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寒夜》現代文學

分析曾樹生形象:

1.曾樹生是個美麗,且充滿魅力的女人。她在一家商業銀行當行員,交際甚廣。她參加舞會,跟好幾個人跳過舞,她也得到了銀行陳主任的喜歡與青睞。足以見得她的魅力之大。

2.她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與幸福,向往熱烈的生活的新時代女性。她受西方自由民主先進思想的影響,勇敢追逐自己的幸福,和汪文宣自由戀愛,沒有結婚就和其同居生子。她沖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不顧他人眼光,勇敢做自己。在后來,她離開汪文宣,同陳奉光去蘭州也是她追求自由與幸福的表現。

3.她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妻子。和汪文宣爭吵后,她仍然柔聲說:“我們還是走吧,你也該回去吃飯了。”,并搶先付了錢。曾樹生在路上看到醉酒的丈夫,明明可以視而不見,卻還是心軟地說:“我怕你再喝酒。”,送他回家,細心照顧他休息。即使后來離開家,她依舊給家里打錢,補貼家用。

4.她是一個獨立自主,聰明,有責任感的女性。因為汪文宣無法承擔起一大家子人,于是她進入銀行工作承擔供養家人的責任。小宣的學費,汪文宣的醫療費,都由曾樹生承擔。

5.她是一個充滿理想,又時刻清醒的人。她渴望能有一天和汪文宣投身教育事業,但又清醒的知道愿望遙遙無期。她知道陳經理喜歡自己,但她仍然清醒的告訴汪文宣:“不過請你放心,我今年三十四歲了,我曉得管住自己。”最后,她隨陳主任前往蘭州,也正是她清醒的發現,這個家,沒有了自己或許會更好,“自己在這里是多余的”。

6.她也是一個自尊自傲,但內心孤獨渴望得到關注關懷的女人。面對汪母的刁難,她多次通過爭吵捍衛自己的尊嚴。她厭惡蠻不講理的汪母,她厭倦死氣沉沉的汪家,她討厭汪文宣的懦弱無能,也悔恨小宣的對自己的冷漠。在這個家,她感受不到一絲溫情,病弱的丈夫,毒辣的婆婆,冷淡的兒子,這些壓得她快要窒息,她得不到一點關懷。陳主任的話語,讓她開始動搖,應該逃離這個家。最后,她選擇了離開,勇敢追求自由。

7.但她也是一個自私的人。她渴望自由追求物質享受,最后決定拋夫棄子,和陳主任離開,去追尋想要的美好生活。

評判“出走”行為:

我贊成曾樹生的“出走”行為,我認為她的“出走”是一種自救。丈夫汪文宣懦弱無能,迫使她進入銀行,當起了“花瓶”,承擔起了養家糊口的責任。后來丈夫患病,讓她無法再去愛一個虛弱無力的丈夫,最終把愛轉化為了憐憫。而汪母作為受過傳統教育的女性,因為兒子,淪為了下等老媽子。看到光鮮艷麗的曾樹生,無疑是充滿嫉妒情緒的。況且兒子汪文宣對曾樹生的愛也讓其心生嫉妒。于是她用自己的思想來評判曾樹生,說她是兒子的“姘頭”,是不要臉的女人……這讓曾樹生一次次走向崩潰。像極了丈夫的兒子小宣,老成缺乏朝氣活力,擁有著不屬于這個年齡的沉穩,這些都時時刻刻提醒著曾樹生生活的艱難和丈夫的消沉和懦弱。仿佛也被昏暗凄慘的環境僅僅裹挾著,讓人無端生出絕望,沒有出路。在這個死氣沉沉的家里,曾樹生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得不到渴望得到的關懷與愛。于是,她決定了出走。她的離家出走,是她精神自主的選擇,也是她所處精神地位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即使沒有陳主任的熱烈追求,追求自由與幸福的曾樹生也不會選擇繼續拘禁于這個沒有愛,沒有光和溫暖的家。留下了只有一起走向死亡,而出走則意味著新生的可能。

無論結果如何,曾樹生的出走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曾樹生離家出走,是對當時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有力批判。曾樹生家庭矛盾的產生,發展及其激化,主要是因為那種黑暗的現實扼殺了他們辦教育的理想,使汪文宣這樣一群知識分子命運悲慘,沒有生存和用武之地,變得懦弱無能。曾樹生離家出走也是對舊的封建傳統意識的挑戰,做為新時代的知識女性,曾樹生不甘心一輩子受婆婆舊的封建傳統意識的約束,也不甘心默默地承受生活的壓力,“她雖然不曾坐過花轎,可她并不后悔,她始終認為自己可以找丈夫,用不著媒人。”

盡管黎明前的黑暗里那么寒冷,盡管曾樹生前進的路不是很清晰,可她勇敢地走出來了。“她會有時間來決定的。”黑暗勢力的重壓并沒有磨掉她對生活的熱愛,更沒有改變她對理想的追求。最終,她一定會找到人生的信仰,并為之堅守與努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吕梁市| 廊坊市| 栾城县| 建昌县| 郴州市| 拉萨市| 台东县| 宁强县| 延长县| 香格里拉县| 鹤壁市| 龙游县| 福州市| 邯郸市| 大港区| 商洛市| 亚东县| 渝北区| 新源县| 延长县| 枝江市| 土默特右旗| 同江市| 大关县| 广水市| 临朐县| 葵青区| 株洲市| 汤阴县| 奎屯市| 武宁县| 赞皇县| 上饶市| 尚义县| 东至县| 洛宁县| 那曲县| 育儿| 韶关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