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完成,柳心讓秦剛帶人每天看著地里的長勢,什么時候發芽做好記錄。
到集市買了二百只小雞、二百只小鴨和小鵝,在院子后面用玉米桿和樹枝夾了幾個帳子,把小雞小鴨和小鵝放進去養一段,等過段時間長的大點就放到山上,那里有草有蟲還有溪水,自己不用費心,這事就交給秦大娘.
家務活和做飯就讓秦伯的兒媳婦杏花管著,秦伯的兒子秦小林跟秦剛管著田里的活計,秦伯的六歲孫子秦元寶則給明遠做了書童,跟著柳心讀書習字,沒事就給明遠整理下書箱,研研磨,再就是陪著練武和玩耍了。
秦伯一家開始來的時候還透著疏離,可自從秦元寶讀書識字,秦伯一家可樂壞了,沒想到家里還有這等造化,柳心也告訴他們,等元寶大了,就給消了奴籍,還他自由身。
這可是天大的恩典,只怕秦伯一家一輩子都要感恩戴德了,家里幾個人都鉚勁多干點,對柳心安排的活計打理的井井有條。
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柳心就研究蓋房了。
去年蓋房子太匆忙,沒花多少錢,今年條件好了就得蓋成青磚的,另外還有祠堂也該重修了,現在的祠堂實際就是兩件破土房,里面放些牌位,逢年過節上些貢品,其他的什么都沒有。
蓋新房子柳心打算蓋成二進的院子,雖然自己就娘仨,可還有克魯、柳梅柳元和志德志明金元有時在這,家里還有了秦伯一家,以后迎來送外的人會越來越多,房子小了也住不下。
還沒等柳心找秦坤元,秦坤元就上門了,還以為是要說修祠堂的事。秦坤元卻是說起秦富.
原來除夕那天晚上在祠堂祭祖時,秦富領著家族幾個后輩來了,非要在祠堂上柱香磕幾個頭,兩支祖上本是一脈,這要磕幾個頭也說得過去,這樣祭祖的時候,秦富幾人就參加了。
前段聽到秦家要修祠堂的風聲,秦富就找了秦坤元,說自己也是秦氏子孫,兩家祖上就是一脈,這修祠堂他也要出點力,而且祖宗牌位也不應該放在兩處,說來說去就是要歸宗。
秦富那支人也不少,和目前秦家人相當,要是往年秦坤元定的高興的不得了,誰不愿意家大人多的。可現在柳心又是教書,又是安排活計,又是置了祭田,秦家前程大好。
這要是秦富一支歸了宗,到時柳心怎么對待他們,教不教讀書識字,秦坤元心里也沒底兒,所以秦富剛提出來,他就含含糊糊,也沒說行不行。
這不昨天秦富又來了,說打算購買些青磚修祠堂,秦坤元坐不住了,今天到柳心這,看看柳心是個什么打算。
柳心對于秦富歸不歸宗倒不是太在意,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不論教書識字還是做工,也不可能把村民都拋出去。
去年之所以只安排秦家人也是剛剛開始,試試水,今年她有了經驗也有了經濟基礎自然會照顧其他村民,要是秦富一支歸了宗,秦家崗除了十幾家外姓就都是本家了,而且十幾家外姓也都和本家結了姻親,關系也是很親近的,秦坤元這個族長有威望,秦家崗就是鐵板一塊,不論做什么都會容易很多。
柳心雖然心里這么想,還是問了秦坤元的一些情況,一個問題就是秦富是哪個輩分的,要是歸了宗能不能和秦家合心,能不能對秦坤元這這族長的地位有威脅,請回來個祖宗可不是柳心希望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秦富這支人品行如何,特別是秦富品性如何。
秦坤元一聽心里一驚,暗暗想柳心看問題就是比自己高,一下就說到點子上了,好在秦富是小輩,這要是比自己輩分大,以后還是個大麻煩。
至于秦富為人秦坤元把自己了解的情況一五一十和柳心都說了。
秦富今年五十多歲,家有百畝田地,是柳心之前秦家崗最大的地主。
當年秦家先祖輾轉來到秦家崗定居,秦富的祖父帶著家人投奔而來,因為日子都過得困頓,也沒在一起過日子,大家的關系就有些遠。
后來到了秦富這代,就出了秦富這么個人物,他十四五就離開家走了,多少年也沒回來,家里人以為他早都死了,逢年過節還給他燒點紙錢,哪知十多年后,三十歲的秦富領著老婆孩子回到老家,這時他祖父和父親這輩都沒了,就剩下些兄弟子侄。秦富拿出了大筆銀子買了方圓百畝土地,給幾個兄弟也都置了幾畝地,給侄子拿了聘禮娶了媳婦,秦富這支就興旺起來。
