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一天比一天虛弱,柳心天天陪在身邊,看著老爺子一日不如一日,就趕緊給徐冀送信兒,讓他回來主持大局,留心純和湯若望及徐家三個孫子在雜學院盯著。
看徐冀回來,徐光啟的臉色有些難看:“你怎么不好好在學院教書,回來干啥?”
“父親,我想好好陪陪您。”徐冀說著眼淚流了出來。
徐光啟斷斷續續地說:“柳心的課有人盯著,你的課別人頂不了,你趕緊回去,不用你陪著,別耽誤了課。”
徐冀沒辦法,就到外屋客廳待著,看情況老父親也就這幾天了,現在就返到學院,他實在不安心。
柳心趁著徐光啟休息,就出來和徐冀商量,趕緊把老人后事該預備的東西都預備下。
徐冀已經訂好了了一口中等壽材,徐光啟一生清廉,家里沒有余錢,只能辦到這個程度。因為是徐家的家事,柳心不好參與意見,就只能幫著想一些細碎的事情。
十月初八這一天,天陰沉沉。
徐光啟昏迷了一陣兒后睜開了眼,看見柳心在身邊,輕輕的說:“讓徐冀回來吧,讓孩子們也都回來吧,我覺得自己快不行了。”
柳心含著淚,到外屋招呼徐冀,然后打發人去通州,給孩子們都叫回來。
看見徐冀這么快就進了屋,徐光啟搖了搖頭后又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你的孝心,回來就回來吧,把我的后事都安排好,咱家也沒有什么家財,就這房子還有那個農莊留給你,我的后事一切從簡吧,不要浪費了。”
又看了看明遠和柳心說:“明遠就像我的親孫子一樣,我一生沒有女兒,柳心你就像是我的女兒,我的后事你也要跟著徐冀一起張羅著。”
柳心哭著跪倒在地,口中喊了一聲:“義父!”就泣不成聲,明遠也在地上磕頭叫了“爺爺”。
在柳心的心里,早就把徐老爺子像父親一樣對待,今天徐老說出這樣的話,她也不猶豫了,雖然沒有任何的儀式,但柳心還是鄭重地認了這個干爹。
聽到柳心喊了自己“義父”,徐光啟的嘴角露出了笑容,指了指徐冀。
徐冀起身要扶起柳心,柳心在地上沖徐冀又磕了個頭說:“大哥,你就認下這個妹子吧!”
徐冀顫抖地叫了聲“妹妹”,扶起柳心。
徐光啟又囑咐了徐冀和柳心要好好地把學院辦好,把孩子教育好,說的有些累了,又陷入昏迷中。
徐冀趕緊著手準備后事,柳心就在徐光啟身邊伺候著,把上次給買的人參又拿出來放在老爺子口中含著,吊著一口元氣。
到了下午,徐家的幾個孫子,陳于階、湯若望、約翰,包括王崇都來了,大家圍在徐老四周,靜靜地等著他醒來。
申時一刻,徐光啟終于醒過來,看著滿屋子的人,讓柳心把自己扶起來,精神似乎好了些。
徐光啟對大家說:“人都來齊了,我跟你們說一下,我已經認了柳心當女兒。我一生就一個兒子,現在又有了女兒,也算兒女雙全了。后事你們兩個一會就開始操辦吧,不穿官服,就穿柳心親手做的衣服,按照普通百姓的禮儀辦置,不要鋪張浪費。”
“把那個箱子遞給我!”徐光啟喘了口氣,顫抖著用手指著角落里的一個破箱子。
徐冀起身拿過來,當著徐光啟的面打開。箱子里只有幾件貼身舊衣、一兩白銀和一個信封。
徐光啟顫抖著從信封里拿出張泛黃的紙箋:“這是我立下的家訓,你們都聽好。”
徐冀帶著幾個兒子,柳心拉著明遠齊齊跪在地上。
“家訓有六句話:知書達理、寬以待人、淡泊明志、人格獨立、經世致用、觸類旁通。我徐家后輩子孫要把知書達理、德才兼備作為一生追求;在個人修養上,要講求淡泊明志,強調人格獨立;在子女教育方面,要提倡經世致用、觸類旁通。你們可記下了。”
“父親(爺爺)我們記下了。”眾人在下面齊聲答道。
“好,你們記住就好,這幾件衣服和一兩銀子就是我的隨葬之物,再把官服放里面,其余的都不要放了。這房子還有那個農莊,是皇上賞給我的,就留給徐家幾個孫子。我這滿屋的書。天文歷法方面的留給陳于階;農學方面的徐冀你自己留著看;其他的給柳心和明遠,咳咳咳……”
柳心給撫了撫前胸,又用湯匙喂了兩口水。
徐驥給捶了捶背說:“父親,您今天精神好了不少,您好好休息還能好起來,不用這么著急說話兒。”
徐光啟搖搖頭:“哎,不要勸我了,這就是回光返照,我心里明白。趁著這回兒還清醒,該說的我都說完,家里發喪記得就用柳心給我做的衣服,不用那官服,我是天主教徒,三天后在教堂再受一番洗禮,約翰和湯若望你們記著。”
