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非有機,怎么看待怎么選?
這幾年,有機食品的熱度持續上漲。不少人熱衷于消費有機食品,認為它更環保、更健康,營養價值也更高。
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可以使用化學農藥,所以農藥殘留量肯定低于普通果蔬,但若說絕對安全也是有些夸張了。有機果蔬容易存在微生物污染,一樣要合理對待,需要認真清洗和處理后再食用。而且,有機蔬菜、非有機蔬菜,在營養價值上并沒有明顯差別,前者可能在抗氧化物質的含量上略有優勢。
說起來,有機的生產方式,并不是奔著更營養、更健康去的,而是在探索對地球環境可持續發展更為友好的生產方式。消費有機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更高的生活理想。但千萬不要以為有機食物可以幫助我們延年益壽,甚至有“藥到病除”的效果,畢竟有機食物也只是食物,而不是藥物。
所以,面對那些“食用有機食物,才可以預防和逆轉惡性疾病”的營銷宣傳,一定要保持清醒,避免繳“智商稅”。消費有機產品時,也盡量不要有執念,不要強求所有食物都得買有機的,否則很容易被打著“有機”旗號的非有機產品忽悠,花更多冤枉錢。因為有機食物較貴,非有機產品假冒有機產品的話,搖身一變就可以多賣幾倍的價錢??傆行┤讼虢栌眠@一點來牟取暴利,消費時一定要多留意。
如果確實想要購買有機商品,也一定要認準、買對。有機食品有著嚴格的生產要求,作物種植、采收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在通過正規的第三方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鑒定后,貼上有機認證標簽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有機產品。

圖2-6 不同的有機食品標識
有機食品為何價格高、產量少?
●空置期長
一般種植有機食品的土地要求2~3年的轉換期,在此期間不能使用農藥、化肥等違禁物質,要堅持環保的生產理念進行土地休養,為有機種植做前期準備。
●生態種植
有機食品的種植更像是最傳統、最古老的種植模式。在播種、除草、除蟲、采收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再加上對水源、空氣、生態肥料都有更高要求,成本也更高。
●有機認證
有機農業需要專門的第三方機構認證。獲得有機食品證書之后才能進入市場,而且要定期復核。
●健康溢價
有機食品通常意味著農藥殘留更少,食品安全性更高。結合市場的需求以及健康概念,零售價得以推升。
有機種植費用高昂,目前更多的是由大資本投入的規模化生產,而小農經濟生存相對艱難。不過,我國的農業生態也很多樣化,在北上廣流行起來的一些時髦“市集”上,常能見到小農果蔬,這些作物都源自國內一些小而美的優質農場,品質不錯,售價比大棚菜略高。
不過,是不是優質食材還要靠自己的味蕾親自驗證,不要別人說什么就信什么。因為有些所謂的“農家產品”會打著純天然、無污染的旗號夸大宣傳,試圖賣得更貴一些。但很多小農作物,并沒有規范化的生產監管,作物種植區域的水、土壤、空氣也不見得沒有遭受環境污染,這些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并不安全。所謂的無污染、純天然,可能只是美好的想象。
所以要仔細詢問來甄別食材。如果價格合理、食材新鮮,也可以選購,但如果明顯較貴,甚至貴得離譜,那還是不要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