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原:情緒陷阱逃離指南
- (美)巴里·米歇爾斯等
- 713字
- 2023-04-25 18:22:23
拿槍的家伙
如果選擇觸發生命力量是任何人都可以采取的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將這種力量引入自己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知道可以得到它,我們也不會激活它。相反,我們做出了讓自己變得更弱的選擇:我們因懶惰而放棄某些事情,出于不安全感而回避社交,因生意上不可避免的挫折而對下屬大呼小叫。我們困惑地回過頭來問:“我為什么要那樣做?我到底在想什么?”還有那個最令人不安的問題:“我為什么會一次次重蹈覆轍?”答案是:當一個搶劫犯用槍指著你的腦袋,讓你掏空口袋時,這算不上是你的選擇。
“拿槍的家伙”逼迫你按照他的要求做出的選擇,并不是將你與生命連接起來的選擇。他的目的是汲取你的活力,奪走你的自由和未來。他想要的不是你的錢,而是把你的激情、靈感和潛力據為己有。
拿槍的家伙是一個象征,但象征著什么呢?它必定擁有巨大的力量,大到足以讓你重復同樣的選擇,即使你意識到這些選擇對你多么有害。
我們認為自己是理性的,所作所為皆有良好的理由。我們最不愿意承認的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一種力量正在為我們做決定,尤其是它還攜帶著一份與我們追求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致的議程。
但不管你是否承認,這另一種力量的確存在。它造成的結果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傷害,盡管這使它的效果更加顯著。從我們出生起,它就作為一種非理性力量存在于每個人身上。它是你、我及其他每個人的一部分。
它的存在并不意味著你有什么問題。它既不是疾病也不是懲罰。但它總在那里,每一個你沒有遵守的承諾,每一項你回避的挑戰,每一次你屈服的沖動,都是這種力量的工作成果。當你凌晨4點因擔心房貸而驚醒時,當你憎恨某人以至于無法專心工作時,當你在被當眾羞辱后認為全世界都在嘲笑你時,你就是在通過這種力量之眼來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