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一些讀者的評論,這里給大家解釋一下。
我知道前面一章帶給大家很多不適,但這是沒有辦法。
主角他不是穿越者,在原定的平行線上,他和許紅豆是沒辦法相遇的。所以我才設置了外掛,因為有了外掛他的人生就發生改變。
想要獲得一些,就要失去一些。這個外掛在蘇誠去美國前五年讓他迷失了本心。
這是必然的,沒人能在二十來歲的是抵擋的住金錢的誘惑。
后來一些列的變故,才讓他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下面說說人物理解。
我思來想去,我發現為什么在電視劇中許紅豆,沒有在謝之遙表白的時候答應下來?
而是在她離開云苗村以后,才認清自己內心是喜歡謝之遙這個事實的。
許紅豆是一個極度矛盾的性格,她一邊對生活上大大方方,一邊卻總是不愿承認自己內心的情感。
她固執的認為她和謝之遙不可能,就像懷蘭老師和法國畫家一樣。
一個三十歲女人,不會像二十歲的女人一樣,為了愛情,什么也不顧,她們更加會以現實為基礎的前提下考慮愛情。
她很冷靜的用現實來衡量愛情,她找不出兩人未來在哪里。
有了這個前提,她開始否定自己內心逐漸喜歡上謝之遙這個事實。
直到,直到三個月以后她離開了云苗村。
她開始獨處的時候,也是她認清內心的時刻。
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應該明白我說的吧,回到我這本書里面。
如果蘇誠和許紅豆還是這么繼續下去,最終的結果還是會像電視劇中一樣,最后許紅豆離開,慢慢才知道自己喜歡蘇誠。
但,兩個人都不是那種主動去表白的人,電視劇中許紅豆后期很主動,那是因為她已經放下心中所有的包袱,懂得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很顯然,現在的許紅豆還不知道。
謝之遙同樣是如此,如果不是因為許紅豆要走了,可能不在回來,他才會在自己不想留下遺憾的前提下表白。
但,蘇誠不是這樣的人,這個人物的設定,就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男人,他內心的警惕感和孤獨感沒有被消除之前,是不會主動對一個人輕易表露心聲。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一個漸漸被大家遺忘的事實,那就是他們都是三十歲以上的人了。
三十歲的人不會在像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一樣,那個時期的我們對待愛情是勇敢的,即便知道不可能,卻依然會奮不顧身的奔涌過去。
而三十歲的人,他們對待感情,會很小心翼翼,會隱藏的很深,會慢慢的,一點點的試探,直到確定兩人未來會有結果,并且對方同樣喜歡自己,才會坦露心聲。
他們或者她們,已經過了像年少之時那樣:喜歡就喜歡,愛要大聲說出口,即使最后被拒絕也沒有關系,我愛你,就是愛你,和你愛不愛我沒有關系。可以參考一下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