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洛陽搞白色恐怖,弄得人心惶惶。俗話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一個站出來的人啊,就是越季校尉。五福,字德輿,史書中記載他是汝南吳房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遂平。五福少有大志,為人剛正不阿,入世后一直跟隨何進生任樂季校尉。可以這么說,何建對他有知遇之恩。五福見董卓殘暴,憤恨不平,在朝服之內批小楷藏短刀,準備伺機刺殺。一日,董卓入朝,五福迎至閣下拔刀直刺董卓,董卓立大兩手扣住呂布。就在董卓人物立刻發難,揪倒五福。您想,一個人突然拿短刀刺殺,什么樣的人能夠躲得過呢?并且第一時間抓住對方的胳膊呢?必然。但是早有準備之人,從這一點來看,董卓也是不容易啊。每天上朝都提心吊膽的,卓當即審問,誰亦教如反吾夫瞪目大喝,汝非吾君,吾非如臣,何反之有汝罪惡盈天,任人愿得而誅之,我不車裂如一謝天下小樣,我還能給你機會,先剮了你再說。武夫至此罵不絕口,后人有時贊之曰,漢末忠臣說五福沖天,豪氣世點吾朝堂殺賊名優在萬古,堪稱大丈夫。這是董卓進京以來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武夫勇氣可嘉。但是能力不行,掰手腕都掰不過董卓這件事情對勞動來說是一個很不好的征兆,意味著朝中大臣們開始拋棄他了。大漢經歷過好幾次太監外戚專權,所以大家都是有心理準備的,只要董卓不出角,大家伙都是可以接受的。皇帝換就換了,和自己關系其實不大,但是董卓屠殺百姓這事兒讓朝廷權貴們很緊張,因為老董這家伙不講武德,沒有底線,他反人類,破壞大漢統治的群眾基礎,誰都不知道他下一步能干出什么事兒。這就意味著董卓有失控的風險,他的統治哲學和儒家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大家分手已經不可避免了。一場消滅董卓的政治風暴已經在醞釀之中了,伍福的刺殺給董卓打了個預防針,自此董卓初入常代。賈士護衛說完了,朝廷內部的暗流涌動,咱們再看看遠在渤海的遠繞有什么新動向。他是身在渤海,身在洛陽,時刻關注著朝廷的動向。眼瞅著老董事越來越不得人心,他攪屎的雙手就躁動起來,連夜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王允。王允這個人是山西祁縣人,出審太原王氏石元紹在渤海聞知董卓弄權,乃差人即秘書來見。王允世代官宦,他是天生的世家貴公子出身很重要的,順風順水的人生造就了他高傲的性格,那么他為什么甘愿屈居董卓之下呢?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但。但是之前在和石常侍的斗爭中失敗去關歸營,有了這次失敗的教訓,他已經學會了隱藏自己的鋒芒啊。袁紹之所以給王云寫信,他倆本質上是有共同點呢,相似的出身,性格也很接近。您可以這么理解啊,袁紹其實就是年輕時候的王允,而王允就是年老的袁紹。這倆人王八對綠豆看對眼了。那么問題又來了,為什么袁紹不給自己的叔叔袁奎寫呢?我就問你,你好意思寫嗎?袁奎現在在家里天天罵袁紹這個孫子呢。再說王允現在是司徒,也更有除掉董卓的能力。袁紹在信中說了四條,第一,為什么要殺董卓?欺天廢主人不忍言,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這老董孫子,第二,為什么?非要你來殺董卓呢?公自其跋扈,如不聽聞其報國效忠之臣哉,你難道不想做報國的忠臣嗎?這是名垂千古的好機會呀,第三,怎么殺董卓?受盡極兵練卒,欲掃行王事,未敢輕弄。公若有人,當趁奸圖職,如有氣使。當即奉命,我有兵,你別怕,你就大膽的干,我給你撐腰。袁紹這封信就是給王允畫了一張大餅,要錢沒有,要兵在練,只有一顆熱騰騰的報國忠心,給王允喊加油,包內有人自殺,朝外有人響應,說明什么呢?天下人對董卓都有怨言,王允嗅到了機會的味道,但是怎么辦呢?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諸葛亮是誰呀?王允到死都不知道,但是并不影響他開會,一日,王允在朝王間舊神俱在,他發出了邀請,今日老夫健將晚間趕去,眾位到舍小酌,健將就是生日的意思,王林晚上要舉辦自己的生日party,在漢代,過生日是貴族的一個特權,到了魏晉民間才開始流傳開來。唐宋以后,大聲。這背后根本的原因是佛教的傳入。佛教文化很重視誕辰,因為生死涅盤,大道輪回,受此影養,民間也跟著重視起來。對于生日這事兒啊,道家的看法就不同,因為道不延壽,道家是要修行長生的,所以要回避年齡,于是對生日也諱莫如神。而儒家主張孝,所以生日也叫母難日,所以生日的重點不是慶賀,而是感恩。所以儒家說的生日和你過的生日其實并不是一回事兒。這是小寶的個人理解,未必準確。您權且一聽司徒大人的生日宴會,那是一定要去的,可是到底送沒送禮物,咱們就不知道了,反正三國演義沒寫,估計大概應該不能空手去吧。喝著喝著,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眾官問曰,自徒貴蛋,何故發杯呀?是我們送的禮物不夠好,還是說您嫌不喜歡呢?當即,王允說出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今日非我健將,對不起,我說謊了,今天不是我的生日,沒事兒沒事兒,我們都知道,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沒錢了就辦喜酒收份子嗎?賺錢不寒磣。當然了,王云怎么可能辦騙禮物這事呢?他的目的就是要騙大家的命,欲與眾位一聚弘董卓間一故托言耳。東卓欺主弄權,社稷單夕難保,想高皇誅秦滅除,焉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于董卓之手,此我所以哭也。王允說完,眾觀皆哭,氣憤到了,你不想哭也得哭,不哭就是你對大漢不忠,但偏偏有人不配合,鼓掌大笑,哭有什么用啊?滿朝功勛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侯?這位是誰呢?王允視之為驍繼校尉,曹操也。被曹操這么一說,王允有點下不來臺,試著曹操的鼻子罵,汝祖宗一時汗路,今不思報國而反笑也。曹操無以一笑,吾非笑,別日笑眾位無疑。既殺董卓兒,曹賊不才,愿即端董卓頭玄之東門,以謝天下。曹操的話翻譯過來就是,在座的都是垃圾,當今天下之英雄,只有我曹操一人耳。這可把王允激動壞了,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小曹,小曹,曹曹,來來來,到我的臥室來。王允敝席問曰,孟德有何高見?那么曹操打算如何刺殺董卓?他能不能成功?他背后到底有何深意呢?咱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