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資產:抗通貨膨脹“撒手锏”
雖然上文提到的兩類資產——人力資產和優質房地產,都可以抗通貨膨脹,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比如人力資產的提升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房地產投資門檻比較高等。
只有第三種,股票資產,是人人都可以接觸,也能很快掌握和實踐的資產。并且股票資產的長期收益,可以遠遠跑贏通貨膨脹。
在《股市長線法寶》(Stocks for the Long Run)這本書中,杰里米·J.西格爾(Jeremy J. Siegel)教授統計了幾個主要資產大類的收益情況,包括股票、長期債券、短期國債、黃金、美元。剔除通貨膨脹的影響之后,各大類資產的年化收益率如圖1-12所示。

圖1-12 1802—2002年美國各大類資產年化收益率
資料來源:《股市長線法寶》。
注意,這里是剔除通貨膨脹率之后的收益率。如果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各類資產的年化收益率還會再增加一些。
所以,過去200年時間里,股票作為一個資產大類,長期年化收益率在剔除通貨膨脹率之后是6.6%。也就是說,投資在股票資產上的錢,購買力差不多每隔10年可以翻一番。長期債券、短期國債的收益其次;黃金能略跑贏通貨膨脹;現金則跑輸通貨膨脹。
這是過去200年,幾個主要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情況。可以看出,股票資產的長期收益,是遠跑贏通貨膨脹的。
股票資產跑贏通貨膨脹的秘密
為什么股票資產可以跑贏通貨膨脹呢?
主要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重置成本,來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
什么是重置成本呢?
比如說王大爺開了一個包子鋪,這個包子鋪日常經營良好。我們看上了這個包子鋪的生意,也想自己開一個。那之后就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買下王大爺的包子鋪,買下包子鋪的價格,就是包子鋪的市值;第二個選擇是開一個跟王大爺一模一樣的包子鋪,那么新開一個包子鋪需要多少錢,就是包子鋪的重置成本。
正常情況下,買下王大爺的包子鋪和新開一個包子鋪,價格不會差太多。但是,假如買下一個包子鋪很便宜,只需要5萬元,而新開一個包子鋪很貴,需要10萬元,那么大家就傾向于直接買下王大爺的包子鋪,這也會使老包子鋪的價格水漲船高。反過來,假如新開一個包子鋪便宜,只需要5萬元;而買下包子鋪很貴,需要10萬元,那么大家就傾向于直接新開一個包子鋪,不會去買老包子鋪了。
所以,市場價格和重置成本,最終會有一個對應關系。有一段時間市場價格高,重置成本低,而另一段時間可能就反過來了。哪種方式更便宜,更劃算,大家就會選哪種。包子鋪的價格,會圍繞重置成本上下波動(見圖1-13)。

圖1-13 以包子鋪為例解釋重置成本
同理,股票資產也是如此。股票資產,背后對應的是上市公司的資產。上市公司的資產,本身也是物,這個物的價格會隨著通貨膨脹往上漲。上市公司的重置成本也會隨著物價上漲而上漲,從而推動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長期上漲。
當我們去投資股票的時候,重置成本上漲了,股票的市場價格也會跟著上漲,這是第一種解釋。
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會問:是不是所有的股票資產都可以抗通貨膨脹呢?
其實并不是。這里能夠抗通貨膨脹的股票資產,需要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這個公司要賺錢,而且賺的錢得越來越多才行。
其實很好理解,如果王大爺的包子鋪年年虧錢,那我們肯定不會想著買下王大爺的包子鋪。同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常年虧錢,那它的股票肯定也沒有辦法抗通貨膨脹。
所以,不是所有的股票資產,都可以抗通貨膨脹。
第二種解釋是通貨膨脹轉移。
比如,原材料因為通貨膨脹而漲價了,那么上市公司可以調整公司產品的價格,也進行相應的價格提升。這樣,上市公司賺到的盈利,就可以抗通貨膨脹。只要公司盈利增長的速度能夠抗通貨膨脹,那么這家公司的股票資產也就可以抗通貨膨脹了。
很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茅臺酒。茅臺酒有一個出廠價,這個出廠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調。我們可以看一下過去十幾年茅臺酒出廠價格的平均走勢,如圖1-14所示。

