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5章 李老爺狂喜

  • 大明奇女子
  • 水晶之心
  • 3111字
  • 2023-05-16 09:39:24

蘇州李家

李老爺在家里已經悶了五天,兒子第三次給知州大人送去了五千兩,可還是沒有回音。

夫人于氏揮揮手讓丫鬟們下去,把午飯端來放在幾案上示意李老爺吃點。

望著結發妻子已現老態的面容,李老爺不禁鼻子一酸。

年輕的時候,自己雖也算是個富戶子弟,但家里不過有兩三個仆人,和妻子成親后倆人一起辛苦經營,終于把父親留下的小酒館發展成為蘇州有點名氣的中檔酒樓,還開了個綢緞鋪子,家里有了資產。

兒子分了家業,唯一的女兒找了個讀書人,雖然拋費了些家產,可女婿當了官做了知縣老爺,自己也是得到了回報。

可是怎么沒想到,自己竟得了一個干女兒,這生意點子多的就像是個財神爺,隨隨便便的幾句話就是千兩萬兩的銀子,這才兩年自家就進了二十幾萬兩,從一般的富商發展成蘇州知名的大戶老爺,蘇州城誰不知李忠李大老爺的大名。

兩個兒子都納了妾,自己也有別人吹風想娶個小的,要不是這次有了麻煩,小妾早娶回家了。

這次的麻煩說白了就是露了富,入了知縣老爺的眼。

原本自己就是一般的富戶,在蘇州有縣里主簿照應著每年孝敬個千把兩銀子,就給自己里里外外打通了。

這兩年錢掙多了,給主簿的錢也漲了,變成三千兩,按理說也差不多了。

可誰讓自己和兒子整天花天酒地的,也不知哪次酒后吐真言讓人知道了自己不但在蘇州有產業,在江南各處都有了鋪面。

知縣大人就上了心,先后幾次借機收禮,已經花了五千兩。

可這幾天就說有匪徒在自己的酒樓出現,不但查封了搜匪而且還暗示知州大人也想過問此事,自己給他送了一萬兩,他才開口說縣里沒問題了,知州大人那里還得打點打點。

兒子已經去了三次每次五千兩,知州還是沒直接點頭解封,自己就在這兒干熬著,銀子大把大把的往外流。

即使這次事了,以后免不了對知縣知州要有孝敬,沒靠山就是不行。

好在有個女婿當知縣,官面上還有個情面,聽說要是別的沒個官方背景的骨頭渣子都得吞進去。

孫子李木周和李木川到屋里給祖父請安,看祖母也在又規規矩矩的也給祖母請了安。

李木周拿起碗用湯匙舀著梗米粥用小嘴吹了吹,往祖父的嘴里送,李木川則是到祖父身后用小拳頭輕輕地給祖父捶背。

李老爺喝了口米粥,心情稍稍平靜些,緩聲問;“你們兩個怎么不出去玩耍。”

“祖父,我們在讀書,現在已經讀到《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好,好孫兒。”

李老爺心中高興也帶著苦澀,自家是商籍,子弟是不能科考的,可憐了兩個懂事的孩子。

李老爺和老妻幼孫敘了一會話,又在榻上瞇了一會兒,就習慣性地到書房看看管家給送來的賬目和書信。

于氏和孫兒也到了廚房安排今晚的飯食,讓老爺能多吃點。

不一會,書房傳來一陣大笑,緊接著李老爺手舉著書信三步并兩步小跑著出來:“哈哈,哈哈,我李家有救了,我李家發達了,哈哈!”

院子里的人都莫名其妙,兩個兒子,于氏還有些小妾丫鬟都直愣愣地瞅著老爺,家里出了事,主子仆從都不好過,唯恐李老爺把火發到自己身上,這干活都小心翼翼的。

今天老爺怎么神經錯亂發了狂,難道真有什么大禍事。

李老爺不知眾人的腦補,招呼于氏和倆兒子進了屋子。

這才舉著書信說:“天大的喜事,你義妹柳心研究出了高產作物還有新式雜學,你妹夫天書借光上報了朝廷,得到皇上的獎賞,你義妹柳心被封為四品恭人,你妹夫天書被封為登州府同知正五品,你妹妹晚春也是五品宜人了。”

“咱們知州才是從五品,那不是比知州的官還大。”

“不錯,比知州官大,而且次輔徐閣老親自在你義妹那呆了半個月,關系親近著那兒。”

“徐閣老是義妹的后臺,這下好了,知州不敢把咱們怎么樣了。”

“何止不能怎么樣,說不定還得巴結咱們,后面有個閣老,可不是他們能惹起的。”

“阿彌陀佛,菩薩保佑,我李家逢兇化吉!”于氏雙手合一,嘴里念念有詞。

“不僅逢兇化吉,而且要有大造化,明天開始擺三天流水席,趕緊發帖子給蘇州的大戶,知州知縣也都送到,就說為大小姐二小姐晉封慶賀,把徐閣老的關系散布出去。”

