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年廟會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412字
- 2023-05-14 09:35:09
朝會結束后,趙籍隨西夏使臣去看汗血寶馬。那是一匹棗紅色的寶馬,頭細頸高,四肢修長,皮薄毛細,步伐輕盈。之所以叫汗血寶馬,是因為馬快速疾馳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鮮血的汗水。對于棗紅色或栗色毛的馬,出汗后局部顏色會顯得更加鮮艷。
西夏使臣:“陛下,汗血寶馬速度極快,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是不可多得的好馬?!?
趙籍聽了西夏使臣的話,贊賞地點了點頭。其實西夏使臣的話有些夸張。據趙籍所知,汗血寶馬的極速是一天200公里,也就是400里。但趙籍并沒有點破,畢竟人家好心好意送馬,你還能不領情?
西夏使臣走后,趙籍和幾個大臣留下來欣賞寶馬。眾人都嘖嘖贊嘆。
趙籍對曾布道:“曾卿,朕將這匹汗血寶馬送你!”
曾布的回答倒是實在,他誠懇說道:“陛下,老臣歲數大了,已經不適合騎馬。”
趙籍道:“確切地說,不是送給你,而是送給樞密院。假如有緊急情報,可以讓人騎汗血寶馬傳遞?!?
曾布道:“陛下圣明!”
汗血寶馬不僅在宋朝時期非常珍貴,即使放到千年之后依然珍貴。后世,汗血寶馬是土庫曼斯坦(古代的西域地區)的國寶,并將其形象繪制在國徽和貨幣上。中土建交以來,土方多次將汗血馬作為國禮贈送給我國。
趙籍暗道:“假以時日,朕一定要收復西域,恢復漢唐故土,讓大宋擁有數不盡的汗血寶馬?!?
隨后,眾臣離開皇宮,回家過節。而趙籍回到后宮,開啟休假模式。趙籍用過午膳后,和鄭貴妃換上便服,帶了幾個侍衛,出宮逛廟會。
逛廟會是新年不可或缺的年俗。新春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愿、還愿、求福。廟會期間,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趙籍看著繁花似錦的東京,不禁嘖嘖贊嘆。
“十一哥,我想吃冰糖葫蘆。”鄭貴妃看著廟會上的冰糖葫蘆,垂涎欲滴。她的父親鄭紳是窮小官,母親難以忍受貧苦生活,獨自離家改嫁。兒時的她從未吃過冰糖葫蘆。當她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吃,總是羨慕不已。長大成人,她再次看到冰糖葫蘆,于是向趙籍提出要求。趙籍在皇子里排行十一,為了避免暴露皇帝身份,所以出宮前趙籍就和鄭貴妃約定好,在外面只能叫他十一哥。
“來兩根冰糖葫蘆!”趙籍對小商販道。
侍衛給商販幾個銅板,趙籍和鄭貴妃各拿一根冰糖葫蘆,兩人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前面就是大相國寺。寺院前的許愿樹下人頭攢動,人們紛紛把代表自己美好愿望的紅絲帶拋上許愿樹。
“十一哥,我也要許愿!”鄭貴妃道。
趙籍買了兩條紅絲帶,一條留給自己,一條遞給鄭貴妃。鄭貴妃拿著毛筆在紅絲帶上寫道:“永結同心,百年好合?!睂懲辏嵸F妃讓侍衛將紅絲帶掛到了許愿樹上。
鄭貴妃來到趙籍身邊,看他許什么愿。只見趙籍提筆在紅絲帶上寫道:“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旁邊有個器宇軒昂的中年人拍手叫好道:“公子許的愿非同一般,想必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我見公子的字跡,瘦硬有神,用筆細勁,結體疏朗,自成一家。不如賣給我如何?”
瘦金體是書法史上一個獨創,價值連城,豈能輕易賣出?趙籍笑道:“這是我許的愿,豈能買賣?如果你能幫我實現了上面的愿望,我倒可以將這條紅絲帶贈送與你?!?
趙籍所寫,乃是《禮記》中的大同社會,儒家追求的理想社會,豈是一介布衣能夠實現的?中年人沒有知難而退,反而說道:“老者能夠安享晚年,青年能為社會效力,幼童可以健康成長。這不僅是你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更是天下百姓的愿望。只要朝廷任用德才兼備的官吏,只要百姓講求誠信,崇尚和睦。這個愿望就能實現?!?
趙籍道:“兄長說的精辟,小弟佩服。不知兄長尊姓大名?”
中年人道:“許貫忠,大名府人氏,云游天下正好路過東京。不期和公子在相國寺相遇,也算緣分?!?
趙籍沒有想到,此人竟然是許貫忠。他并非梁山的英雄好漢,卻是書中一等一的高人。許貫忠兵法、武藝、謀略樣樣精通,琴棋書畫無所不曉,精通契丹、女真、黨項、吐蕃各國語言文字,是個文武全才。有人評價他智勝吳用,武藝不輸武松。最難得的是他通曉天下地理,曾遍游名山大川,盧俊義、燕青都稱他“活地圖”。
趙籍仔細打量許貫忠。只見他目炯雙瞳,眉分八字。七尺長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須。戴一頂烏縐紗抹眉頭巾,穿一領沿邊褐布道服。趙籍道:“原來兄長叫許貫忠,小可趙乙,甲乙丙丁的乙。小弟聽聞兄長的高見,表示認同,愿將此愿送給兄長。”
許貫忠接過趙籍手里的紅絲帶,愛不釋手。許貫忠道:“多謝!”
趙籍又道:“我給你一個實現愿望的機會,不知兄長是否愿意接受?”
許貫忠問:“趙公子所言,乃是何意?”
趙籍解釋:“我乃當朝宰相蔡卞的外甥,可以向舅父舉薦你,讓你擔任一官半職,實現你心中所愿?!?
原著中的許貫忠因為奸臣當道,所以對官場心灰意冷。但如今的朝廷,皇上賢明,吏治澄清,大有作為。許貫忠道:“多謝公子!”
趙籍又買兩條紅絲帶。只見他在一條紅絲帶上寫道:“許貫忠智勝朱五經,武藝不輸武松,愿舅父重用!”趙籍將寫滿字的紅絲帶遞給許貫忠道:“你拿著這個去蔡府找舅父蔡相。舅父惜才,一定會向朝廷舉薦你的。”
許貫忠道:“大恩不言謝!下次你我相遇,必定請公子喝酒?!?
許貫忠走后,趙籍又在剩下的一條紅絲帶上,寫上自己的十二字愿望,掛在了許愿樹上。
鄭貴妃笑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十一哥就是慧眼識馬的伯樂?!?
趙籍道:“走,到寺廟里燒香!”
趙籍和鄭貴妃緩步進入寺廟,幾個護衛跟隨他們身后。
大相國寺,原名建國寺。大相國寺始建于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唐代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大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大相國寺平日里香火不斷,每逢初一、十五香火更甚。
趙籍和鄭貴妃進入寺院。只見里面人頭攢動,一個個香客閉目持香,虔誠膜拜,完全進入了物我兩忘狀態,縷縷青煙彌散開來,給這座古老的寺院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趙籍和鄭貴妃燒香拜佛,一番祈禱后,便離開了大相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