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變法百天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231字
- 2023-05-14 09:35:09
住持笑道:“留守相公果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天我們不妨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免役法。”
蔡卞正襟危坐,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住持道:“其實這免役錢,準確來講,應該叫助役錢。當年留守相公的泰山王安石推行免役法,不論何人,不服役,就交錢。百姓交免役錢,顧名思義,就是免除勞役出的錢。而從前享有免役特權的朝廷官員、和尚道士,以及下五等民戶都得交錢,不過只交一半就可以了,這叫助役錢。”
蔡卞沒有想到,普照寺的住持對免役法倒是了解很多,竟然知道免役錢和助役錢的區別。
住持又道:“朝廷收錢,正如留守相公所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佛門慈悲為懷,我作為普照寺住持,愿意出這助役錢,救天下受苦受難的百姓。”
武松是單丁戶,而且沒有田地,不納稅,免徭役,所以他聽了住持的話,還以為住持迷途知返,支持新法,暗道:“住持不虧是一代高僧,慈悲為懷。”
朱五經是頭腦靈活的商人,直接就猜出住持了的用意,暗道:“原來和尚比商人還狡詐,只想交一半的錢,就蒙混過關。”
蔡卞喝了幾口茶,笑道:“大師所言,是熙寧年間的免役法,是舊的免役法。如今朝廷頒布新的免役法,沒有助役錢,只有免役錢。”
趙籍頒布的新免役法,免除了大小官吏的錢,因為趙籍要依靠他們推行新法,治理國家。但這部分損失總要有人彌補起來,于是趙籍想到了僧人。寺院擁有眾多的田產,是變相的大地主。所以新的免役法取消了原來只交一半的助役錢,僧人和百姓一視同仁,都要交免役錢。
住持道:“那當官的為何不交免役錢?”
蔡卞知道老和尚終于問到關鍵問題。舊的免役法任何人都沒有特權,即使官員也交錢。但趙籍為了減少變法阻力,所以新的免役法官吏不交錢。其實普照寺的住持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就是明知故問,想知道蔡卞找何借口搪塞。
朱五經見蔡卞一時窘迫,連忙說道:“皇上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所以當官的不交免役錢。如果僧人既不想交錢,也不想服役,那就還俗,讀書考取功名。”
住持道:“老僧早已看破紅塵,豈能還俗?”
朱五經笑道:“我看你塵根未斷,否則為何在意區區免役錢?”
武松一手抓住普照寺住持的衣領,喝道:“老和尚,你是要錢,還是要命?”
武俠小說里寺院的住持多是武林高手,但現實世界寺院的住持根本沒有任何武功。武松出手,嚇得普照寺住持渾身發顫。忽然,寺院的武僧拿著棍棒沖進來。住持頓時有了底氣,對武松說道:“如果你敢動老僧,肯定走不出這里。”
蔡卞站起身來,喝道:“莫非普照寺要造反不成?”
武松看著個個兇神惡煞地武僧,笑道:“我武松連景陽岡的老虎都不怕,難道還怕你們這些人?”
住持大驚,問道:“你是武松,景陽岡的打虎英雄武松?”
武松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武松,打虎者武松。”
為了弘揚武松的神勇,趙籍曾讓《開封時報》報道過武松打虎的事跡。住持看過報紙,自然知道武松的威名,于是他喝退武僧,說道:“久仰好漢大名,聞名不如見面。”
別人敬我一尺,我敬別人一丈。武松就是這樣的好漢,他見住持敬仰自己,于是放開了住持。
蔡卞笑道:“住持大師,咱們繼續坐下喝茶聊天。”
普照寺住持揮了揮手,眾武僧退出門外。
蔡卞道:“住持聽說過三武滅佛嗎?”
住持神色黯淡道:“當然聽過。三武滅佛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
蔡卞問:“敢問住持大師,這三個皇帝為何滅佛?”
住持嘆道:“無非是僧俗之間的利益而已。僧人有不服役、不交稅的特權,于是導致了佛門與官府爭財富、爭人力。”
蔡卞道:“當年北周武帝要富國強兵以統一北方,就必然采取‘求兵于僧眾之間,取地于塔廟之下’的措施。當今圣上推行新法,富國強兵,為的是收復幽云十六州,統一天下。如果大師非要一意孤行,破壞新法,天下佛門恐怕將有一場大的浩劫。前車之覆,后車之鑒。還望大師以史為鑒!”
蔡卞說完,帶著武松和朱五經離開了普照寺。兩日之后,以普照寺為首的僧侶到州衙如數上交巨額免役錢。民生銀行和新免役法兩項新法在大名府取得了成功。
距離大名府幾百里之外的東京,蘇軾在資政院拿起最新一期的《開封時報》認真閱讀。頭版刊登了署名蔡卞的文章《大名府:變法一百天》。文章詳細介紹了民生銀行和新免役法在大名府的推廣情況和成功經驗。
蘇軾回京后,安排在資政院工作,官職是副議長,和副宰相的品級相同。他在資政院的工作比較輕松,經常是一杯茶,一張報紙,一坐一整天。
蘇軾拿著報紙找上司兼老友章惇,問道:“《開封時報》的主編鄒浩是新黨還是舊黨,怎么什么文章都敢刊登?”
章惇輕聲道:“蘇老弟,慎言!年輕的時候,我就勸你慎言;怎么到老了,老毛病還沒有改?”
蘇軾比章惇小兩歲,所以章惇叫蘇軾“蘇老弟”。曾經兩人是好友,后來是政敵。如今再次相逢,化敵為友。用魯迅的一句詩形容,就是“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章惇又道:“鄒浩原來是言官,擔任右正言。我擔任左相時,他多次彈劾我。先帝將其削官,羈管新州。當今圣上即位,鄒浩官復原職,彈劾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賊臣。圣上念他剛正不阿,清正廉潔,提拔他做了《開封時報》的主編,掌管輿論宣傳。他原來是舊黨,和我水火不容。但陛下登基后,不分新黨舊黨,屏退門戶之見。陛下反對朋黨之說,所以蘇老弟千萬別再說什么新黨,什么舊黨,都是陛下的臣子。退一步說,蘇老弟你是新黨還是舊黨?你反對過變法,但后來又不贊成全面廢除新法。所以說,人是會變的。鄒浩原來反對變法,說不定現在支持變法。更何況,敢發布如此旗幟鮮明支持變法的文章,肯定是陛下授意。陛下說,不管新法舊法,造福百姓,就是好法。”
蘇軾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