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3
要用
兩倍于表達的時間
來傾聽對方
“天氣”和“健康”都是聊天的萬能話題,這是共識。但如果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一門心思地想要向對方說些什么,自顧自地喋喋不休,就算這種萬能話題也會聊不下去的。
聊天時人都有一種傾向:喜歡一個勁兒地講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考慮別人想聽什么。有統(tǒng)計表明,在日常聊天中,一個人所說60%的內容都與自己有關。在網(wǎng)上社交時,這個比例是80%。
哈佛大學的神經(jīng)學學者在研究中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論:人在談及自己時,會感受到類似于賺大錢、吃美食時的快感。因為人在聊起自己的事情時,身體會分泌“快樂的荷爾蒙”,也就是多巴胺,大腦中的相關部位也會興奮起來。另有實驗證明,相對于獲得金錢,人們更樂于向別人聊聊自己的事情。
這就是有些人聊起來沒完沒了的原因。
所以,如果將說話的機會交給對方,聆聽對方所說的內容,對方就會沉浸在“快樂的荷爾蒙”之中。
生搬硬套說話指南,一味醞釀自己要說的話,對于聊天而言有害無益。倘若能夠將說話的機會交給對方,讓對方暢所欲言,那么你們自然會相談甚歡。
在聊天和對話時,表達并不是最重要的,提問和傾聽才更重要,也就是先“聽”后“說”。
遺憾的是,很多人都缺乏基本的傾聽意識。我創(chuàng)辦的公司做過一項關于職場上溝通現(xiàn)狀的調研,發(fā)現(xiàn)不善傾聽是職場人在交談能力方面最大的短板。
不過我也認識不少傾聽意識很強的精英人士。
第一個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的便是軟銀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孫正義先生。孫先生為人爽快,不擺架子。據(jù)說在他進軍IT行業(yè)之前,只要你準備好他愛吃的布丁,即便沒有事先預約也能見到他。
與孫先生相熟的一位集團老總曾說:“孫先生的厲害之處在于他從不當場否定任何事情,而是先專注地傾聽別人講話,認真理解、吸收以后再作評論。”
還有一位是通用電氣公司日本分公司的總經(jīng)理淺井英里子女士。淺井女士柔美的笑容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堪稱女性領導者的楷模。自從2018年1月就任以來,她最重視的就是與員工建立良好的溝通。她沒有專門的總經(jīng)理辦公室,而是在辦公樓層的正中央放置一張沒有任何屏障的桌子。有時發(fā)現(xiàn)無精打采的員工,她就會過去打聲招呼,問一句“怎么了”,然后做員工的聽眾。
她常說,頂級交流的要義,就是提問、傾聽、談話。
要想成為一名聊天達人,首先要學會做一名優(yōu)秀的聽眾。有人說:“你說話的時候,只是在重復已知內容。但如果你傾聽,也許會學到新知識。”
耳朵與眼睛成雙成對,嘴卻只有一張。一定要明白,不僅要會說,更要會聽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