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運營(慕課版)
- 陳剛 江洪建主編
- 4725字
- 2023-06-20 19:03:06
任務二 了解農產品并選品
任務描述
隨著農村電商的興起,網上銷售的農產品品類越來越豐富。為使自己所售的農產品脫穎而出,巧妹了解了農產品的相關知識,如農產品的分類、標識等,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農產品選品。
任務實施
活動1 了解農產品
農產品是指農業活動中生產出來的物品,如高粱、稻谷、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的土特產等。
第一步 了解農產品的分類
按照加工程度劃分,農產品可分為初級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因同一種農產品在不同加工程度均有市場,故初級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可能重復)。
(1)初級農產品。初級農產品是指未經過加工的農產品,主要來自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初級農產品共分為11個大類。
? 煙葉。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制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 毛茶。從茶樹上采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干、揉拌、發酵、烘干等工序制成的茶。
? 食用菌。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鮮貨、干貨。
? 瓜、果、蔬菜。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瓜、果、蔬菜,包括農業生產者將自己種植、采摘的產品連續進行簡單加工的瓜、果干品和腌漬品(以瓜、果、蔬菜為原料的蜜餞除外)。
? 花卉、苗木。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并保持天然生長狀態的花卉、苗木。
? 藥材。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藥材,不包括中藥材或中成藥生產企業經過切、炒、烘、焙、熏、蒸、包裝等工序處理的加工品。
? 糧油作物。小麥、稻谷、大豆、雜糧(含玉米、綠豆、蠶豆、豌豆、蕎麥、大麥、青稞、燕麥、高粱等)、鮮山芋、山芋干、花生果、花生仁、芝麻、菜籽、棉籽、葵花籽、蓖麻籽、棕櫚籽和其他籽。
? 牲畜、禽、獸、昆蟲、爬蟲、兩棲動物類。牛皮、豬皮、羊皮等動物的生皮;牲畜、禽、獸毛;活禽、活畜、活蟲、兩棲動物,如生豬、菜牛、菜羊、牛蛙等;光禽和鮮蛋;動物自身或附屬產生的產品,如蠶繭、燕窩、鹿茸、牛黃、蜂乳、麝香、鮮奶等;除上述動物以外的其他陸生動物。
? 水產品。淡水產品,海水產品,灘涂養殖產品,以及農業生產者捕撈收獲后連續進行簡單冷凍、腌制和自然風干的制品等。
? 林業產品。原木,原竹,原木、原竹下腳料,生漆、天然樹脂,以及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林業副產品。
? 其他植物。棉花,麻,柳條、席草、藺草,等等。
上述所列農產品應包括種子、種苗、樹苗、竹秧、種畜、種禽、種蛋、水產品的苗或種(秧)、食用菌的菌種、花籽等。
(2)加工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是指經過一定加工環節才能食用、使用或儲存的加工品,如食用油、冷凍肉、飼料等。加工農產品可以分為糧油、果蔬及花卉、林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和其他農副產品6類。
? 糧油。糧油是對谷類、豆類等糧食和油料及其加工成品、半成品的統稱。糧食作物的種子、果實以及塊根、塊莖及其加工產品統稱為糧食。油料是油脂制取工業的原料,油脂工業通常將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稱為油料,包括向日葵、芝麻、花生、大豆、油菜籽等。
? 果蔬及花卉。果蔬及花卉包括果品、蔬菜和花卉。果品分為鮮果、干果、瓜類及其加工品;蔬菜分為根菜類蔬菜、莖菜類蔬菜、葉菜類蔬菜、果菜類蔬菜、花菜類蔬菜和食用菌類蔬菜;花卉分為人工修剪、培育過的觀賞用花卉、香料用花卉、熏茶用花卉、醫藥用花卉、環境保護用花卉和食品用花卉。
? 林產品。林產品是指林木產品、林副產品、林區農產品、木制品、木工藝品、竹藤制品、森林食品、林化工產品,以及與森林資源相關的產品。
? 畜禽產品。畜禽產品主要指肉、乳、蛋、脂、禽及其初加工產品。
? 水產品。水產品是海洋和淡水漁業生產的水產動植物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總稱,包括捕撈和養殖的鮮活品,以及經過冷凍、腌制、熏制、熟制、干制、罐裝和綜合利用的加工產品。
? 其他農副產品。其他農副產品主要指除農產品的糧油、果蔬及花卉、林產品、畜禽產品、水產品等主產品外的產品,如茶葉、蜂蜜、棉花、麻、蠶繭、干菜和調味品等。
第二步 了解農產品標識
我國的農產品標識主要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名優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標識。
(1)無公害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有害物質控制在安全允許范圍內,并通過有關部門授權審定批準,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的未經加工的或初加工的可食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是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最低標準。圖1-8所示為無公害農產品的標識。
(2)綠色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國家特定機構認可,準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識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類農產品,如綠色水稻、綠色蔬菜、綠色水果、綠色水產品等。相比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的安全程度更高。圖1-9所示為綠色農產品的標識。我國將綠色農產品的等級分為A級和AA級。其中,A級為初級標準,即允許在生長過程中限時、限量、限品種使用安全性較高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為高級綠色農產品,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對環境及健康有害的物質。
(3)有機農產品。有機農產品是指按照有機農業原則和有機農產品生產方式及標準生產、加工出來的,已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純天然、無污染、高品質、高質量、安全營養的高級食品。圖1-10所示為有機農產品的標識。有機農產品的安全程度較高,受到一些高收入、追求高質量生活水平的人士喜歡。
(4)名優農產品。名優農產品是指由農業生產者自愿申請,經有關地方部門初步審核,再由權威機構根據相關規定程序,認定的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經濟效益,且質量好、市場占有率高,已經發展成為當地農村經濟主導產業的,有品牌和明確標識的農產品。
(5)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和相關特征主要取決于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農產品地理標志標示農產品“產自特定地域、彰顯獨特品質”。圖1-11所示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標識。

