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為進入洪武15年這個歷史節點做準備
- 大明:我給朱棣講蒙古西征
- 黑鐵鋼鐸
- 2043字
- 2023-05-10 22:33:52
北平燕王府,朱棣安排了一桌吃食,宴請張之慶,張之慶看著一旁搖的撥浪鼓肉墩肉墩的朱高熾,甚是可愛的。
不由的感嘆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仁宗,現在還是個三歲的孩童。
永樂大帝朱棣,還沒將自己的野心顯現出來,洪武14年,這是最好的一年啊,馬皇后還在,太孫朱雄英還在,老朱還沒那么愛殺人。
今年過完年,就馬上進入洪武15年這個重要節點了。
張之慶在考慮要不要準備點什么,之前他穿越的時候212吉普上有一個醫藥箱,一直在青山鎮放著。
里面很多現代藥品,比如說治感冒的蓮花清瘟,布洛芬,抗生素跌打酒,37傷藥片,安乃近,速效救心丸,消炎藥,云南白藥等一些藥物,甚至還有一次性手術包,主要是護林員這個職業,長期在山林里不與外界接觸,所以很多東西都是一次性備足的,而張之慶穿越前就是下山采購去了。
在青山鎮,有張之慶的農作物秘密實驗田,那就是張之慶從縣里采購的一些現代農作物,很多農作物都帶有種子,所以進行試驗種植,一旦適合了大規模種植,那么就可以立刻推廣,到時候對外宣稱就是從,西域,南亞次大陸,中亞,地中海地區,歐洲,商隊傳回大明的,反正沒人知道,不信也得信。
畢竟很多現代農作物,都是明末清初時期傳入的,或者清末時期,甚至六七十年代,是這個時代沒有的。
“王爺,最近陛下的身體可好?”。
張之慶專門找話引子,畢竟他還懂歷史的,老朱活了70歲,現在正是生龍活虎的時期,說這話主要是為了套出馬皇后和太孫的身體狀況。
“喲,你倒是挺掛念我家老爺子的”。
“那當然,我們這些當臣子的,對陛下的關心還是理所應當”。
“放心吧,我爹身體好著呢,去年還給我生倆弟弟呢”。
去年就是洪武13年,朱棣所說的倆弟弟,應該就是庶二十子朱松和庶二十一子朱模。
“哦,那陛下的身體的確是生龍活虎啊,皇家子嗣血脈枝繁葉茂,可喜可賀?。 薄?
張之慶邊說邊向南京的方向拱手。
張之慶話鋒一轉的問道,“那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身體近來可好?”。
“我娘還是老毛病了,心口疼,對于我大哥,好像是得了背癰,看太醫好幾次了,都治不好,不過聽太醫說應該是小毛病不足為慮”。
背癰這種病在古代絕對是惡疾了,即使御醫給力、朱允炆照顧備至,讓他十幾天后大致愈可,后續要養復元氣,長出新肉,讓被感染損害的血脈臟腑恢復回來,甚至還要熬死體內殘留的細菌——要知道那時候沒有抗生素,他得靠自己的免疫系統硬干,恐怕不是一年半載能解決的。
就像老朱那種身體,三十年如一日,連續不斷的上朝,然后每天處理200多件奏疏,還不生病的,恐怕老朱家幾百年都出不了這么一個怪胎,大概這就是前半生農民的體質吧。
至于馬皇后的病張之慶推斷應該是屬于心絞痛之類的,正好他藥箱里有速效救心丸,要知道這個時代,人們對現代藥物的抗藥性基本為零,所以現代藥物對于古人來說那是猛藥了,如果給朱標吃抗生素,基本上有半片就夠了。
(說一下,作者之前查資料,發現馬皇后的病因無從查證,看到好多寫歷史文的大佬都寫她是得心臟病的,所以咱也跟風寫心臟病)
至于朱雄英的病,張之慶印象挺深的,好像是天花,這個基本上他也可以治。
(再說一下朱雄英這個病,有人說是天花,有人說是豆疾,這種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體內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脫氧酶引起的,這種病放現在都不好治,所以只能按照其他說法了,作者想把這仨人都寫活,讓老朱不那么嗜殺)
南京紫禁城,坤寧宮。
“重八啊,這就是這就是河套牌的石炭爐?”。
“對,老四今兒早上給咱送來的,咱都聽說了,這河套牌的石炭爐,北方的百姓稍微有點條件都能買得起,即便買不起的,還能從他們商隊那里打聽如何自己,搭建一種叫什么爐來著,哦,對壁爐還有火炕”。
“這張小子,有心了,對百姓的事情是真上心,咱們大明有這樣的臣子,是咱大明的福氣啊”。
“哈哈哈,那小子在北方都被傳的神乎其神了,說什么是爐王爺下凡什么的,百姓高興咱就高興,以后咱一定重賞他”。
鑄鐵爐旁,馬皇后和老朱,看著幾個太監擺弄著,高興的聊著天。
老朱的高興不是沒來由的,自從煤炭的脫硫方法被推廣到全大明之后,北方各地開始效仿,民間自發組織的采煤團隊,在大明北方地區隨處可見的煤礦開始開采。
一時間大明的燃料價格被打了下來,幾乎只需幾十文錢就能買一石,比木炭的價格不知便宜了多少倍。
火炕和壁爐的方法推廣了之后,即便百姓家里買不起鑄鐵爐,但也可以用就地取材隨處可見的材料,制作出來,買不起鐵皮爐桶,就拿竹子掏空,用來排煙。
另外張之慶還之前推廣了,用煤渣和粘土做煤球的方法,廣受貧困地區的百姓推崇。
在燕王府的張之慶,跟朱棣吃了頓飯之后,就馬不停蹄的回河套,畢竟燕王府這個地方,不是他應該待的地方。
這年頭外臣和藩王聚集是大忌,即便沒什么事兒,也容易被小人抓住把柄,然后上疏彈劾。
張之慶帶著運輸糧食的隊伍,剛出張家口,進入察哈爾右翼前旗,就遇見了青山鎮派來的人。
“東家!花生的畝產翻倍了!”。
“臥槽!!”。
聽到這個消息,張之慶差點激動的跳了起來,穿越前采購的時候,從調料市場買了幾斤生花生豆,準備回去炒一下打打牙祭。
結果碰上穿越了,那時張之慶一想,這個時代還沒有花生,所以便讓人種上了。
不過一只產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