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收下兩人的房子
- 四合院:放棄軋鋼廠的我去收廢品
- 美食家真尋
- 2143字
- 2023-06-22 09:45:25
什么?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打在每個人的頭上,眾人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易中海,想看看他到底是在發(fā)什么瘋。
而易中海現(xiàn)在的臉色比吃了屎還難看,眼神飄忽不定,馬上就要哭出來了。
與此同時,聶磊開口道:“哎呀老易,你這是太客氣了吧。”
“既然你如此慷慨大方,那我也就不好推脫了,你那房契應(yīng)該就在屋里吧,我?guī)湍隳脕怼!?
說著,聶磊便一路小跑到了易中海屋里。
而易中海剛剛想趕過去阻攔,就被眾人給圍住了。
啪!
迎面而來的是張翠花,她雙眼冒著血絲,兩只手像是不知道休息般照著易中海的臉色狂呼。
“易中海,你個老淫賊,明明是你趁我睡著輕薄我,還有臉顛倒是非,我打死你。”
同時,一旁的聾老太太也拄著拐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往易中海腿上敲。
“你個臭小子今天發(fā)什么瘋,明明都已經(jīng)計劃好了,你居然給我在關(guān)鍵時刻掉鏈子!”
計劃?
聞言,眾人的目光集中在了聾老太太身上。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的聾老太太當(dāng)即閉上了嘴,強裝鎮(zhèn)定道:“你們都看著我干嘛?”
許大茂挑著眉梢問道:“老太太,你剛才說的計劃是什么意思啊?”
“我……這……”聾老太太一時語塞,急得汗都流出來了。
要是被他們知道自己的計劃的話,到時候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在大院里德高望重的形象也會蕩然無存。
就在此時,聶磊已經(jīng)找到了易中海的房契,走出來笑著說道:
“聾老太太的意思是,她要和易中海一起把房子贈予我。”
聾老太太說道:“對,我也要把自己的房子贈予給聶磊,劉科長你可一定要為我們作證啊。”
劉闖揣著下巴,他現(xiàn)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今天這易中海和聾老太太是在搞什么鬼,居然連房子都不要了?
“喂,聾老太太,你沒發(fā)燒吧?”
“你要是把房子給了聶磊,以后你住哪兒?”
聾老太太滿眼淚花的說道:“反正我這老太婆也活不了幾年了,死前還不如做件好事。”
“而且我跟易中海已經(jīng)在外面租好了房子,不愁沒地住。”
既然聾老太太都這么說了,那自己也不好再多問。
不久后,聶磊直接把二人綁在板車上,一路推倒了紅星軋鋼廠。
雖然他倆極不情愿,但聶磊直接按住他們的手指在房契上畫押。
一旁的工作人員也沒有阻止,只是心里納悶易中海跟聾老太太怎么會干出這種事。
一切手續(xù)齊全之后,聶磊笑了笑,叫你們合伙算計我,這下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回到四合院,秦淮茹和賈張氏還在為棒梗的事情發(fā)愁。
本想著敲詐聶磊一筆,沒想到最后自己不僅啥也沒得到,就連名譽都?xì)У靡凰苛恕?
無奈之下,她倆只好來到了法庭,親眼看著棒棒被判刑。
這個年代一個人月薪也就三十多,棒梗一下偷了七十多塊錢,已經(jīng)是數(shù)額較大了。
再加上他之前也有過多次作案的行跡,所以法官一審判決棒梗有期徒刑三年。
至于罰款,還得繼續(xù)交。
翌日,聶磊跟往常一樣上班,上午收了一些破爛,下午就按照約定來到了之前那個大嫂住的院子里。
“收破爛啦,收廢銅廢鐵破解版,舊書本舊報紙啦~”
聶磊騎著三輪車,扯著嗓子大喊道。
要問他為什么來這里,當(dāng)然是有寶貝要收啊。
很快,之前的那位大嬸就彈出了腦袋,懷里還抱著一件大衣,小跑著來到了他跟前。
由于之前聶磊經(jīng)常在這附近走街串巷,所以現(xiàn)在也沒多少人家里還存有破爛,自然也就沒人出來了。
那大嬸見周圍沒人,便小心翼翼的將衣服放在三輪車上。
隨著大衣被解開,里面露出了一像是青花瓷的筆筒。
“小伙子,我這段時間運氣不好,手上沒有什么寶物,只有這一件看起來感覺還行的。”
她之前好不容易回了一趟老家打算避避難,結(jié)果在一個鄰居家里發(fā)現(xiàn)了這個筆筒。
她那鄰居祖上是個畫家,一直傳到他這一代。
不過現(xiàn)在光看畫畫根本無法養(yǎng)活自己,沒有辦法這才忍痛割愛,出售給了大嬸。
聶磊拿起這個筆筒,表面干干凈凈沒有一絲灰塵。
但這個筆筒跟平常的那種圓柱形筆筒有些不一樣,它是撇口束腰的形狀。
也就是口部往外撇,腰部比較偏大,像是個球形。
“叮!檢測到明代崇禎年紀(jì)青花釉里紅筆筒一件,是否修復(fù)?”
“修復(fù)至十成新需要200點積分。”
看到詳細(xì)信息,聶磊心中一喜。
他沒想到大嬸居然這么猛,還說自己運氣不好呢,結(jié)果連崇禎年間的寶物都給我整來了。
“怎么樣小伙子,看出什么眉目了嗎?”大嬸見聶磊如此高興,心想這下可以大賺一筆了。
聶磊點了點頭回道:“大嬸,這玩意還真有些年頭。”
聽到這話,大嬸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那這個筆筒你能出多少錢?”
大嬸最關(guān)心的還是價格,她好不容易找來一件古物,自然要多賺點,以后有段時間可以多吃點肉了。
聶磊把筆筒轉(zhuǎn)了幾下,心里思索到底該給多少合適。
這個筆筒除了胎底略有磨損外,其他地方都完好無損,整體價值還是很高的。
如果是去文物商店的話,估計值自己一個月工資還不止了。
見到聶磊不說話,大嬸以為他有些不滿意,便開口道:
“小伙子,俺兩也都認(rèn)識這么久了,我不跟你多要價,但你可不能讓我白跑這一趟啊。”
聞言,聶磊點了點頭道:“那行。”
“這個筆筒我目測是康熙時期的古董,到現(xiàn)在也快三百年了。”
“而且最近兩年這日子也不好過,我不能讓你就這么白跑一趟。”
“這樣吧,這個筆筒我給你5塊4毛2,絕對不坑你一分錢,你看怎么樣?”
聶磊這個價也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才說出來的,畢竟大嬸她本事也不懂古玩,要是萬一給的多了,以后指不定還會獅子大開口呢。
5塊4毛2?
大嬸聽后眼睛都快直了。
自己去老家避難也就順便收了件筆筒,回來轉(zhuǎn)手就能賣5塊多。
除去路費跟收來的價格,自己這一趟凈賺3塊多!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如果自己運氣好多收幾個的話,那還不得發(f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