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全解《易經》的智慧(新版)
- 任犀然
- 1070字
- 2023-04-23 19:25:38
壹
《易經》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預知未來的大智慧
古人說:“知(智)莫大于知來。”最大的智慧就是預知未來。用八卦推演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變化來預測吉兇、警示悔咎,這標志著我們的先民預知未來的智慧開啟了,自省的能力增長了,對自身力量和天地萬物的哲學思考開始了。
《易經》約形成于西周初年,原來是筮占用的工具書。這種人類文明軸心期產生的經典,正如其他文化原典一樣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其中寄寓著深邃哲學原理的思維方法,使得《易經》生發和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六經及所有天文、地理、數學、歷法、中醫、體育、文學、藝術、建筑、軍事等無不與《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系。
它還是我們歷代智者“進德修業”和“安身立命”的修身處世的寶典,融知識、信仰、實踐于一體。太極世界,宇宙乾坤、陰陽變化……理解自然宇宙,生生不息,厚德載物,天下之事,無平不陂、無往不復,亢龍有悔、物極則反……認識人生社會;謙受益,滿招損,終日乾乾,革故鼎新。六十四卦中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智慧、中華精神世界。
中國古代哲學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精析事物整體發展變化規律的辯證法思想的源頭,就是《易經》。《易經》不僅用陰陽兩爻從根本上簡要明白地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現象,而且揭示出了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陰陽相抱的特點,這是對立統一規律的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的表達。
《易經》用一個符號推演系統生動地揭示了天地萬物和人生禍福的演化規律,而且還說明了“物極則反”的特點。
雖說《易經》是占筮之書,但是它可不是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是算命的迷信的書,它是中國文化基石之一,是中國一切文化的智慧的源泉。
在古代,先民們“當事之難決則筮之,其說解奇中,揆之人事,大小皆驗”。為什么根據《易經》能預測得這樣準呢?因為《易經》是根據事物的現象,總結其規律,依“陰陽消長之理”,所以能“知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狀,見萬物之情,天地之心”。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因才有果,事情發生之前,必有征兆,氣溫低了,見霜,就會逐漸形成堅冰。
在現代,人們要做的人生規劃、事業戰略,都是要根據過去、現在的情況,抓住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才能預知未來。《易經》是一本總結預見智慧的最好的書。其實,人人每天的生活、事業都與易理相合,但是,大家并不一定了解這個易理,就像《易經·系辭傳》中所說的“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現在就來了解它,通曉它。
中國現代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稱《易經》的思想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套進去的空套子,并且說:“我說《易經》可以稱為宇宙代數學?!边@句話說得很好,代數就是數學中引進了變量。《易經》可以說是天地萬物與人的一個大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