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八方風起
- 仙武大唐:原來我是隱太子
- 迪俄尼索斯
- 2120字
- 2023-05-04 06:00:00
從奉天殿內出來后,梁正啟并未帶著其余重臣各回各家,反而是直奔平日里內閣處理政務的上書房。
而被梁正啟留下來的其余人也都是老狐貍,相互對視一眼后就清楚今晚的好戲并未落幕,于是毫無怨言地跟著梁正啟來到了上書房。
待到眾人坐好,屁股還沒捂熱呢,已經坐了一會兒的梁正啟猛然睜開雙目,直盯內閣次輔顧自審:“顧次輔,江南織造局的折子大家雖然沒看到,但是一年之內改稻為桑,會出多大的亂子,你堂堂內閣次輔,會看不出來?”
被梁正啟點到的顧自審卻還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梁閣老,您這話就言重了,雖然改稻為桑有些不合適,但是一旦成功,我大唐與外邦通商之路中位居其首的絲綢便可銷路大增,到時候充盈的,不還是我大唐的國庫?”
“胡鬧!”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梁正啟聽完顧自審的自辯,并未像往常一樣輕輕放下,而是一巴掌拍在了座椅扶手上:“浙江自古就被看成七山二水一分田,剛剛老夫在陛下面前說農田不到兩成,已經是抬舉浙江了!
如果真的改稻為桑,就沖往年調撥外省糧草都磨磨蹭蹭的樣子,浙江會餓死多少人,你知道嗎?!”
顧自審雖然一開始被梁正啟的氣勢壓了一頭,但很快便冷笑連連:“梁閣老,改稻為桑可是陛下詢問有何良策的,您可以一直和陛下針鋒相對,但是我等還是忠于陛下,不敢隨意頂撞。”
“忠于陛下?”梁正啟聽到顧自審的自辯,臉上冷笑不已:“真的忠于陛下的話,好!老夫就跟你算算!”
說著,梁正啟霍然起身,繞著座位上的顧自審邊走邊開口道:“今年的冬苗已經種下,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了。如果明年便要開始改稻為桑,這些稻谷根本來不及長成!而沖著平日里調糧的難度,就算外省答應多出一倍的糧食,也一定會磨磨蹭蹭!到時候,百姓沒了糧食,今年積攢的義倉賑災糧倉促間也絕不夠用,百姓想要活命,就只剩下一條路——”
說道這里,梁正啟正好走到顧自審的面前,居高臨下蔑視著他繼續道:“那就是,官逼民反!出來這么大的事情,你背后那些江南的富商,地方官員們,一個都別想跑!”
顧自審本來就自知理虧,此時更是被說得冷汗直冒,許久之后才低著頭憋出來一句:“那些刁民想要造反的話,派軍隊看管不就好了?”
“軍隊看管?”
兵部尚書楊博忽然笑了起來:“顧大人,軍隊再多,也多不過浙江的百姓,就算真的前去看管,今年不造反,明年,后年,大后年必定造反。而且拖得越久,造反的百姓就越多,到時候再強大的軍隊,也頂不住的。”
“就,就算你們這么說,一開始管束好外省不就可以了?!”顧自審一看向來對朝政不感興趣的楊博都出言反對自己,也有些沉不住氣了。
“顧大人。”
出乎顧自審意料,大皇子一派二把手,戶部尚書劉勤善居然也開口了:“除非陛下下圣旨,不然外省的地方官員儲備的糧食都是作為救災糧,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平日里調動困難重重,時間更是趕不上安排,還望顧大人三思。”
一看大皇子的人都開口表示反對,顧自審也只好偃旗息鼓,坐在位置上也不抬頭,悶悶來了句:“既然如此,老夫也沒什么好說的了,一切皆有首輔定奪。”
見顧自審這幅德行,梁正啟反而更加生氣:“你這又算是什么?真要是官逼民反,誰不知道負責出謀劃策的你代表著大皇子?到時候,大皇子又該如何自居?!”
話已至此,顧自審也意識到剛剛自己言語中的兇險,沉默許久后慢慢從椅子上站起身來。
正當其他人都以為顧自審還要繼續申辯時,他卻做出一個幾乎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舉動。
堂堂內閣次輔,一品大學士,江南官員的領頭羊,顧自審顧大人居然對著梁正啟撲通一下跪了下去。
這還不算,顧自審跪下之后,更是連連扇著自己耳光,嘴中高呼:“多謝梁閣老,不然青山(顧自審字青山)今日,可要釀成亂國大禍!”
顧自審這一跪,內閣第三的李春芳可就坐不住了,趕忙上前想要攙扶起顧自審:“顧大人這是何苦?梁閣老不過期望我等大臣能夠為國分憂罷了。江南織造局的奏疏,陛下已經留中,我們更需要想出一個萬全的法子,顧大人還是快快請起吧。”
顧自審這么一鬧,加上李春芳的勸解,梁正啟也沒了繼續收拾人的心情,揮揮衣袖煩悶開口:“李大人所言極是,顧大人,見好就收吧。”
見梁正啟沒了繼續的念頭,顧自審這才在李春芳的攙扶下緩緩起身,坐回椅子上不再言語。
敲打完顧自審,梁正啟沉思片刻,來到了禮部尚書李明杰的身前,邊伸手制止他起身的動作,邊開口道:“南邊的事情,有些人手伸的太長了,再繼續就沒意思了。步大人。”
吏部尚書步舵煙忽聞自己姓名,連忙起身拱手:“閣老請吩咐。”
“今年的京察不是要開始了嗎?步大人既然分管吏部,那就趁著京察告訴都察院那邊的御史臺,以及六科給事中,就說是老夫說的:
最近二皇子家里的事情,是人家的私事,隨便用皇子的私事進行彈劾,大家面上都過不去。”
“明白,明白。”
……
敲打了顧自審,賣了李春芳一個人情,梁正啟和其他人寒暄一陣,確認沒什么事情后,各自在上書房附近找了個房間睡下。(太晚了,出宮再睡來不及。)
躺在寬大柔軟的床榻上,梁正啟內心卻是一陣無奈。
朝堂就是這樣的,你有你的利益,我有我的心思,大家明爭暗斗,最后各自妥協一步,以都能接受的條件把方案執行下去。
說來也是沒辦法,大家都是文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翻臉鬧起來,不但讓女帝看了笑話,武官們更是可以趁機渾水摸魚。
天下事,有多少都壞在了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
懷揣著無奈,年近五十的梁正啟嘆息著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