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朝廷討伐軍來了
- 人在三國,橫掃諸天
- 當當姐
- 2053字
- 2023-04-26 22:29:17
王邑這倒真不是吹捧楊應,而是他真心這么認為的。
若非如此,楊應今天又怎么會設下大宴,和自己暢談此事呢?
早就聽說楊奉是賊中梟雄、當世豪杰,今日一見,真是聞名不如見面。
要是楊奉不是豪杰,又怎么能培養出如此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兒子呢!
楊奉就已經是賊徒中的豪杰了,而楊應更是青出于藍,眼界之高,和自己這個多年為官太守,都不相上下啊!
王邑滿意地看著楊應。
招安楊奉這件事若成,自己在朝廷,自然是大功一件,而且還不止于此。
楊奉手握大軍,楊應勇冠三軍,現在徐晃也投身楊應麾下,楊奉勢力,已達巔峰。
而看楊應意思,似乎是有與自己交好之意。
若能交好楊家,甚至是驅使楊家,那對自己,也是大為有利之事啊!
楊應也是與王邑相視而笑:“伯父高看我了,我楊應無才無德,就連招安,都無有門路啊!”
王邑看了楊應一眼,捋了把胡子。
他也知道,楊應父子的為難之處。
畢竟朝中無人啊!
當初楊奉投靠朝廷,也是靠賄賂宦官,才入靈帝之眼的。
要不然楊奉不過兩萬部眾,有什么資格統帥百萬黑山賊呢?
還不是靈帝不知道黑山的具體情況,宦官說什么,他就信什么了。
如今宦官已經被全部誅殺,朝野上下,除了董卓的人馬,就剩被他啟用的各路士人了。
各路士人自然是看不起楊奉這種賊寇的,以前靠宦官,楊奉的名字能直接傳到皇帝的耳朵里。
可現在嘛。
楊奉的聲音只怕是連宮門都進不去。
何況楊奉二次叛亂,又舉黃巾旗號,朝廷中人對他并無信任。
再加上他以前是靠賄賂宦官才得到的黑山校尉,這在士人眼中更是莫大的污點。
楊奉再想招安,著實是不容易了。
不過這對王邑卻是天大的好事。
要不然楊奉父子門路斷絕,自己又豈會成為他們的座上賓了?
只怕是早當他們的刀下鬼了!
“賢侄,令尊若真有招安之心,老夫倒是可以為令尊充當掮客,向朝廷上表奏明令尊的心意。”王邑立刻對楊應說道。
楊應也大喜過望:“若我父子能被朝廷招安,伯父的恩情,必不相忘!”
“此事好說,我看不如……”
“公子,不好了!”
楊應正要應答,一個衛士突然闖入郡守府,高聲叫道。
楊應看了他一眼,皺眉道:“我不是有令,要在此宴請我伯父,任何人不得入內嗎!”
“公子,實在是有緊急軍情啊!”衛士激動道。
楊應與王邑對視一眼,各自面露驚色。
楊應站起身,問衛士:“有何軍情?”
衛士看了王邑一眼,低下頭,沒有說話。
楊應連忙道:“伯父與我父乃八輩之交,但說無妨!”
衛士看著楊應,眨了眨眼睛,這才說道:“左中郎將牛輔,已率朝廷軍進入河東,其麾下先鋒,北中郎將徐榮,親率三河騎士,已經殺到安邑城下了!”
“什么!”楊應大吃一驚。
他剛才才聽王邑提到,董卓部下中郎將牛輔,已率軍來討伐白波軍。
沒想到來的竟然這么快!
原本他還想盡快招安,避免和牛輔血拼呢。
沒想到漢軍騎兵已經兵臨城下了。
而且來的還是三河騎士!
三河指的就是河東、河內、河南。
三河騎士就是這三個郡征召的騎兵。
雖然不是常備軍,但自光武中興以來,禁軍規模大幅縮減,因此每逢大戰,需要朝廷出兵時,朝廷必定征召三河兵,配合北軍五校作戰。
按照慣例,三河每郡都要從良家子中征召十營兵馬,也就是八千人左右。
而這每郡的十營兵馬中,又要挑選精兵一營,組建為騎兵,著鐵甲,騎高頭大馬,稱為三河騎士。
這三營騎兵雖然兵力總共也只有兩千多,但戰斗力非凡,各個都是精銳。
討伐黃巾時,皇甫嵩麾下三河騎士,就以兩千之眾,大破波才三萬先鋒軍。
三河騎士的戰斗力,絕不容小覷。
更重要的是,在河東郡,三河兵可謂主場作戰,他們比楊奉、郭太還熟悉本地情況,真打起來,白波軍恐怕難以抵擋。
“伯父,看來招安之計得暫且推遲了,也罷,要是不讓朝廷知道我軍深淺,只怕就算招安了,董卓也會輕視我軍。”楊應看向王邑,對他說道。
他言下之意,就是要和牛輔的人馬,一較高低了!
王邑回看楊應,點了點頭。
牛輔的人馬,畢竟是來救他的。
他們和白波軍血拼一場,反正對王邑沒壞處。
王邑的心思楊應又何嘗不知,楊應想了想,問王邑:“伯父,不知這徐榮是何許人也?”
“這徐榮乃是幽州玄菟郡人,曾在遼東屬國任軍候,常年與鮮卑、高句麗人作戰,悍勇非常,名聲傳入京師,因此被朝廷征辟入京,拜為騎都尉。
董卓入京后,又提拔他做了北中郎將,統率三河軍,軍中亦稱他為三河帥。
和他交手,賢侄可要多加小心啊!”王邑警告楊應道。
雖說這一仗和王邑沒關系,但這么一番話的事,他藏著掖著對自己也沒什么好處,說了反倒會得到楊應的感激,何樂而不為?
“多謝伯父告之。”聽到王邑讓自己警惕,楊應滿意地點了點頭,“那伯父就權且在郡府休息,小侄先去處理軍務了。”
“我送送賢侄!”
王邑跟著楊應走出郡守府。
不過他剛想踏出府們,門口的衛兵就長戟相交,擋住他的去路。
“就不勞伯父遠送了,牛輔來襲,想來安邑不太平,過后我會多派些衛士來保護伯父安全的。”楊應道了一聲,翻身上馬,向著軍中奔去。
看著楊應的背影,王邑暗罵楊應一聲“小狐貍”。
他當然知道楊應給他加派護衛,不單單是為了他的安全考慮,更是要看住自己,讓自己沒法和牛輔暗中溝通。
不久后,身似鐵塔的卞喜就揣著流星錘趕來了郡守府。
為了看住奇貨可居的王邑,楊應也是下了本錢了,連猛將卞喜,都派來后方充當起王邑的“護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