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后,襄陽。
此時,已經進入了七月。所謂七月流火,這個詞很多時候被用來形容酷暑難當。但在最早的時候,其實這個詞表達的是——天氣開始由熱轉涼。
不過,刺史府內的劉表卻沒有感覺到任何一絲涼意,他現在急的正像只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在六月末的時候,密探從江夏傳來了一個讓劉表激動的消息——孫策暴斃!
沒錯,雖然蔡琿那一戰打的并不順利,也可以說是損兵折將,文聘和蔡琿幾乎都是滾了一身血才逃回來的。但是,戰場上一個額外的變數,卻立下了大功。
據說,于神仙為了消滅孫策,跟隨著蔡琿也親臨戰場。
又據說,于神仙被人劈成了兩段,但是在這之前,于神仙用了一種叫做【纏怨】的法術詛咒了孫策。
然后又據說,孫策從此之后就陷入了昏迷之中,一直折騰了四五天,終于暴斃而亡!
孫策死了,席卷江東猛銳蓋世的小霸王,就這樣死在了方士之手。
換言之,整個孫家勢力已經群龍無首人心惶惶。趁這個機會,自己不僅可以收回江夏,說不定更可以直搗江東腹地,將柴桑以東六郡八十一州都收歸到自己手上!
劉表正野心勃勃的策劃著如何吞掉一盤散沙的孫家。但是他高興了還沒有三天,忽然傳來消息......
孫策托孤張昭、周瑜二人,并且已經欽定了其三弟孫翊作為江東集團的繼承人。
而孫翊......
當時的名士對孫翊的評價是“喜怒快意,驍悍果烈,有兄策風”。
說的直白一些,孫策被稱為小霸王,那孫翊就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孫策”。
但這些都不算什么,關鍵是孫翊還有一點連孫策都自愧不如的厲害之處——那就是他對騎兵部隊的統御能力。
江東之地,戰馬稀缺,擅長騎兵作戰的武將更是鳳毛麟角。所謂“南人乘船,北人騎馬”并不是毫無根據的。也許武將們可以做到自己騎術嫻熟,但是他們卻無法如臂使指的指揮一支數量過三千的騎兵部隊。
這不是江東武將技不如人,實在是因為地形限制了騎兵的發展。
但是孫翊,卻是一個一類。
孫翊作戰時,總是帶著騎兵部隊沖在對前面,不管多么復雜艱難的地形,孫翊都能一鼓作氣帶領部隊沖過去,更能如切瓜斬菜般將敵軍步兵沖得七零八落。
正因為孫翊出色的騎兵戰法,再加上他作戰時常帶鐵面護具,所以在江東,孫翊還有一個響亮的稱號——“鐵面騎神”!
小霸王死了,“鐵面騎神”卻統御了江東。而在他接過大權之后,第一個命令就展現出了其“喜怒快意”的一面。
為了替兄報仇,孫翊不顧群臣勸阻,親自率領兩萬江東守軍趕往江夏,與周瑜程普的兩萬人會合,要集合四萬人馬一舉剿滅劉表的荊襄集團。他整個江東如此一來只剩下了五千守軍,簡直稱得上是盡起江東之兵,完全不考慮后果。
曹操會不會從壽春攻來?戰敗之后江東集團要如何自處?
看來這位“鐵面騎神”的目光根本沒放得這么長遠,或者說仇恨已經蒙蔽了他的雙眼,現在他眼前看到的只有一件事——報仇雪恨,掃平荊襄。
其實單純計算兵力,劉表并不怕孫翊。雖然丟了江夏,這場伏擊戰也折損了三千人,但是劉表經營荊州多年,其底蘊之深厚根本不是猛虎下江東,火速平定東吳六郡的孫策可以比得了的。
敗了兩仗,現在劉表可以出動的也足夠六萬戰兵——要知道,這只是“可以出動”,還沒算分散各地的守城兵力。
六萬對四萬,敵軍主帥又是個被仇恨沖昏頭腦的家伙。這一仗怎么看也是對荊州更為有利。
但是,站在劉表的層面,他不得不往更深一層想。
孫翊帶著這樣一支復仇之師而來,雖然要消滅他們把握很大,但是相對的,荊州必然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消滅了孫翊的四萬人,哪怕是荊襄折損了兩萬人......那時候只剩四萬人的荊州也肯定會變成別人覬覦的對象。
遠的不說,就說與他接壤的劉璋和曹操。曹操和袁紹之戰已經進入白熱化,也許他相對安全一些。但是劉璋......雖然這家伙看起來老實,但是劉表自己心里明白。
高祖的后人,都是面帶憨厚,心懷奸詐之輩——這個評論也包括他劉表在內。
所以,如果荊州的防御一旦出現破綻,劉璋一定會前來落井下石。那自己和孫翊鷸蚌相爭,倒教劉璋這漁人得利了。
而且這只是外因。
在內,派系間的爭斗肯定會借著戰爭的趨勢愈演愈烈。就說劉表和黃蔡兩家,其實這六萬人里,三家都各有心腹,誰都想讓政敵死在和敵軍的消耗上,最后自己獲得戰功。當三家都抱有這種心態時,士兵的士氣必然會受到影響,戰端未開,如果大量精力都用在內耗上,這仗就真沒法打了。
看似風光,實際上卻處處掣肘,瞻前顧后。這就是劉表最大的難處,也是整個荊襄集團最大的弊端。
曹操麾下也有派系爭斗,但是曹操本人就是玩弄權術的高手,他本身就是權臣,根本不會露出破綻,讓任何同樣是權臣的人能與他分庭抗禮。
孫策勢力也有派系爭斗,但孫策依靠他和周瑜強大的個人魅力,以及孫堅當年的威望,強行壓制住了派系爭斗的局面,將所有權力都集中到了“小霸王”這面大旗之下。這也就是為什么后來有人說孫權是繼“父兄之余烈”了。
劉表呢?劉家人謀定后動的天性使他習慣了隱忍,他沒有曹操那樣的厚黑手段,也沒有孫策那般的個人魅力,他能依靠的只有荊襄的士族門閥,結果就是......依靠門閥起家,卻被門閥趁機分權,扶植令一門閥對抗,卻同時又被另一門閥分權。
可以說,現在的荊襄,和一千四百年后的大明極為相似,都是將黨爭作為了最重要的目標。
而一個勢力發展到這一步時,就是它腐朽崩裂的開端了。
劉表此時能認清自己的弊端,可是卻無能為力。根據密探的回信,目前孫翊正在趕往廬陵的路上,過了廬陵,下一站就是江夏。然后......下一步估計就是攻江陵,奪襄陽,直取荊州了!
劉表用手敲打著額頭,半晌,終于下定決心對身邊的侍從道:“將蔡瑁、黃射、蒯越都給我傳到書房來,我有要事相商,讓他們一刻不得延誤。”
“是!”身邊侍從飛快了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