“我們記著,你放心!’約翰和湯若望趕緊答應著。
喘了一會,徐光啟要柳心給他穿好衣服。
柳心把這段時間做的帶福字的長袍和新鞋子給徐光啟拿出來,和徐冀兩個人給徐光啟換上衣服。
徐光啟手摸著福字笑了,這時的氣息已經很是微弱,斷斷續續的告訴了徐冀:“把壽材放在外邊吧,我不行了。”
兩刻鐘后,徐光啟停止了呼吸。
徐冀和柳心跪倒在地,喊著“父親、父親”痛哭失聲,明遠和徐家幾個孫子也跪倒一地,喊著“爺爺,爺爺。”
王崇和陳于階上前給徐光啟進行入殮前的招魂、然后招呼柳心上前給徐老沐浴。
柳心用手巾沾著清水輕輕地給老爺子擦擦臉,拿著一把梳子把頭發梳理好,然后拿銅鏡照了照。
進行完沐浴儀式,接下來還是王崇和陳于階給一粒白
米放在徐老口中,把尸體裹布帛衣衾,完成小殮。
最后徐冀和幾個孫子上前是把尸體裝進壽材,按徐光啟的遺愿把幾件衣服和一兩銀子有作為隨葬物,放在壽材里面,完成大殮。
完成大殮后,就趕緊安排報喪。
徐府人少,柳心把秦家在京的人都找來徐府幫忙。
秦小山去通州雜學院報信,讓雜學院放假,三天后來京城為徐山長送葬。
明遠向皇宮報喪,徐家幾個孫子打發人像京里的各府邸報喪。
柳心把治喪所需的孝布,黑紗,供品等準備齊全,然后讓人搭起靈棚,找來喪儀班子奏起哀樂。
柳心和徐冀帶頭披麻戴孝,其他人等按輩分穿上孝服。
徐冀帶領徐府上下包括男仆在棺前磕頭燒紙,迎接吊客。
柳心則是安排家事,迎接女客。
第二天朝廷大小官員陸續過來拜祭,送來各種挽幛,花圈。靈棚內外“身歸太素”、“古道猶存”“英名千古”、“福壽全歸”的青黑色挽幛比比皆是。
辰時,周延儒送來匾額:“功在千秋”。
匾額為秫秸架上裱上一整幅宣紙,四周以豆青色綾子沿邊。加上綾邊約為五六尺長,兩尺半寬,其樣式與裱出來的字畫相同。這匾額算是對徐老很中肯的評價。
之后宗室皇室也派人送來奠禮。
午時皇宮太監傳來圣旨:徐光啟謚號文定,加封太保。太子殿下親自代表皇家來祭奠,給徐老上了三炷香,并送上了四色供品。徐府眾人上前行跪禮,叩謝皇恩。
隨后京城里一些姻親故舊也陸續上門。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回去了,柳心就是每天按照喪儀哭靈上香,安排各種祭奠事情,但只要一想起和徐老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想著自己只叫了一聲義父,還沒有在膝下盡多少孝,老人家就離開了,淚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流,每日里哭得昏天黑地。
徐老沒有按官員喪儀的規格,停靈一月、三月那樣的風光大葬,甚至連停靈七天的規格也沒達到,三天就決定出靈。
雜學院的學生今天一大早就來到徐府等候,依次上前給徐山長上香辭靈,個個奉上各種奠禮,有的孩子用衣袖掩去淚水,有的失聲痛哭,徐光啟雖然沒有教過他們一天課,可他們知道用的教材有些就是徐老編著的,免費教學的雜學院,就是皇上賞給徐老的農莊。
人都是感恩的,孩子們心里有桿秤,他們心里對徐光啟這名譽山長飽含感情。
卯時三刻,隨著出靈的哀樂響起,二十四人抬杠的送葬隊伍開始緩緩出了徐府,柳心在秦宅門口進行了路葬,然后自己在南堂外等候,義父要在這停一程,進行天主教徒最后的儀式。湯若望,約翰還有其他十幾個天主教徒已經在教堂等候。
柳心隨著眾人來到教堂,義父的棺槨放在中間,眾人隨著湯若望的指導開始一項項天主教徒的葬禮儀式。隨著洋人教徒開始唱詩,祈禱、灑圣水等等儀式。
在為亡者祈禱時,柳心的思緒又回到初次遇到義父時,他一身青袍和自己在玉米地里看莊稼時的情景,又浮現在京城徐府,他病重時慈愛地看自己整理書稿,一幕一幕在腦海中劃過,仿佛他還沒有離開,就在自己身邊。
教堂的儀式在降福禮中結束,徐冀和幾個孩子就要扶棺南下,到松江府安葬入土為安。
柳心隨送葬隊伍到城口,就隨著京城眾人跪下送行。
看馬車拉著棺槨漸漸遠去,柳心在心里默默祈禱:“愿義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