圖1-8 無公害農產品的標識

圖1-9 綠色農產品的標識

圖1-10 有機農產品的標識

圖1-11 農產品地理標志的標識
活動2 進行農產品選品
選品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不是所有的農產品都適合在網上銷售。在選品時,巧妹首先需要確定農產品選品的基本方向,再綜合考慮農產品的地方特色、品質、運輸及儲存、供應等因素。
第一步 確定農產品選品的基本方向
農產品選品的第一個方向是產品聚焦,即主推某一種或某幾種農產品,通過單品的大體量分攤物流與包裝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損耗。這對農產品的品質和營銷策劃的要求較高,農產品必須具有比較明顯的賣點才有可能成為熱門商品。此外,農產品屬于周期性上市產品,在貨源空檔期,商家還需提前安排替代農產品。
農產品選品的第二個方向是多元化布局。所謂多元化布局,就是選定一批優質農產品上架。例如,主打某地特產,就上架當地所有特產,然后根據市場表現定期篩選、淘汰,并不斷上架新品。這樣選品品類全,但成本投入高。
作為新手商家,巧妹將主推某一種或某幾種農產品作為自己的選品方向。作為土生土長的果農,巧妹決定主推生鮮水果。
第二步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明確農產品選品的基本方向后,巧妹將綜合考慮農產品的地方特色、品質、運輸及儲存、供應等因素,并結合自身情況選品。
(1)選擇地方特色農產品。“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會造就不同的農產品,并形成一大特色,如煙臺蘋果、章丘大蔥、東阿阿膠、西湖龍井等。商家如果能在當地找到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很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就可以考慮將其納入選品范圍。這樣的農產品具有可信度高、易被消費者接受的特點,不僅能提高銷售轉化率,還可以節省推廣費用。巧妹所在的靈山縣素有“中國荔枝之鄉”的美譽,靈山縣特色水果首推荔枝,其次是龍眼,此外還有楊梅、杧果(俗稱芒果,以下均作“芒果”)等。
經驗之談
特產在當地人看來不足為奇,但是一旦進入電商市場可能就會引起出乎意料的反響。商家可以挖掘本地特產,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進行包裝打造,并將其作為發展農村電商的一塊“敲門磚”。
(2)選擇品質農產品。食品安全是消費者十分關心的問題,為了打消消費者的顧慮,商家在選品時應做好品質把關。商家可選擇具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名優農產品或農產品地理標志標識的農產品,這些農產品是政府認證的安全優質農產品,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產品生產消費的主導產品。例如,靈山荔枝即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3)選擇易于運輸及儲存的農產品。農產品的特殊之處在于其對物流時限要求很高。農產品易腐壞,若短期內無法快速售出,將會給商家帶來巨大的壓力。因此,商家在選品時應盡量選擇保鮮期較長、不易破損、便于運輸的農產品。通常情況下,多數生鮮水果能適應1~3天的物流時限,但部分水果更適合電商銷售,例如,皇帝柑(見圖1-12)對比砂糖橘(見圖1-13),皇帝柑的果皮較為堅實,從物流角度來說,皇帝柑更適合電商銷售。除此之外,儲存也是個問題。站在果農的角度,如果水果儲存時限短,當電商銷路不好時,就要尋找收購商收購,價格可能會被壓低,如果市場行情不好,損失就會更大;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如果水果儲存時限不長,當消費者收到貨時,水果已經損壞、腐爛,消費者自然就不會再購買了,而且這也會影響商家的信譽。