李老爺也不再管酒樓查封的事,樂呵呵大擺筵席。

一些看笑話的人原來還在幸災樂禍,可一下子就聽說李老爺倆姑娘成為四品五品的誥命夫人,大女婿做了正五品的府知州,而且很快傳出次輔徐閣老和李家關系親厚。

這下做不住了,大家都紛紛送上賀禮。

到了第二天主薄送來五千兩銀子,知縣送了五千兩銀子還有些字畫金玉道賀,李老爺樂呵呵地收下,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

第三天,知州大人終于露面了,像個笑面虎和李老爺打著哈哈,不但佯裝不知退回了這幾天送去的一萬五千兩銀子,還額外送了豐厚的賀禮,并當場讓衙役給酒樓解封,說是一場誤會,別人報錯了案讓李老爺損失了。

李老爺也打著哈哈,連連讓知州大人以后多多關照,總之這場大宴李老爺名利雙收,李家在蘇州城又達到一個新高度。

大宴過后,李老爺當著于氏和幾個兒子媳婦的面在全府宣布,柳心是李家二小姐,家里二小姐的院子好好打掃著,二小姐的產業管家親自安排經營,賬目給李老爺過目。

家里人都知道李老爺認個義女,家里也給安排個院子,但總和親生的是有差別的,可看這架勢二小姐這地位恐怕比這幾個親生的都高了。

李老爺私下和于氏及幾個兒子媳婦孫子也交代著:“你們要記住,咱家以前什么樣,現在什么樣,都是你義妹柳心帶來的,連你大妹夫都是靠她升的官,咱家以后怎樣,甚至幾個孫子也得靠她提攜了,我看木周木川都是讀書的苗子,咱是商籍不能科考,可要是能記名在你兩個妹妹名下,那就能科考了,咱李家就能由“商”轉入“士”,你們眼皮子別那么淺,得看長遠。”

“老爺說得對,我也應該去山東見見二閨女,孩子沒個丈夫,雖是要強也得有人心疼著,我這做娘的去看看。”

“你也一把年紀了,別折騰了,先把年禮準備好送過去,過了年晚坤、木川、木周隨我去山東走一趟。”

李老爺在這兒琢磨給柳心送點啥,秦家崗的柳心也正在打點給李老爺的年禮。

快到年底了,各府都在準備年禮,柳心是今年新晉的四品誥命夫人,要是在京城就應該給宮里貴人請安,也得送些孝敬,可山東這么遠就免了吧,但徐光啟和王洽的年禮得送。

雖然王洽只是王天書的族叔,自己以前也沒打過交道,可既然已經做了四品的誥命,那也就是在一個朝堂了,這親戚關系就得撿起來。

徐光啟不用說了,自己的忘年交吧,前幾天老爺子來信對標點符號非常重視,正在一字一句的矯正自己給他捎去帶標點的那套《四書五經》,還絮絮叨叨地話著一些家常,隨著信還捎來了一袋子番薯讓柳心好好研究,他也會按照柳心的法子打春就試種。

他已經是大明次輔,差不多是日理萬機,還有空關心自己,柳心心理暖乎乎的,當然得送年禮了。

今年給自己道賀那些人,品級低的就不用管了,可知府大人得送份年禮,另外還有戚家軍也不能忘了。

進入臘月,柳心的年禮都送出去了。

親手給徐光啟縫了一身長袍,做了兩雙布鞋,把家里的今年新做的醬菜和玉米面、玉米碴子還有竹筒罐頭裝了半車。

戚家軍離得近,裝了些豆芽、蒜苗等時令鮮菜,此外就是把套種復種的法子和二百斤玉米種子送去,當然也附了玉米種植方法,還承諾到時派人去幫助種植。

其他人就按照一般禮尚往來的規矩辦了。

這幾個月秦家支起的小生意都沒少賺錢。

柳心培育出了辣椒,辣白菜問世了。

夏天山坡上的桃樹結的桃子多,柳心想起了罐頭,家仆砍竹子做了筒,用木塞做了密封,自家的桃子和集鎮上便宜貨都被秦家送來做了罐頭。

因為秦牧在府城,各縣都有派去講農學的,這些小生意的銷路在全府范圍就鋪開了。

特別是罐頭,到了冬天可是大賣了,大戶人家稀罕這稀奇玩意,這一項就進帳一千多兩,族里給家家戶戶每家分了十五兩。

飾品生意每家也掙了十多兩工錢,玉米大多拿出去推廣換糧了,但還是按每斤一百文的高價賣給各州縣官員一些,各家一平均也分得十兩八兩。總計各家都有了三五十兩的進賬。

柳心自然拿到了大頭,趁著送年禮,給全族的下人每家額外發了一兩的月錢,主仆上下都樂呵呵地等著過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城步| 仁布县| 轮台县| 前郭尔| 冕宁县| 旌德县| 米脂县| 永春县| 邵阳县| 甘洛县| 建平县| 旅游| 满洲里市| 韶山市| 竹山县| 永安市| 绥芬河市| 屏山县| 西城区| 东乌珠穆沁旗| 四子王旗| 赣州市| 噶尔县| 布拖县| 化州市| 和田县| 鸡西市| 西平县| 吴桥县| 延川县| 西宁市| 孝感市| 云安县| 道孚县| 麟游县| 东乌珠穆沁旗| 金湖县| 乌拉特中旗| 晋江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