”
買了一些水果,兩人按響貝爾聲音工作室的門鈴。
叮鈴~
幾秒后,腳步聲傳來,一個年輕白人打開了門。
“巴迪·伊曼紐爾·哈利根?”
“是我。”
巴迪了然:“李普西?”
李普西點頭。
推薦來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了情況,互相都知道對方。
都是南加大的,巴迪·伊曼紐爾·哈利根已經畢業一年多。
校友就是學校人脈。
現在是李普西找別人,等他有能力,未來也會被南加大推薦別人找上他。
“嘿,伙計,我喜歡你的那首詩,真的很有感覺。”
簡單寒暄了幾句,巴迪看向了他旁邊的科琳:“這位金發美女是?”
“科琳·拉巴夫。”
“我好像聽說過,有名的化妝天才。你的繆斯女神?”
“我更愿意說李普西是我的繆斯男神,給了我很多化妝上的靈感。”
“哈,拉巴夫女士很特別。”
“科琳的特別我深有感受。”
三人閑聊著,順著狹窄的樓梯往上面走。
李普西看著樓梯兩側上的照片。
有黑白有彩色,背景是五、六十年代的風格。
李普西還看見了大都會的風景:“紐約那邊的貝爾之聲工作室?”
“有合作。”
巴迪跟導游似的介紹:“20世紀50年代初,阿爾·溫特勞布先生在西87街開設了貝爾之聲工作室。”
“僅僅幾年,他就成功把工作室搬到離市中心更近的地方——第8大道。”
“那時候貝爾成為了紐約市最繁忙的獨立工作室,為許多音樂廠牌提供服務。”
“如果你的作品好,能得到他們的看重,很快你的名字就能響徹紐約音樂圈。”
“我還是更喜歡拍電影。”
李普西嘴上這么說,心底卻也有音樂計劃。
更準確點來說,什么能來流量就弄什么。
八九十年代的版本,老板、導演等幕后都比較低調,只在圈內流傳名聲,宣傳都要花錢找人想方案。
但等幾十年以后,新的版本就不同了。
流量版本,普普、馬斯克這樣的鷹醬頂流證明了,明星老板是真賺錢。
以前要花錢。
流量版本不一樣,你有流量,別人甚至愿意花錢來宣傳你。
李普西不是喜歡白嫖。
問題是既然知道超前版本的好處,那當然要搞點降維打擊的事情。
他本身性格也愛裝逼、人前顯圣。
有影評人、短篇作家的履歷,李普西一只腳踏進出版業,理論上可以走偶像流作家的路。
可現在的年代即便是營銷拉滿,都能單獨分出‘暢銷書’類型的美利堅出版業,炒作成名的速度也遠沒有未來強。
哪怕是以李普西的硬件條件,想要看見成果也要很長一段時間。
相對來說,音樂路就要快多了,也能把流量帶給電影,還能最快速變現。
......
打開雙層隔音門,里面是一間標準的錄音室。
外間是控制室,有調音臺、椅子、沙發和其他影視音效設備。
中間是一層厚玻璃。
里面的小間就是錄音棚了。
啪~
巴迪打開燈光:“今天放假,其他人休息,只有我一個,我晚上有個約會,只有一個白天的時間,要抓緊一點。”
“當然你要是愿意付全款,多工作幾天也無所謂。”
“一個白天夠了。”
李普西進了錄音棚。
巴迪疑惑:“不拿譜子?”
科琳幫李普西說:“他有超級大腦,記憶力非常好,不需要看譜。”
“哇哦。”
巴迪驚嘆:“又帥又是天才,我現在相信你能成為南加大知名校友。”
長得帥,有才華,任何時代都是核心競爭力,更容易受到粉絲和外界的追捧。
南加大畢業的巴迪非常清楚,內心對李普西的潛力評價提升了一截。
“大眾崇拜智力,李普西,你可以運營一波人設,比如精通八國語言,這能讓大家更直觀的看見智力有多強。”
巴迪主動給出建議。
“好建議,我會試試看。”
李普西其實早有計劃。
MAGA就測試過,記憶力掛確實獲得了很多人崇拜,也能用在學習語言上。
精通X國語言的套路也有許多人用過,幾十年后都還經久不衰。
似乎在大眾的潛意識里,會多國語言就是有才華的代名詞。
他既然有能力,肯定會利用上。
跟作家比顏值,跟明星比才華。
那叫一個秦始皇摸著電線吃花椒——贏麻的不能再麻了!
“錄歌吧。”
聊了一會,李普西開始了清唱:“我請求上帝,讓我的雙眼在你的目光中醒來。”
“這首西語歌.......”
聽見第一句,正剝橘子的巴迪耳朵就被抓住。
他是走關系,才能剛畢業就進入聞名的貝爾聲音工作室。
但不代表他沒有能力。
巴迪家學淵源。
父親-理查德·伯納德,13歲開始在喬治亞州的鄉村演奏專業音樂,包括支持杰里·李·劉易斯和其他太陽唱片公司的搖滾先驅。
20歲時,在佐治亞大學獲得戲劇專業的文學學士學位后,搬到了亞特蘭大,在那里他為劇院和樂隊創作和演唱歌曲,還和塞繆爾·杰克遜(媽惹法克俠)一起創辦過劇院。
未來代表作就是《鋼鐵俠》
是有名的演員兼多樂器演奏家。
母親維拉·哈利根也是有名的音樂家。
父母離異,維拉·哈利根又和跟傳奇爵士的搖滾樂隊主唱迪克·哈利根結婚,巴迪多了個傳奇繼父。
迪克·哈利根獲得過多個格萊美,擊敗過披頭士樂隊。
出身這樣的音樂家庭,巴迪的創作能力不好說,但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絕對優秀。
這首《A Dios le Pido》雖然是西語歌,但獨特魔性的旋律魅力能征服英語世界引發轟動!
“能紅!李普西,你這首歌絕對能紅!”
當李普西唱完,巴迪熱情的說道:“你要是愿意,我可以聯系人和大唱片公司簽約!”
“伙計,你能成為世界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