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慎言敬字貴如金 世事紛擾心自寧
- 楊柳壩與劉家灣中間隔著一張大塘
- 點暇齋主
- 2436字
- 2023-05-18 06:20:33
言輕意重莫輕談,請字添來敬意添。
群內(nèi)交流需謹慎,一言不慎禍難言。
。。。
針雖小,傷膚之痛甚;舌雖軟,傷人之力深。人生七尺之軀,常因三寸之舌而惱。心內(nèi)雖有千般意,然沉默是金,貴在慎言。
刻薄非直言之故,尖酸非無意之失。諸般情狀,皆應(yīng)自勉,常求沉默為金,正直善良,且具睿智之心。
。。。
-----------------
“新入者宜觀群規(guī)以告諸人”
“誰人尚未填報注冊表乎?@眾人”
“欲棄學者,至辦公室八二三來”
“已書放棄者,勿需至;須辦者來@眾人”
“至辦公室來”
“常人打字,速以每分鐘五十至八十字計。以五、四級均速,七十字為計,述此五句需時約一分半。若每句添‘請’字,字數(shù)增至八十余,時約一分四十八秒,延十二秒。然‘請’字雖添時,卻顯敬意,故值也。”
“大群勿閑談,此乃通知之所,恐誤要事@眾人”
“未更備注者速改之,下周清理,錯過通知自擔其責@眾人”
“教務(wù)師命,下周二前必尋師以排課”
“凡請假者,必至此取審批之假條,交于任課師以銷假。@眾人”
“請聲樂班長引入此生于班級群,謝之。”
“爾所查者今之學籍,有問題者乃昔日之學歷”
“余有二舊琴,欲低價售之,有意者請私信吾”二鬼子者,常較日本鬼子更為人所憎。茶館百科網(wǎng)載,二鬼子之名,源于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彼時,民眾稱侵華日軍為日本鬼子,而鼓動日本非法移民至中國,為日本鬼子所利用,以控制并殘害華人、朝鮮人者,則稱為二鬼子。據(jù)日本厚生勞動省之統(tǒng)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韓裔日本士兵人數(shù)達二十四萬二千三百四十一人。
“同窗之情如是,何必至此?”
“此等同窗,去之可矣?!?
“動輒上綱上線,乃至舉報,余乃重慶人也,自行扣十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重慶袍哥,仗義執(zhí)言,其影響于川渝之地,深遠矣,至今猶存其痕跡。”
“袍哥文化之獨特,他地所未有。重慶、成都之袍哥組織,形式與全省類同,橫行于世,所謂‘兄弟道’也,以五倫八德為信?!?
“師者亦應(yīng)謙和,何以視我等為稚子?”槍口朝上,竟指管理之師。
“言前當思己身?!?
“陰陽怪氣,此師生之道乎?”同感。
“何必過甚,舉報師者,亦當象征性為之,同窗之情,當以互惠互利為要。”
“何言不敬?”高校教輔,非皆文雅之士。
“通知細讀否?”戾氣。
“觀爾之言。”
“少年人,慎言慎行。”
“非汝發(fā)泄之地。”
“授課之師,言語不如此?!苯梯o與教師,招聘之異,效果亦異。
“我何曾發(fā)泄?”
“汝欲結(jié)黨乎?”
“通知頻發(fā),曾細讀否?”
“吾本不欲言,與吾無涉。”
“吾非其類,但覺師者亦當謙遜,勿咄咄逼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年人,勿過玻璃心。”
“若非稚子,通知當細讀細思,謝之?!?
“言論自由,皆成年人,各代表其身,共勉言行?!?
“謝君提醒,吾無礙?!?
“愿有私談之機?!?
“吾何曾發(fā)泄?請明示?!?
“言論自由固佳,然此群為通知之用,非閑聊之地,公共之所,勿論學外之事。”
“下周再會?!迸叮鄹缬s戰(zhàn)乎?
“唉。”
“何事如此?”
“請明吾師之言語。”
“勿開辯論。”
“勤學苦讀,專業(yè)不過,亦難畢業(yè)?!?