圖1-12 皇帝柑

圖1-13 砂糖橘
經驗之談
對于運輸及儲存要求較嚴格的農產品,商家想要保障農產品的安全與完整,可增加額外的防護措施,但會導致成本增加。另外,初創期的商家可選擇干貨類農產品,相對于生鮮產品,在品質、包裝、運輸與售后多個環節中更容易把控。
(4)選擇能穩定供應的農產品。開展農村電商運營,保證貨源是關鍵。農產品上線后最大的問題往往是供應鏈問題,一旦市場接受度高,交易訂單量大幅增長,農產品的后續供應就會面臨很大的考驗。農產品不同于工業消費品,農產品的生產條件復雜、生產周期長,而且農村生產條件有限,因此商家在選品時應重點關注生產條件要求相對較低、生產周期相對較短、能保證大量供應的農產品。商家最好依托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企業等農業生產組織,整合各類農業資源,保證貨源穩定。穩定的貨源和質量保障是農村電商良性發展的根本。就巧妹而言,現階段自己的果園和本地果農即可滿足供貨需求。
經驗之談
對于初創期的商家而言,農產品的消費群體也是一大考慮因素。如果商家選擇的農產品過于小眾,市場需求量不大,就很難帶來流量和交易。當然,如果商家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的營銷推廣能力,就可以將一些小眾農產品加以包裝推向市場,向消費者普及該類農產品,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如近年來逐漸成為熱門農產品的牛油果、余甘果等。
生鮮水果屬于周期性上市產品,巧妹首推荔枝、龍眼、楊梅、芒果這幾款特色水果,同時在貨源空檔期,還安排了耐儲存和運輸的其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地特色水果,基本保證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在線銷售。為此,巧妹制作了水果選品表,列出在電商平臺銷售的水果及其上市時間,如表1-3所示。
表1-3 水果選品表

經驗之談
一些商家首先通過運營內容積累粉絲,然后再銷售農產品。這種情況下,商家可根據粉絲群體的特征選品。例如,粉絲群體主要是一二線城市白領,消費能力較強,可銷售高端農產品;粉絲群體主要是普通大眾,消費能力一般,可銷售大眾化農產品。
素養小課堂
近幾年,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成為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的主力軍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隨著政策就位、市場成熟、數字技術發展以及大量人才返鄉,農村電商邁入“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機遇期,迎來全面井噴的“黃金時代”。同時,農村電商是一個對操作性和實踐性要求較高的領域,對于農村電商團隊來說,懂得電商知識,能夠從事電商運營操作的實踐型人才是稀缺的。可以說,農村電商大有可為,農村電商經營者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電商知識與技能,以期在農村電商、鄉村振興領域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