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征服芳心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313字
- 2023-05-14 09:35:09
這位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李清照。突然有人認出了她,高呼道:“她就是才女李清照,《開封時報》還刊登過他的詞作。”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清照的身上。只聽李清照道:“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今夜元宵佳節(jié),小女填詞一首,還望周老先生指點一二。”
周邦彥從《開封時報》上讀過李清照的詞作,自然知道她是一代才女。他更從恩師蘇軾的那里得知,李清照是李格非之女,也是皇上未來的妃子。于是周邦彥客氣地回復道:“指點不敢當,只是文人之間的切磋而已。”
李清照提筆寫道:“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南渡后的李清照曾作這首《永遇樂》。而如今,這首詞提前幾十年面世,當李清照念完這首詞時,周邦彥微微點頭,然后說道:“首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煙輕,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而后云:‘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未雨綢繆。整首詞皆以尋常語度人音律,煉句非常精巧;以繁華之景寫悲哀之情,一句‘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寫出了時光易逝、女子易老的傷感,道盡了人間滄桑!這首詞乃上乘之作。”
聽了周邦彥的點評,臺下的文人學子連連叫好,更有人說道:“想必才女李清照就是今夜的詩魁。”
“未必!”臺下突然有人說道。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趙籍。
趙籍與李清照四目相對,相顧無言。只是驚鴻一瞥,趙籍提筆揮毫,開始填詞。
李清照站在一旁,好奇地望著這個敢于挑戰(zhàn)自己的青年。
趙籍的腦海閃現(xiàn)出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于是默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李清照起初只是驚訝,當她讀到“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徹底被眼前之人的才華深深吸引。東京的詩壇,果然藏龍臥虎!
周邦彥再次起身點評道:“開頭兩句賦色瑰異,想象豐富,可與唐代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相媲美;末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舞臺上的主持者白凈書生問道:“歷來寫元宵佳節(jié)的詞,不計其數(shù),公子的這一首,可謂驚艷無比。敢問公子尊姓大名?”
趙籍謙虛道:“小可趙乙,甲乙丙丁的乙。”
白凈書生又道:“趙公子的詞中有一句‘眾里尋他千百度’,不知公子尋找何人?”
趙籍看了看李清照,說道:“剛才聽聞有位佳人要登臺作詞,所以我在人群之中尋找她。驀然回首,只見她從燈火闌珊處走來,然后登臺作詞,驚艷了所有人。目睹她的容顏,再讀她的詞作,真可謂是才貌雙全。小可趙乙,見過李姑娘。”
李清照聽了趙籍的話,羞紅了臉道:“趙公子客氣了。公子的詞,乃上乘之作。正如周老先生所言,非大詞人不能道。假以時日,公子必定是一位大詞人,名動天下。”
臺下有人叫喊道:“今夜的詩魁究竟是誰的?”
周邦彥為難道:“趙公子的詞作和李姑娘平分秋色,老夫一時難以評判高低。”
趙籍笑道:“小可這首詞本就是為李姑娘而作,詩魁自然是李姑娘無疑!”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周邦彥和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都是蘇軾的門生,自然愿意評選李清照為詩魁。于是周邦彥鄭重宣布:“本次元宵詩會的詩魁是一代才女李清照!”
白凈書生拿著一錠銀子和五彩琉璃來到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推開了獎勵品說道:“我不要銀兩和五彩琉璃,我想要趙公子的這首詞。不知趙公子意下如何?”
趙籍笑道:“既然李姑娘喜歡,拿去便是。”
李清照拿起了趙籍填寫的詞作,如獲至寶,歡喜不已。
趙籍又道:“相逢即是緣分,轉身就是天涯。既然我和李姑娘有緣,不妨再送姑娘一首詞。半年之前,我在赴并州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殺后,另一只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我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和我同行的人大多為此賦詩,我也作了一首《雁丘詞》,現(xiàn)在將這首詞送給李姑娘。”
趙籍說完,又將金代詩人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寫了出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當李清照看到第一句,就被這驚天一問深深震撼。李清照讀了這首詞,竟然帶著幾滴淚水說道:“悲雁即所以悲人。通過雁之同死,為天下癡情兒女一哭。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這首詞一往情深,含有無限悲傷,讀之令人低回欲絕。”
周邦彥道:“觀古今詩詞,寫‘生死’二字者多矣,能撕心裂肺者,趙公子也。”
當周邦彥說完,身旁的李清照情不自禁的吟唱起這首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聽古人唱詞,別是一般風趣。一曲歌罷,李清照淚流滿面。趙籍利用后世的兩首詞作,征服了李清照的少女芳心。李清照既是為大雁而哭,也是為自己哭。哭她早有婚約,不能和趙公子這樣的才子相戀。
李清照道:“公子的這兩首詞,我收藏了。為了補償公子,銀子和五彩琉璃送給公子。”
趙籍道:“銀子和五彩琉璃是詩魁的獎勵,我不能要。”
李清照道:“既然公子什么都不要,不妨我也送公子一首詞。”
白凈書生問道:“好一個以文會友,只是不知詩魁李姑娘寫什么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