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招生考試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358字
- 2023-05-14 09:35:09
孔子書院成立后,在《開封時報》刊登了招生信息,次日東京的各大報紙紛紛轉載。天下士子再次沸騰了,只要考入孔子書院,無須參加科舉便可授予官職。
過街老鼠張三行走在開封的大街上,見許多讀書人都買報紙,于是他也買了一張報紙,和李四等幾個潑皮兄弟找了個地方坐下,然后裝作讀書人的模樣仔細看。
李四笑道:“三哥,你也看報,認識字嗎?裝讀書人。我看你這是豬鼻子插蔥——裝象(相)。”
張三一臉嚴肅道:“別打擾我,等我看完報紙再說!”
過街老鼠張三本名張建業,家里排行老三,所以街坊鄰居都叫他張三。只因他不務正業,經常賭博、偷菜,人送外號“過街老鼠”。張三小時候也讀過幾年書,但由于父母在他十三歲那年雙雙離世,所以他過早地踏入社會。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三整天和一幫潑皮廝混在一起,慢慢地自己也變成了潑皮,甚至變成了酸棗門附近一群潑皮的頭領。
張三今年二十五歲,屬于大齡未婚青年。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張三也想娶個媳婦成家立業,否則對不起爹娘起的“建業”這個名字。于是張三痛定思過,不再賭博、偷菜。后來,他還和李四向巡查部舉報拐賣人口的線索,成為了正義的社會青年。今日,他正好在報紙上看到了孔子書院的招生信息,也想考入孔子書院,將來做官,建功立業,無愧于他的名字。
當李四聽到張三想考入孔子書院做學生時,一臉不可思議道:“三哥,你沒發燒吧?”
張三一本正經道:“沒有,我想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李四不解道:“三哥,咱們手里有幾百貫錢,吃喝不愁,讀書干什么?”
張三道:“是,我承認,咱們得了官府的賞錢,暫時不缺錢。但半年后,一年后呢?即使有萬貫家財,坐吃山空也不是個辦法。”
李四問道:“三哥,我聽你說只是十三歲前讀過幾年書,你能考上孔子書院?書院只招收100名學生。”
張三道:“如果考經義和詩賦,我一竅不通。但我看了招生信息,考的是策論、歷史、地理、律法、算術。這次招生考試的內容,前所未有,所有人都是兩眼一抹黑。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點。所以我想試一試。前幾天,我還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李四道:“有朝一日三哥當了官兒,莫忘了我們這些兄弟!”
張三拍了拍李四的肩膀道:“兄弟放心!”
政和元年四月初一,孔子書院舉行招生考試,近千余名學子參加。張三懷著忐忑的心情,邁入了書院的考場。近一個月來,張三也沒有怎么讀書,他只是買來了一本去年的《開封時報》合訂本,以及收集了自今年正月以來所有的《開封時報》。他想,朝廷考策論讀報紙上的時政新聞肯定有用。
這次孔子書院的招生考試,趙籍采用后世的公務員考試,考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但趙籍并沒有完全搬抄21世紀的行測和申論,他因地制宜,實行簡化的行測和申論。宋朝版的行測是二十道選擇題,申論也不復雜,只有三道題,分別是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提出對策題。孔子書院的招生考試只是一次嘗試。如果激不起廣大士子的強烈反對,趙籍準備明年的科舉考試,同樣采用現代的公務員考試。
當眾多考生拿到試卷的時候,幾乎都傻眼了,個個抓耳撓腮。
行測二十道題。第一題:簡王謀反案的主審官是誰?第二題:民生銀行的存款利息是多少?第三題:今年的年號是什么?……
申論共三道題。第一題:閱讀材料,簡單概括何為大同社會?第二題:分析今年推行的新免役法和熙寧年間的免役法有何區別?第三題:如何有效打擊拐賣人口的犯罪行為?
張三拿到試卷后,不同于其他考生。他滿心歡喜,因為前幾道題的答案,報紙上都有。張三混跡社會多年,三教九流的知識都懂一點,更懂得世間的人情世故。他只是不懂是經義和詩賦。幸運的是,孔子學院的招生考試不考經義和詩賦。所以說,這次考試張三是撞大運了。行測二十道題,他會做十七道題。至于申論,他答得也不錯。申論第一題有一段材料,考察的是歸納概括能力。他是一幫潑皮的頭領,經常能從小弟多而無用的匯報中,歸納概括出有效的信息,所以這方面能力不錯。申論第二題的答案報紙上基本也有。所以說信息閉塞的年代,多讀報紙還是有好處的。至于申論第三題的答案,張三更是信手捏來,畢竟他親自參加過打擊拐賣人口的行動。考試時間到了,張三自信滿滿地交了考卷。
張三第一個走出孔子書院的考場,陽光照耀在他的臉上。張三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燦爛的人生。
三天后放榜,第一名是陳為人,第二名張建業,第三名趙明誠……張三見自己榜上有名,心里高興,于是邀請李四等昔日的兄弟到酒店喝酒。眾人不醉不歸。喝了這頓酒,張三告別了過去,開始新的生活。走出酒店,滿天星光,張三仰天長嘯:“從現在起,我將不再是過街老鼠張三。我是張建業,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又過了兩日,張建業等一眾被錄取的考生到孔子書院報道。書院原計劃招收100名學生,實際招收了120名學生,按照考試成績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所謂的甲班,實際上就是重點班。
書院的開學第一課講的是官德。“我們是孔子書院,以培養官員為己任。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官者首先要有官德。官德就是官員的為職業道德。官德是為官者的立身之本。書院要求所有的學生加強個人修養,嚴以律己,嚴以用權,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堅守正道、弘揚正氣……”
有的人仔細聆聽,有的人則不以為然,嗤之以鼻,內心暗道:“考孔子書院目的就是升官發財,還講什么官德?”
張建業牢牢記住了老師講的“官德”,他立志以宋朝的范仲淹、包拯為楷模,做個清正廉潔的清官,做個為民辦事的好官。
課間跑步,不少學生撿到了銅錢。當然也有些富家子弟視而不見,沒有撿錢。張建業運氣最好,撿到了二兩銀子。但他不貪錢,將撿到的銀子上交書院。蘇院長夸獎他拾“銀”不昧,但好幾個同學卻嘲笑他是個傻子。
甲班的學生課間跑步撿到錢,乙班的學生在教室里撿到錢,丙班的學生上體育課撿到錢,丁班的學生食堂吃飯撿到錢。為什么有那么多學生撿到了錢?孔子書院開學第一天透露著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