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起源
不知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覺得自己能記住的事情,過了一段時間就淡忘了,特別是時間、地點這些精確的細節,要想記得精確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從小老師就建議我們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一方面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輔助我們記錄生活。當然,日記里不僅要對一件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等要素進行記錄,更主要的是要描寫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想。所以,如果你只是把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一條條羅列,老師往往會笑著說你寫的日記像“流水賬”。
雖然“流水賬”不強調文采,但是它的作用還真不小。比如在課堂上,同學們經常需要記“流水賬”一樣的筆記,這樣課后復習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無論是寫日記還是記課堂筆記,實際上都是“記賬”的一種形式。在我們的生活中,記賬真的很重要,不論是個人,還是家庭,每天買了多少東西、每個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最好都一筆一筆清晰地記錄下來。記賬是生活管理的基礎。
會記賬,可以說是我們人類獨一無二的技能。你的日記、課堂筆記、朋友圈發的動態,還有你的爸爸媽媽每個月開銷的記錄清單,銀行打印的收入流水,都可以認為是一種記賬。有了記賬能力,人類就可以彌補自己“不太靠譜”的記憶力,實在記不清的時候可以看一看賬本,這樣更有利于我們節約腦力和時間,在其他方面發揮聰明才智。
記賬的歷史已經十分悠久了。在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由于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我們祖先所在的原始部落里出現了一些剩余物資,這時單憑頭腦記數和記事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人們不得不在頭腦之外的自然界去尋找幫助記事的載體以及進行記錄的方法。
那時的記賬方法非常原始,多是用堅硬的石塊在石頭、獸骨、樹木等載體上刻畫記號,這些記號通常只有刻畫者自己才能理解,別人只能揣測。在我國,有一個距今約2萬多年的山西峙峪人遺址,該遺址發現了幾百件有刻紋的骨片,歷史學家推測這些刻紋可能是用來表示數量的。而在同一時期的甘肅劉家岔遺址、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都發現了有刻紋的鹿角。考古學家通過大量的發現已經證實,這些刻畫的線條和缺口都已經具備了“數”的概念。
一開始,人們記錄的符號非常形象,比如一個獵人今天捕獲了一些獵物,有牛、鹿或者兔子,他就會努力嘗試比較完整、形象地畫出這些動物的樣貌來幫助自己記憶獵物的類別和數量,又費時又費力。后來人們只用少許幾筆就能明確地畫出這些獵物的主要特征,比如用一對牛角代指一頭完整的野牛。換句話說,抽象的符號開始慢慢萌芽了。有了符號,我們就有了記賬最有力的工具。
隨著歲月變遷,更多的記賬工具和記賬所需的計算方法涌現出來,從結繩記事到后來的紙質賬簿,再到今天的電子表格,從古老的算盤到今天的算法和軟件,我們記賬的本領越來越強大。本書要討論的區塊鏈可以說是記賬這門技術的集大成者,所以經常有人將區塊鏈形容為運行在網絡上的“大賬本”。如果把這個“大賬本”技術運用到金融領域,就變成了我們常說的“數字貨幣”。

結繩記事

古老的賬本

古老的算盤(北京科學中心具象數學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