“謝君,吾專業(yè)亦佳?!?
“勿作舔狗,與汝無涉?!碧蚬?,人皆厭之。
“通知可讀否?”
“小事提醒足矣,何須大驚小怪?”
“小事勿辯,若事事皆控,何言進步?”
“皆為人也,當互相尊重理解?!?
“此言甚善,人當相互理解。”
“確應(yīng)尊重理解,師生皆學校之招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今日為學生,明日或為師,反之亦然。故當換位思考,言或不同?!?
“休言,互相理解。師者多群,通知頻發(fā),細讀則明,勿問可笑之事,以免尷尬?!?
“喔哦?!?
“專家眾多?!?
“汝幸災(zāi)樂禍乎?”
“眾人皆勸和,求理解?!?
“眾皆來自各方,背景各異,請多包容?!?
“吾只求學,不關(guān)心此等事。”
“不論來自何方,入校即為學生,當守校規(guī),認真學習,祝學業(yè)有成。再次提醒,此群為通知之用,勿發(fā)學外之言,有問找班長、班主任,交流請另建群,謝@眾人?!?
“不關(guān)心則不言風涼話?!?
“吾亦未曾言風涼話。”
“吾言專家眾多?!?
“汝等皆非專家乎?”
“汝指何方面?吾等亦非專家?!?
“不論何方,入校皆為學生,當守校規(guī),認真學習。再次提醒,此群為通知之用,勿發(fā)學外之言,有問找班長、班主任,交流請另建群,謝@眾人。”彼亦覺事態(tài)不妙,故長篇大論,欲挽局勢。
“汝言何專家?”
“汝專業(yè)之專家?!?
“眾人皆勸和而已?!?
“吾等不在群中討論?!?
“理解尊重,足矣?!?
“吾等非專家,乃學生?!?
“何須勸?不服則退學,進修校取證即可。”
“眾學子多懷求學精進之志,非如爾輩,但求文憑而已?!?
“勿再爭執(zhí)?!?
“善哉善哉,諸生皆休言。”
“且待吾再言一二?!?
“故爾等為專家乎?”
“莫再喧嘩,擾吾教魚戲水?!?
“吾輩非專家,實為求學之子?!?
“罷了,休要再言。”
“我未嘗與人爭執(zhí)?!?
“吾欲明理耳。”
“爾言我語,難停矣。”
“此間孰為專家?”
“然也,吾知之。”
“人各有志,班長,毋庸多言?!?
“人各有志,皆為成年,毋庸多言。”
“善哉,哈哈。”
“@眾人諸學子,晚上好?!?
“余乃音樂學班,聲樂班之主,即班主任也。”友軍上場。
“今日中小學教資面試之事繁忙,方見群內(nèi)消息,甚長矣!”
“對于班中同學在群內(nèi)發(fā)布與學習無關(guān)之言,余向諸生致歉!亦將與此等同學溝通?!?
“余細觀群內(nèi)記錄,見諸生求學之心,各不相同。有真心求學以圖收獲者,有欲混文憑者,亦有挑事生非者!然不論諸生何心,既入我校,便為我校2023級之一份子,當視此地如家,視群內(nèi)之師友如家人!至少在未來兩年半內(nèi),當如是?!被蚍翘羰拢瑢崬檎摾?。
“若同學有錯,吾等及時指正即可!”
“再者,為師者,對諸生之事皆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絕無敷衍之意!”
“我等中有教師初為班主任,包括余。或有不足之處,望諸生及時告知?!贝搜陨锌桑餮詾橐?,言多必失。
“今日之事雖小,然場面難堪。望此為初,亦為終!”
“下不為例!”果然,言多必失。
實則,一言以蔽之,當學會善言。
古人云: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又云:
“知音面前說知音,不是知音莫談心?!?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亦有言:
“不悔自己無見識,卻將丑語怪他人。”善言者,簡而明,或不言而喻。詩云:
請請聲聲意更真,言言慎慎語如金。
心心念念師生誼,字字句句敬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