圖1-14 2005—2021年茅臺酒出廠價格以及茅臺股份對比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茅臺官網。
價格越高,盈利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看到,茅臺公司的股價也跟著茅臺酒出廠價的上漲而不斷上漲。
通過提高產品的出廠價,就可以把通貨膨脹轉移給消費者。
當然,這里也有個前提,就是公司得有定價權。如果沒有定價權,也就是公司生產出來的商品,自己定不了價格,那這種公司不一定能夠進行通貨膨脹轉移。
比如,有的公司生產出來的是一些標準化的產品,像石油、煤炭、鋼鐵公司的產品,會跟隨著全球的石油價格、煤炭價格、鋼鐵價格波動。沒有了定價權,那么也就沒有辦法將通貨膨脹轉移給消費者了。
其實大多數公司,只要本身賺錢,通常或多或少有轉移通貨膨脹的能力。
再舉個熟悉的例子,比如去理發店理發,小時候理發可能才要5元,現在理發可能要20元,甚至更多。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理發店也有一定的定價權,可以把它承受的通貨膨脹轉移給我們。我們是消費者,想理發,就得承擔通貨膨脹轉移。
所以,股票資產,只要公司有定價權,就可以把通貨膨脹轉移給消費者,從而實現抗通貨膨脹。
重置成本和通貨膨脹轉移,這兩種方式,哪種更有道理呢?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只不過一個是從資產的角度來解釋,一個是從贏利的角度來解釋。
投資A股,長期收益有多少
有朋友問:總聽人說“炒股”虧了很多錢,投資A股真的能賺到錢,還能跑贏通貨膨脹嗎?
答案是肯定的。
其實大多數股票市場,只要背后的國家經濟正常發展,其股市基本都是長期提供正收益的,也是可以長期跑贏通貨膨脹的。A股也不例外。
我們先來看看,股市為什么可以長期上漲。
股市是由一只只股票組成的,每一只股票的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
什么是公司呢?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向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一種經濟組織。換句話說,公司就是要賺錢的。如果不賺錢,公司就無法長期存續,所以一家公司可能會虧損倒閉。但是一個社會只要正常發展,這個社會的公司整體就是賺錢的。
公司之前賺到的盈利,會在之后的生產中變成一種生產要素。比如說公司賺了1億元,之后這1億元如果還在公司手中,就是公司的生產要素。公司可以用這些錢買更多的設備、原材料,招更多的員工。所以只要公司賺錢,整個公司的生產要素就會越來越多。公司的凈資產會增加,公司也可以賺到越來越多的錢。其實盈利再投入,也是公司盈利復利增長的核心。
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權。買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就相當于擁有了這個公司的一部分。
公司的市值=市盈率×公司總盈利
如果公司正常經營,市盈率會在一個范圍內來回波動,它是有上下限的。而且,公司的總盈利會越來越多。所以,公司的市值長期來看是會越來越大的。
上市公司整體是一個國家優質的資產。上市有門檻,公司必須要證明自己的實力,才能獲得上市的資格。雖然有一些濫竽充數的公司,但是整體來看,一個國家最優質的一批公司,一定大部分都上市了。
上市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的盈利增速,會比這個國家全社會的平均增速更高一些。所以,大多數正常發展的國家,股票市場都是長期上漲的。A股也是如此。
那投資A股長期收益有多少?
我們來看一個A股的代表性指數——中證全指。我們通常說的上證指數,其實主要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股票,缺少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中證全指代表性更廣一些,覆蓋了A股全部上市公司。
中證全指從2004年的1 000點起步,到2022年10月31日,漲到了4 500點,如圖1-15所示。如果再加上分紅的收益,中證全指全收益指數漲到了5 706點。
期間股市經歷了多輪牛熊,所以估值對收益的影響就比較小了,主要是A股全部上市公司長期盈利增長所帶來的收益。過去十幾年,A股長期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0%~ 11%。

圖1-15 中證全指走勢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
很多人喜歡拿A股跟美股進行比較,覺得美股的收益更高。其實,從歷史上看,美股能夠提供10%左右的平均年化收益率。A股和美股的長期收益是差不多的。所以,A股的投資回報并不差,也是長期跑贏通貨膨脹的。
再好的資產,也要買得便宜
既然股票市場長期收益不錯,那為什么大家的印象仍然是“炒股虧錢”呢?
這是因為股票資產抗通貨膨脹、收益好,是從一個很長的周期里去體現的。如果單看其中短短幾年時間,股票資產難免會漲漲跌跌,甚至有的年份是負收益。
我們以美股的納斯達克100指數為例。納斯達克是美股的一個股票市場,納斯達克100指數投資的是納斯達克規模最大的100家大型企業。像大家熟知的蘋果、微軟、亞馬遜、特斯拉等公司的股票,都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的重倉股。
從1995年開始,納斯達克100指數飛速上漲,到2000年,上漲到了4 816點。然而,在2000—2001年,納斯達克100指數暴跌了80%。這個跌幅,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股災之一。之后,納斯達克100指數低迷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2017年,才重新回到4 800點。1995—2021年納斯達克100指數走勢如圖1-16所示。

圖1-16 1995—2021年納斯達克100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2000年高位的時候投資了納斯達克100指數,那一直到2017年,這長達18年的時間里,都是不賺錢的。
即便股票資產的長期收益不錯,但如果買貴了,也可能是負收益,更談不上抗通貨膨脹了。
假如我們換一個時間段,等到2008年金融危機、美股大跌的時候進行投資,也就是在比較便宜的階段進行投資,那么到現在,收益是非常不錯的。2008—2021年納斯達克100指數走勢如圖1-17所示。

圖1-17 2008—2021年納斯達克100指數走勢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
納斯達克100指數是過去幾十年里,收益最好的寬基指數之一。但即便是納斯達克100指數,如果是在牛市比較貴的時候買入,之后也會被套18年。
A股也有類似的情況。如果在2007年牛市高位買入股票資產,可能會被套十幾年的時間。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2007年時的A股太貴了。
所以,股票資產并不是任何時間段買入收益都是不錯的。如果買貴了,本身是負收益,當然就談不上抗通貨膨脹了,甚至可能會帶來反效果。
再好的品種,也要買得便宜。
好品種+好價格=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