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完了,我與文伯算錯了!
- 三國:樂善好施荀令君
- 典二楞子
- 2152字
- 2023-05-10 22:17:24
“我的兵馬屯于許縣,曹公人在洛陽,一樣可以高枕無憂,而曹公若是在外,倒是安全,卻沒了名揚天下的機會。”
“各地諸侯豪雄以兵馬進駐洛陽境內,定然會禍亂朝政,曹公唯有只身入局,才可得名,此名,日后必有大用!”
荀瀟收起了方才玩笑的態度,表情認真起來。
“如此名聲,你為何不要?”
曹操瞇著眼看向他,兩人不知覺之間已經走近了許多。
“我怕死。”
荀瀟坦然一笑。
“更何況,我沒有資格。”
這不是玩笑話,整個荀氏沒人有資格。
荀瀟在早年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黨錮對各家士族、名流、黨人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荀氏最多只能辦學而不可得權,現在連他那位慈明無雙的養父,也要躲在山林之內,遠離家鄉安心作著。
后來他就明白,走仕途一定沒機會。
甚至只能做個謀臣,跟隨家族的計劃,日后分派出去跟隨各地諸侯,以保證無論誰能得勢,家族都不會滅絕。
在得到系統后,荀瀟就有了確切的計劃。
他可以做,資助的元老,做幕后推手的人,也就是一直暢享的“三皇吾弟”般的人物。
資助,可以變成雞蛋放在很多籃子里,同時每一筆花出去的錢只要有作用,都可以獲得不可預想的獎勵。
荀瀟賺來的財富,如果拿去丟棄是沒用的,系統不會發放獎勵,他已經試過了。
必須要【花費】出去,賑災放糧一類的事情,更容易獲得【魅力】與【內政】的額外獎勵。
其余的用途也如此。
資助他人起兵,也等同于提升魅力。
魅力足夠高的時候,天然的就會讓別人產生好感,而且會讓已經跟隨的文武,更加忠誠。
所以,荀瀟早已不需要走士族之路,按照自己的節奏走,最終定然可以成為隱藏于幕后的真正掌權者。
在亂世降臨之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所以荀瀟哪怕有資格他也不會去洛陽,在這里屯兵,才是真正拿住洛陽那群人的命脈。
“不錯,你的確沒有資格,哪怕去了洛陽也無計可施。”
曹操深深點頭,此時荀瀟說出來的這番話,算是給他規劃了接下來的方略。
進駐洛陽,靜待時機。
不可因心寒而錯失揚名之機,畢竟日后要大肆募兵,還需要名望。
他曹操,是有這個資格獲取此等名望的,但相較于袁紹等人要難很多。
唯一的機會就是,等待袁紹失敗。
“文伯,我最后一個問題。”
曹操快速轉過身來,瞇著眼嚴肅凜然的盯著他,沉聲道:“你,為何選擇助我?”
“我本就是在許縣等,誰來我便助誰,更何況曹公是親自來。”
荀瀟的稱謂,早已經變成了曹公,這代表了尊重。
他肯親自來,這就說明了曹操對自己足夠重視。
“就這么簡單?”
曹操眉頭一皺,很顯然這個答案他并不喜歡。
“嗯……”荀瀟思索片刻,道:“還因為,曹公胸中有大義,愿為大漢黎民蒼生奉獻,只身如虎穴,乃是無雙國士也。”
“哈哈!”
曹操當即干笑了兩聲,表情都沒多少變化,立刻道:“這我知道,說點真實的緣由。”
荀瀟收起笑容,再次拱手,鄭重道:“因為我兄長、侄兒,以及荀氏的諸多長者,都會選擇袁紹。”
“我偏偏不想選袁紹,在我看來,使君才能心胸,比袁紹高出十倍。”
“就是要這句話,我回洛陽囹圄,文伯在許縣保我。”曹操深吸一口氣,當即轉身而走,在出屋舍大門前回頭和荀瀟再對視了一眼。
瀟灑的笑道:“若此事可成,君不負我,日后所得成就,我曹孟德有一半,文伯必有一半!”
“言重了。”
這種話,荀瀟一般不會太放在心上。
現在許未來,都是信口可說的,說出來沒什么壓力。
你現在問他分千金來,估計就是要不到的。
畢竟他可能真的有一千金。
曹操轉身離去。
這個時候的他,還有征西曹的熱血和瀟灑,浪漫主義加身的曹操,喜歡行走在刀尖的感覺。
在曹操帶著騎兵離開許縣,郭嘉、戲志才兩人進來問了情況。
荀瀟一一告知,并且明言日后或許要長期資助曹操,兩人都未曾有什么疑惑。
唯一覺得不對勁的,便是整個荀氏應該更傾向于袁紹或者袁術。
這樣做的話,和荀氏難道真的不會起沖突嗎?
“袁紹已有數名海內名士在后,錦上添花收益不大,地位未必會高。”
“雪中送炭者,方可得重利,更加會為人所銘記,乃至于日后才能超然于眾人之上。”
荀瀟清楚,就憑曹操進洛陽,自己在外駐軍為他保駕護航,這等恩情以后甚至可以凌駕于鮑信等人之上。
那就是起兵之初的元老。
這比在袁氏好多了。
在衙署院落內,荀瀟的這番話讓郭、戲兩人都陷入了沉默。
因為他們也覺得對,無法反駁。
下午。
黃琬的人也到了。
不過他沒有派親信來,只是數名傳令兵,以州牧調令,讓荀瀟去見他。
荀瀟不見,稱病在家,暫且將這幾個傳令兵安置在了軍營之中。
打算先拖延幾日再說,最近這段時日,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局勢隨時都會瞬息萬變。
在洛陽周圍駐軍的諸侯、將軍等豪杰太多了,誰也不知明日會發生什么。
……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剛剛回到洛陽的曹操,就聽聞何進與袁紹又做出了一件讓他產生“豎子不足與謀”的決斷。
他們密召并州牧董卓入洛陽。
而他現在已經帶兵在路上了。
這件事,還是不與曹操商議。
現在的情況是,何進已經派遣部將王匡、鮑信等回鄉募兵,兩人皆是英杰,振臂一呼可得勇士不少。
各方兵馬到來兵諫言已經讓何太后怕了,她害怕真的引起宮中巨變,外戚內宦刀戈相見,血染皇宮。
于是放黃門、常侍等回家。
由此,施壓的目的已經達到,且何進認為大勢應當已成。
想殺幾名罪名昭著的,以震懾內宦。
但那些常侍知道太后也保不住了,紛紛帶著無數錢財來求情,想要讓何進放他們回家。
一切,仿佛都倒向了何進一方,朝堂大權看來也是唾手可得。
曹操聽聞了家臣稟報,一時間心中揪緊不已,難以輕松下來。
“繆矣,我與文伯,所料皆誤,此時局勢在握,居然順理成章的拿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