聽說秦富起初在外面吃了很多苦,后來跟著一伙人到了老金窩,整整待了三年死里偷生帶出了金子,這才一路往回走,在回來的路上碰到逃難的姑娘,就娶了當媳婦,一路上走走停停,這樣到家時就有了兒子,回到秦家崗秦富就做起了富家翁,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
因為秦富見過世面,族人都受過他的恩惠,所以秦富在家族的地位無人撼動,做事也是說一不二。
這么多年看來,秦富不但沒做過什么壞事,而且非常仁義,趕上年成不好會借些米面出來,族人也都老實本分。
柳心聽秦坤元這么一說,對秦富歸宗也就更沒什么反對意見,就讓秦坤元和秦富商量族譜,墳地和祠堂等事宜,不過也提議祠堂得大建,把族學放進去。
也說了自己打算買些青磚用作修房子和祠堂用。
秦坤元和秦富很快就拿出了意見,秦富出錢請風水先生,置辦祭品,另外拿出二十畝好田作為祭田,等蓋祠堂時族人都過來大家一起蓋。
柳心讓秦牧在縣城找一伙手藝好的瓦匠,和這伙瓦匠的頭張師傅商量,自己蓋個二進院子,祠堂也蓋成一個大院子,正房三大間,兩邊要有廂房用作族學都用青磚的,外墻也用青磚。
張師傅說青磚太貴,可以地下用石頭上面用青磚。
柳心也不太懂,就讓秦坤元拿主意,最后確定下來祠堂就是石頭和青磚混合,柳家這二進院子用石頭打地基上面用青磚。
柳心點頭同意,只是提出在自己二進院子每一進都要建個浴室和凈房,水能直接沖出去,外面挖個水池蓄積弄糞作肥。
張師傅覺得也不太難,答應回去想想,柳心也沒敢說什么抽水馬桶,害怕讓人覺得太矯情,而且還不一定能做出來,能有現在普通公廁的標準就知足了。
張師傅核算一下費用,如果秦家出人工、木料不用花錢的話,其他的光青磚和大坨就得四百兩,石頭五十兩,瓦工的工費還要六十兩。
柳心先付給張師傅十兩定錢,又拿出五百兩給秦坤元,作為房子的材料費和伙食費,讓張師傅先蓋祠堂,清明前要完工,自己的房子后面慢慢蓋,明天就動手,以后柳心就做起甩手掌柜,有事找秦坤元。
這一年秦坤元都不記得從柳心手里拿出多少錢了,開始還誠惶誠恐,現在都習以為常了,可他知道,柳心對秦家的恩情這輩子也報不完了,現在只能出出力氣,幫柳心干點活,秦家其它人也明白,自發的幫柳心撿柴,種地,清理茅廁,冬天給送去大白菜蘿卜,全族人不論是在發展上還是在銀錢上都是柳心給撐著。
緊趕慢趕在清明前一日祠堂完了工,門臉掛著“秦氏宗祠”的扁額,外面青磚院套,院套內里套進了八九畝地,正對著三大間青磚大房,東西各三大間青磚廂房,青磚底下壓些石頭,不過打磨的都挺好,結結實實的,院落中間一條石子路,兩邊的地也都翻好,聽風水先生安排過些日子種些桂花樹。
秦家本來人就多再加上秦富這支,光成年男子就有三百來人,不到一個時辰就把院子打掃的干干凈凈,把祭祀的用品擺放好,就等著明天請祖宗牌位。
清明這天天剛亮,秦家老少男子就全來到祠堂,就柳心一個女人在場,本來是不準女子在場,可秦坤元和秦富商量,柳心不僅僅是秦家的媳婦還是秦家的先生,今天就以秦家族學先生的名義參加開宗祭祖的大典了。
風水先生在前面念念有詞,然后和秦坤元帶著一干男子到老祠堂捧了祖先牌位回來,放在正房中間堂上。又和秦富領著另一干男子出去,一會又捧著一些牌位回來放在堂上相應位置,然后秦坤元和秦富兩人拿出新族譜放到堂上中央。
這時秦家眾人又到院子中間站好,風水先生高聲喊;“跪,請祖宗!”
眾人一起跪下,院門口就噼噼啪啪響起了一陣鞭炮聲。
響聲完畢,風水先生要高喊;“上香,奉貢品!”
秦坤元和秦富上堂上點了三支香,秦富領著各輩分的老大去廂房端出各色祭品,一共有九樣。
緊接著就是三叩首,秦坤元上去念了一篇風水先生寫得祭祖的文章,然后又是叩首、叩首,最后就是按宗譜續輩分。
在整個過程中,柳心除了跟著在旁邊叩首外,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做,觀禮就行了。
祭祖結束,眾人把柳心家里東西學堂的桌椅搬到了祠堂東西廂房,這就是秦氏族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