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門第高貴
- 家兄曹操,開局救咱爹
- 龍驤鳳翥
- 2011字
- 2023-04-20 23:00:00
“有勞先生,”太史慈是個大孝子,聽聞郎中對母親的病情如此有把握,于是對著郎中深施一禮。
如果不出意外,母親很快就能痊愈。
如此他欠這位曹少君的恩情也不是太大,應(yīng)該很容易報答,然后他就可以繼續(xù)前去投奔同郡名士劉繇了。
郎中開了藥方,便告辭離去。
曹德派人前去抓藥,并讓仆從煎了送上來。
半個時辰之后,一碗飄著熱氣的藥湯端了進來,太史慈想要接過來親自給母親喂藥,曹德笑道:“義士孝心可嘉,但端水喂藥這種事,還是女人來做比較好。
就讓下人們來吧?!?
“如此……多謝,”太史慈伸出去的手縮回來,猶豫了一下道:“敢問曹少君,是否想效仿戰(zhàn)國時的孟嘗君,招攬文武之士為門客?
若真是如此,在下恐怕要讓少君失望了。
在下無意留在兗州,還請少君不要空費心思?!?
曹德倒背著雙手微微一笑道:“此前義士言道,準(zhǔn)備去往揚州投親。
所以我大膽猜測一下,聽聞那揚州刺史劉公,正是東萊人,莫非義士去往揚州,正是準(zhǔn)備投奔那劉使君?”
太史慈沉默了片刻道:“劉公乃我青州名士,與我又是同鄉(xiāng),我前去投奔他,又有什么不妥?”
“敢問義士對那位劉公,又了解多少?”曹德隨口問了一句。
他很清楚,固然太史慈軍事能力出眾,輾轉(zhuǎn)千里投奔到劉繇麾下,但卻并未受到劉繇重視。
所以后來太史慈才不得已投降了敵人孫策。
太史慈是個知恩圖報,重情重義之人,卻做出臨陣投敵之事,可見他將來對劉繇是何等失望。
只不過如今的太史慈卻絲毫不知,挺直胸膛道:“劉公乃我東萊牟平人,是高祖皇帝長子,齊王劉肥之后。
他十九歲時,堂叔為盜匪所劫持為人質(zhì),劉公召集十多人混進賊窩,趁隙將盜匪頭目斬首,成功救出堂叔,因此而得名。
后來劉公舉孝廉,拜郎中,為平原陶丘洪賞識,輾轉(zhuǎn)升為揚州牧,至今?!?
太史慈既然要去投奔劉繇,自然對劉繇的過往都打聽的清清楚楚。
他說到這里,斜看了曹德一眼,意味深長的道:“劉公的揚州牧乃是朝廷任命的,據(jù)我所知,令兄的兗州牧,可是自封的?!?
“沒錯,”曹德哼了一聲道:“朝廷所任命的兗州刺史,乃是那劉繇之兄劉岱,可是又有什么用?
他不僅沒有組織兵勇,抵御黃巾賊寇,自己還死在蛾賊手中。
劉岱劉繇,兩人一奶同胞,名氣相當(dāng),性情才能也極為相近。
由其兄,便能看到其弟是何等人物。不過就是徒有其表,名不副實之人而已。”
太史慈聞言撇了撇嘴,兀自強硬道:“兄是兄,弟是弟,豈能混為一談?
兄長平庸而弟為人杰者大有人在。
少君不見,當(dāng)年光武皇帝兄長也早就戰(zhàn)死于昆陽,可光武皇帝卻最終平定了天下,他們難道不是兄弟?”
曹德啞然失笑道:“還說我會詭辯,我看你才更會。
只不過義士卻要想清楚了,大漢王朝是注重門第的社會,尤其劉公那些身份高貴,又名聲在外的名士。
他們所看重的,都是門第高貴之人。
假如義士門第不凡,那就當(dāng)我沒說。
假如義士出身寒門……此去恐怕就要掂量掂量?!?
曹德說完,也不再跟太史慈繼續(xù)辯論,倒背著手悠然而去。
太史慈看著他的背影,愣在當(dāng)場,久久沒有緩過神來。
固然此前曹德的話他不怎么認(rèn)可,但最后一句話卻直擊他的痛處。
當(dāng)今天下士人,的確首先看的是門第,其次才是能力。
只要門第高貴,即使不主動求官,官位都會主動砸下來。
像劉繇這種頂級貴族,他都數(shù)度辭官,因為拒絕權(quán)貴請托而棄職逃離。
但是他越棄官名氣越大,官位也越做越高。
而太史慈這種并非世家大族出身之人,前去投奔頂級權(quán)貴劉繇,能得到多大重視,還真不好說。
此時仆婦已經(jīng)為老婦人喂好了藥,然后對太史慈屈膝行禮,小聲道:“老婦人睡著了,請義士去外面等候,莫要吵醒了她。”
太史慈看著榻上沉睡的母親,默默地點了點頭,跟兩位仆婦高抬腳,輕落步,來到屋外,輕輕關(guān)上了門。
……
曹德邁步離開精舍。
雖然太史慈依然表現(xiàn)出抗拒的意思,但也在他的預(yù)料之中。
太史慈是個有志向、有抱負(fù)、有主見之人。
他臨死之前,曾不甘的說:“丈夫生世,當(dāng)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由此可見,他絕不是個只會打打殺殺的莽夫。
所以曹德僅憑給他母親請了一次郎中,也沒指望讓這位文武雙全的將領(lǐng)歸心。
只不過,太史慈既然已經(jīng)來到了兗州,他就斷沒有再讓其離開的道理。
哪怕坑蒙拐騙,也務(wù)必把其留下。
曹德剛出來精舍大門,就見兄長身邊侍從向他急匆匆跑來,躬身稟報道:“少君,曹使君讓您前去參與議事?!?
曹德抬頭看了看天,日頭已經(jīng)偏西了,忙問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奴婢不知,”那侍從搖了搖頭。
曹德騎上馬,向州牧廨舍飛馳而去。
在路上,正好碰見了順路的曹昂,看來也是去往廨舍的。
兩人并轡而行,曹德問道:“可知道發(fā)生了何事?”
曹昂在馬上冷笑一下道:“聽說陶謙派使者前來興師問罪了?!?
“他還敢倒打一耙?”曹德怒氣橫生。
雖說當(dāng)初張闿見財起意,屠殺他們曹氏一族,純屬個人行為,可張闿畢竟是陶謙所派,所以說陶謙也脫不開干系。
只不過如今兗州與徐州作為敵對陣營,雙方互相攻伐,摩擦不斷,輿論戰(zhàn)也是戰(zhàn)爭的一部分。
至少攻打(搶劫)對方之前,總要找個正當(dāng)理由,以顯示自己是正義之師。
“子脩,一會兒甭給那使者好臉色,”曹德道:“要是他敢胡說八道,就一劍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