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太史慈母
- 家兄曹操,開局救咱爹
- 龍驤鳳翥
- 2050字
- 2023-04-22 23:00:00
李當之見曹德如此豪放,于是邊寫藥方邊笑道:“這老夫人當真是運氣好,能勞曹少君如此上心。
不客氣說,若非曹少君出面請來李某,這位老夫人將必死無疑?!?
李當之也是個心思靈動之人。
他見病人只是一個穿著普通的鄉間老婦人,與曹德這位太尉之子應當沒什么交集。
而老婦人的兒子卻看起來精明強干,應當是曹少君想要招攬這位青壯,所以才施下厚恩。
他如此一說,既展示了他的醫術高明,又著重點出曹德所施下的厚恩。
救母一命,那可不是個小恩小惠了。
曹德心中暗贊,這位李當之真會說話。
就沖這眼力價和漂亮話,將來就是個混官場的料。
太史慈誠懇的對曹德道:“少君,救母之恩,某自當厚報?!?
曹德擺擺手道:“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
李當之笑著對曹德眨了眨眼睛,接口道:“曹少君身份高貴,您的舉手之勞,對普通人來說,那可是天大的事?!?
曹德越來越喜歡李當之這個捧哏的了。
此人若治好了太史慈之母的病灶,說什么也要留下他。
李當之很快就開好了藥方,曹德吩咐仆從道:“去藥鋪告訴伙計,一定要取最好的藥材,不要在意價錢?!?
仆從下去之后,曹德見李當之又沖自己眨了眨眼睛,似乎有什么話要說,于是對太史慈道:“義士照顧母親,我先去安置李郎中休息?!?
“請便,”太史慈站起身來,送曹德跟李當之。
曹李二人來到天井里。
李當之看看左右無人,方才在曹德耳邊低聲道:“少君,其實老夫人早已痊愈,也早就醒了,她只是在裝睡而已?”
“什么?”曹德詫異的看著李當之,“你可看清楚了?”
“那是自然,”李當之微笑道:“在下行醫幾十年,豈能連真昏迷還是假昏迷都分辨不出來?”
“可……可是她為什么要這么做?”曹德疑惑不解。
李當之道:“或許……她是在考驗少君吧,畢竟要為兒子擇主,此事大意不得?!?
“你能看出來我想招攬那人?”曹德問道。
“其實不用看,想也能想到,”李當之提了提藥箱道:“少君對一個青壯之母如此關心,不是要招攬他,又是要做什么?”
曹德聞言嘆了口氣,幸虧受過兄長教誨,并且知道太史慈的真實能力,所以表現的一如既往。
要不然若稍微表現的不耐煩,便前功盡棄了。
想來這太史老太太也真夠拼的,為了能給兒子選個明主,竟然在榻上躺個幾天,一動不動。
“那你方才開出的藥方是……”曹德問道。
李當之笑道:“少君勿憂,那都是補藥,喝了于身體有益無害。”
曹德點了點頭,問道:“李先生有沒有意留在鄄城?
若先生留下,我可向兄長舉薦。”
“如此,多謝少君,”李當之痛快的答應了。
……
內堂,太史慈看著昏迷不醒的母親,焦躁不安的來回踱著步子。
他父親早亡,從小就是母親獨自拉扯長大。
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世道,一個女人獨自養大一個兒子,何其艱難?
所以太史慈從懂事起就立下志向,將來一定加倍報答母親。
他所謂的“大丈夫生當世,攜三尺之劍,升天子之階,”其實并非是為了他自己。
升天子之階后,朝廷便會冊封功臣女眷。
以他的身世,朝廷多半會下發一份貞潔順婦表,然后讓鄉里建一座牌坊,供后人永遠紀念這位偉大的母親。
這也就是太史慈的終極夢想。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八字還沒有一撇,投奔劉繇的路上,母親就病倒了。
若非曹少君相救,也許現在早已天人永隔。
就算現在請來了神醫華佗的弟子,能不能醫好母親,他依然不敢確定。
過了一會兒,有仆婦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草藥進來。
“這可是李郎中開的藥?”太史慈問道。
“正是!”仆婦屈膝道:“是少君派人前去挑選最好的藥材,并親自與李郎中確認之后,方才煎出的藥湯?!?
太史慈點了點頭,仆婦上前用湯匙給老夫人一匙一匙的喂下。
太史慈這些天衣不解帶的伺候,也實在累壞了,坐在旁邊的氈墊上,手撐著額頭進入迷離狀態。
突然之間耳中就聽到母親的呼喚聲:“子義……我兒……”
太史慈猛的睜開眼睛,只見床榻上的母親竟然坐了起來。
他使勁揉了揉眼睛,確定不是做夢之后,頓時變得欣喜若狂,撲到床榻邊瞪大眼睛喃喃自語道:“神醫,真是神醫啊,一劑藥服下,母親便醒了?!?
太史老夫人撫著兒子的頭發道:“我兒,這些天你也累壞了吧?!?
“照顧母親,哪能會累?”太史慈道。
太史老夫人猶豫了一下道:“其實這些天,我雖然無法動彈,但有時神志也是清醒的,耳中也能聽見事物。
好像咱們母子自從住到這里,那位曹少君斷不了來看望老身?!?
“嗯,”太史點點頭道:“實話說,那位曹少君對母親的確上心,每日早中晚三次前來探視不說,此次還專程從陳留請來神醫華佗弟子為母親醫治。”
“都怪母親不好,”太史老夫人嘆口氣道:“是母親這病,讓我兒又欠下人家恩情?!?
“母親這是說的哪里話?”太史慈道:“您老人家生我,養我,要是沒有您,哪有我太史慈?
兒這條命都是您給的,只要能治好您,就算把命抵給那曹少君,兒也愿意。
只可惜,那位曹少君不像孔北海。
曹少君乃太尉之子,其兄麾下有十數萬精兵,兒子想報恩都無處報。”
“我兒此言差矣,”太史老夫人道:“曹少君設此精舍,對我兒一個素不相識之人施下厚恩,不就是為了招募人才么?
既然你我母子去往揚州,前途未卜,還不如就在兗州暫時留下,看看再說?!?
太史慈猶豫道:“可那曹少君在這精舍門前設一石鼎,只有舉起那座石鼎之人才能進來。
大概他是覺得,只有能舉起石鼎之人,對他才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