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新版)
- 邢思存編著
- 1156字
- 2023-04-23 19:59:46
氣度要宏,意趣要樂
痛苦與快樂似乎從來都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之間相互矛盾又相互聯系。所謂“沒有痛苦也就無所謂快樂”,如果我們將痛苦與快樂看成是絕對的對立,從而加以逃避,那么,我們不僅不能得到快樂,反而會使自己更加痛苦,而我們之所以見苦便畏懼,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正確的苦樂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問明道禪師:“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納那么大的一座須彌山呢?有悖常識,是在騙人吧?”明道禪師聞言而笑,問道:“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可有這回事?”“當然!我豈止讀書萬卷?”李渤一派得意揚揚的樣子。“那么你讀過的萬卷書如今何在?”李渤抬手指著頭腦說:“都在這里了!”明道禪師道:“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一個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裝得下萬卷書?莫非你也騙人嗎?”李渤聽后,當下恍然大悟。
只拘泥于一種形式之中,只會讓心靈關閉、固執己見、自以為是;開通心竅,才能融會貫通。人修道、治學、做人,不僅需要嚴謹,同時也需要灑脫自在的怡然,就像老子所說的“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春暖花開,冰消雪融,普潤大地,一如圣人胸襟氣度的瀟灑與自得。
南美洲的一座火山爆發后,隨之而來的泥石流狂瀉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腳下不遠處的一個小村莊。農舍、良田、樹木,一切都沒有躲過被毀的劫難。滾滾而來的泥石流驚醒了一位14歲的小女孩,流進屋內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頸部,小女孩只露出雙臂、頸和頭部。及時趕來的營救人員圍著她一籌莫展,因為對于遍體鱗傷的她來講,每一次拉扯無疑是一種更大的肉體傷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雙親也被泥石流奪去生命,她是村里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當記者把攝像機對準她時,她始終沒叫一個“疼”字,而是咬著牙微笑著,不停地向營救人員揮手致謝,倆手臂做出表示勝利的“V”字形。她堅信政府派來的救援隊一定能救她。可是營救人員最終也沒能從固若金湯的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始終微笑著揮著手,直到慢慢被泥石流淹沒。
在場的人含淚目睹了這莊嚴而又悲慘的一幕,心里充滿了悲傷。世界極靜,只見靈魂獨舞。
用微笑面對人生,是一個樂觀者的不二選擇,而故事中那個堅強女孩的樂觀而堅強的態度震撼人心。她那個“V”字所蘊含的是對死神最大的嘲弄,是對生命無比的熱愛。那個穿透靈魂的微笑,足以震撼世界,讓人生所有的苦難都如一縷輕煙。
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呢?而樂又從何而來呢?苦是樂的源頭,樂是苦的歸結。“不經風霜苦,難得蠟梅香”,成功的快樂,正是經歷艱苦奮斗后產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頭懸梁,錐刺股”,苦則苦矣,但他們下苦功實現上進之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以苦為樂,苦中求樂,其樂無窮。人生的悲苦從來都是無法逃避的,我們應該做到能苦能樂的那份坦然、化苦為樂的那份智者的超然,這樣便能擁有圓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