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單合一:學得會的海爾管理法
- 劉春華
- 945字
- 2023-05-16 18:21:22
第六節
海爾新叢林法則:涌現新物種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爾關閉了工業園參觀研學通道近一年的時間。
2021年上半年,我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全國各地高校總裁班組織的創業班上授課時了解到,國內的創業者對海爾人單合一的模式非常感興趣,很多企業家還自發去海爾集團現場參觀。這讓很多企業管理者嘆息:一年不去海爾,就覺得管理思想趕不上新潮流了。去過海爾參觀的人都有共同的感覺:海爾總是能給人管理創新上的驚喜,你隔半年來一次,參觀的內容和路線都是不一樣的。
海爾管理的叢林法則就是:變者生存。當然,現在海爾的新叢林法則的含義更加豐富。
海爾實施人單合一管理模式下的黑海戰略,是要打造生態的黑海體系,形成熱帶雨林,而不是一座有圍墻的花園。
企業管理也應該遵循叢林法則,這就是海爾實施黑海戰略、創新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的初衷。
我們熟知的叢林法則是物競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綺對叢林法則的解讀是:“除了物競天擇,強者生存之外,至少還有一條:同類競爭,異類共生。”所以,在商場上要和異業聯盟,形成新生態。
我認為,季綺對叢林法則的解讀還可以繼續延展,可以加上“樹大招風,草微守拙”,企業要生存,就必須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大樹有大樹偉岸的活法,而小草有小草守拙的策略。
海爾人單合一的新叢林法則之一是把企業做小,員工做大,用戶做大,就是小草守拙的做法:鏈群小微組織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敏捷前臺能夠快速和用戶交互,并在中后臺產生大數據,小微群協同共享,聯合共生。
海爾人單合一的新叢林法則之二是拆掉供應鏈的圍墻,讓異業的生態伙伴進來,大家一起為生態優化努力。具體的表現就是員工對外開放,外部創業小微可以搶入海爾生態的鏈群。
海爾人單合一的新叢林法則之三是黑海生態體系的新物種涌現,例如青竺、海爾細胞國際庫、盈康生殖、疫苗網等新物種。
海爾的新叢林法則恰恰是生態品牌滿足的三大標準:開放多元,動態優化;協同共享,聯合共創;增值分享,共贏共生。
世界銀行前知識管理總監、管理學家史蒂夫·丹寧認為:20世紀,公司是機器,以福特為代表;21世紀,公司是花園,以硅谷創業企業為代表,而未來,公司是熱帶雨林,海爾正在探索。世界商業生態理論之父詹姆斯·穆爾認為,海爾探索的生態熱帶雨林就是管理模式創新的方向,對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