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氏進山里游玩,路途中遇見巨人的腳印,試著將自己的腳踩上去比量了一下,結果就因此懷孕,生下了伏羲。
黃帝之母少典,晚上看星星的時候,發現一縷電光環繞著北斗星而過,懷孕兩年后生下了姬軒轅。
上古時候的人,多少是有點特殊能力的。
...
這天,天氣還是一如既往的炎熱。
西伯侯夫人太姒試圖安慰悶悶不樂的丈夫,但姬昌始終憂心于嚴重的旱情,就連飯食都不顧得吃了。
太姒苦勸多次無果后,氣悶地躺回床榻。
她迷迷糊糊地陷入了沉睡。
睡夢中,太姒似乎看見了一尾躺在河床上的魚兒,它通體墨黑,在干裂的地面上時不時蹦跶幾下。
太姒舉目四顧,河流周邊的莊稼因為缺水,大都干癟得失了模樣,愁苦的農人枯坐在井田邊,眼神中盡是黯淡。
太姒對此既憐且慟。
她走到魚兒旁邊,手捧墨鯉,哀聲低吟著故鄉莘地的歌謠。
歌聲凄婉,訴盡了久旱帶來的苦痛。
墨鯉隨音律擺動著尾巴,一曲唱畢,墨鯉有些悵然若失。
它感受到了歌謠中蘊含的情感。
太姒哽咽著向魚兒訴說著她身邊發生的故事,像是對著一個樹洞傾訴秘密一樣,將她長久以來的委屈與愁緒訴說給墨鯉聽。
墨鯉雖然聽不太懂,但也大受震撼。
至少,落在鱗片上的眼淚還是挺酸澀的。
于是,墨鯉用鰭拍了拍太姒的手心,安慰她道。
“不用過于傷心,西岐是個好地方,跟著周國混,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太姒愣愣地停下了垂淚。
她半張著櫻唇,怔怔許久后,才訝然道:“魚會說話!”
話音既落,猛然間,太姒從睡夢中驚醒,這才發覺剛才的經歷只不過是黃粱一夢。
太姒換好裳服,想要將這個奇怪的夢說給丈夫聽,可還沒走出寢居,就聽到姬昌爽朗的大笑聲。
這些天來,太姒幾乎沒怎么見姬昌展露過笑顏。
這讓太姒的心情也跟著放松了許多。
“昌,是什么使你這樣高興呢?”
姬昌笑著握起太姒的手,牽著她走到窗前。
“細君,你看外面。”
只見外面已是黑云蔽日,攢簇的烏云象征著一場暴雨的到來。
“這是...要下雨了?!旱災要結束了?”
太姒發出驚喜的叫聲。
“然!旱災要結束了!昊天實佑我西岐!哈哈哈!”
姬昌忍不住又是一陣大笑。
說話間,雷聲響徹,雨水如瓢潑一般傾落了到了人間。
莊稼饑渴地保飲甘霖,很快煥發了生機。
溪水猛漲,撫平了大地上的裂痕,墨鯉順著流淌起來的溪流游回了江河。
太姒倚靠在姬昌懷中,注視著這番奇美無比的雨景,出神良久后,她終于想起了剛才的那個夢。
太姒將夢訴予了姬昌。
“一條魚兒...”
姬昌想到了他在渭水之畔的奇遇,連忙向太姒追問。
“是不是一條身上書有文字的墨色鯉魚?”
“好像是鯉魚來著。但有沒有字...我記不清了...”
太姒對夢境的記憶有些模糊了,她不確定地說道。
“不過魚兒好像說了句...”
“它說什么了?”
“...周國當興...之類的罷...”
姬昌愈發提起了興趣,他親自用大龜的龜殼來占卜,龜殼上昭示著吉夢的卦象。
“果然,果然。”
姬昌連連感嘆,“此為祥瑞,周國能免遭禍患,大概也是受到了它的恩惠吧!”
于是,姬昌下令,以后每年郊禮祭祀鬼神的時候,都要帶上一尾墨色的鯉魚,一并受祀。
...
【魚也會做夢?】
【你從睡夢中醒來,如此想道。】
【然而事實確是如此,魚兒非但能做夢,甚至還能未經允許,闖入一名有夫之婦的夢境當中。】
【你久違地感受到了交流的樂趣。】
【獲得天命。】
【壽命+50】
【習得神通:通感】
墨鯉剛睡醒,暴曬多日的疲憊感還未從身上遠去,就被一大串迎面而來的文字撞得暈頭轉向。
等它看完了這一大通文字,卻又陷入了另一個疑惑當中。
做夢也能獲得天命?
墨鯉有些搞不懂了。
要是有這種好事,它寧愿天天躺平睡大覺。
墨鯉眼中盡是迷茫,左思右想,也沒能摸清頭緒,七個呼吸之后,墨鯉已然將這件麻煩的問題置之腦后。
它嘬了一口家門前的水草,填填肚子,隨后愉悅地順著水流暢快遨游。
久違的回到江河之中,任浪花溫柔地拂過每一枚鱗片,那種舒適繾綣的手法,令墨鯉有種游子歸家的放松感。
它在河水中忘情游了許久后,意外尋找到一處水草豐美的所在,品嘗罷它們的可口程度,墨鯉打算將自己的第二座水府修蓋在此處。
周圍的魚蝦蟹螺不少,正好,水府還缺一些看家的仆役。
于是墨鯉湊近了魚群,嘗試使用新獲得的神通——【通感】。
“你是誰?我們從來沒見過你。”
幾條鯽魚圍著墨鯉轉了幾圈后,吐出幾個泡泡。
藉著【通感】這一神通的玄妙手段,墨鯉竟將鯽魚們的心思理解了個透徹。
墨鯉同樣也吐出泡泡,將心中的想法傳達給鯽魚們。
“喔,原來是外地魚,到這兒討飯來了,還想讓我們幫忙?才不咧!”
鯽魚們嬉笑成一團,不再理會墨鯉,吵吵鬧鬧著遠去了。
墨鯉有些目瞪口呆。
搞什么?說好的“魚軀一震,納頭便拜”呢?
事情的發展與它設想的怎么完全不一樣?
還有,怎么連魚兒都有地域歧視?
這簡直沒天理了!
墨鯉氣呼呼地咒罵那幾條該死的鯽魚,并祝愿它們早日成為漁人的盤中美餐。
隨后,墨鯉又找到一條優哉游哉啃著嫩葉的大草魚。
它跟在草魚身邊,施以威逼、利誘,擺出“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的道理,苦口婆心地勸了草魚許久。
但這憨貨就像是充耳不聞一樣,只自顧自地咀嚼水草,全然聽不到墨鯉的絮叨。
墨鯉無奈了。
它只能親力親為,將水草編制成巢穴,又從各處找來幾枚倒霉的大河蚌,將它們安置在水府的周圍。
“很好,以后你們就是水府的廚娘、侍女、小廝還有看家護衛...”
墨鯉一枚枚指點著吩咐下去。
河蚌們將貝殼打開又合上,以示抗議。
它們還想逃跑,但沒多時又被墨鯉捉了回來,幾經折騰,終于無可奈何地接受了悲慘的命運。
——————
文王獲鯉于渭水,不忍傷其性命,放歸江河。積年后,岐下大旱,太姒夢墨鯉浮水而過,覺而驚,以告文王。文王卜之,以為吉。未幾,旱災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