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羅塞爾式建筑風格
- 詭秘:藏在命運下故事
- 聽雨的小魚
- 2301字
- 2024-12-23 17:30:00
餐桌上,已經擺好了一桌豐盛的美食,空氣中彌漫著溫暖的氣息,爐火在寒冷的空氣中吐著紅光,仿佛將外面的雪與風完全隔絕。戴維斯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一切帶來的安寧,內心的波動也漸漸平息。
“快來吃飯吧!”哈特曼夫人溫和地招呼道,臉上帶著溫暖的笑容,“飯菜都已經涼了,可別讓它們等你。”
戴維斯微微一笑,走到餐桌旁坐下,語氣里帶著一絲輕松與懷念:“夫人的菜,我可是一直懷念著呢。幾年來總想著,什么時候才能再嘗到您做的飯。”
哈特曼夫人笑了起來,語氣中透著些許調侃:“那你可得多吃點,不然對不起你這一番掛念。”
“那是當然。”戴維斯拿起餐具,目光掃過桌上的菜肴,熟悉的味道仿佛將他拉回到了那些曾經的時光。他低頭細細品嘗了一口,心中多了一絲久違的滿足,“還是這個味道,夫人,真是太好吃了。”
哈特曼教授在一旁笑著說道:“這些年你在外奔波,倒是對家里的飯菜念念不忘。看樣子,下次夫人得多做些,給你帶著路上吃。”
他話音剛落,便被哈特曼夫人輕輕踢了一腳。她笑著瞪了他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嗔怪:“飯菜哪有這么好帶的?要是真饞了,就該回來吃,別老想著拿走了事。”
戴維斯忍不住輕笑出聲,抬頭看著兩人之間的互動,心里生出一絲暖意。哈特曼夫人隨后轉過頭,看向戴維斯,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別聽他胡說,喜歡吃就多吃點。家里的飯菜,什么時候都歡迎你來。”
“是啊,”教授摸了摸鼻子,低聲嘟囔著,“下次多回來,夫人就不會踢我了。”
在溫暖的燈光和爐火的照耀下,三人坐在沙發上,氛圍依舊溫馨而放松。哈特曼夫人微笑著收拾好餐桌,輕輕推開廚房門,示意兩位男士不必再幫忙,自己一個人處理好。餐后那種輕松的愉悅感彌漫在空氣中,似乎連空氣都變得溫暖起來。
沙發上,哈特曼教授放下手中的杯子,眼中透露出一絲關切與期待:“戴維斯,這些年你的研究進展如何?信上說你在建筑學方面有不少新的發現?”
教授的語氣中并沒有多少嚴厲,而是充滿了學術的關心與溫情。他畢竟是戴維斯當年的導師,了解這個學生的才華,也知道他在學術上的堅持。
戴維斯微微一笑,輕輕調整了一下坐姿,雖然有些許緊張,卻盡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平穩而從容:“確實,教授,過去這幾年我一直在研究一些新興的建筑風格和結構設計,尤其是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通過分析一些歷史建筑,我發現了許多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結構特點與風格演變。”
他頓了頓,似乎在醞釀著下一句話:“我一直認為,建筑不僅僅是居住與工作的空間,它本身也是文化的載體,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著屬于那個時代的故事與背景。我研究的一些內容,試圖將這些故事以更精確的方式表達出來。”
哈特曼教授點了點頭,顯然對戴維斯的研究有所了解。戴維斯的學術眼光一直很獨到,尤其是在建筑的歷史與功能上,他的發現往往能為人耳目一新。
“很有意思。”哈特曼教授輕聲說道,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仿佛對戴維斯的見解感到驕傲,“你一直以來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這點非常難得。看來,這段時間的旅行也對你很有幫助。”
戴維斯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微笑,他的語氣中帶著一股沉思:“確實,這場旅行讓我看到了建筑風格的演變。從神廟式建筑的莊嚴,到四皇時期宮殿的氣派,再到如今羅塞爾大帝風格的科技建筑,文化的變遷在建筑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哈特曼教授仔細聆聽,眼神變得更加專注:“羅塞爾大帝風格的建筑,能具體談談它如何表現嗎?你認為它會對未來建筑產生什么影響?”
戴維斯稍微調整了一下坐姿,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羅塞爾大帝風格最早出現在帝國的高峰期,強調‘力量’與‘功能’的結合。它的建筑外形幾何感十足,常見對稱設計,突顯出宏偉和冷峻的氣勢。它反叛了傳統的建筑風格,特別是在表達權力和秩序時,常采用直線和尖銳角度,傳遞一種理性與控制的力量感。而在現代科技建筑中,這種風格已經變得更靈活,加入了更多的功能性設計和現代材料,如鋼鐵、玻璃等,這不僅提升了美感,也強化了建筑的實用性和科技感。”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這種風格不僅僅是一種美學表達,它反映了社會快速變化中的需求。現代建筑越來越強調建筑的實用性和可持續性,很多建筑師在設計時,都會參考這一風格,力求在嚴謹的結構基礎上加入創新元素。”
哈特曼教授若有所思,輕輕摩挲著下巴:“你對建筑的理解已經超越了形式上的掌握,更深刻地觸及了建筑背后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結構。你認為,這種風格會影響未來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嗎?”
戴維斯的眼睛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沉默了一會兒才回答:“我認為它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社會發展,城市建筑不僅僅是為了美學,它已經與科技進步、社會需求甚至政治表達緊密相連。我相信,隨著工業化和科技化的發展,未來的城市核心區將會看到更多這種風格的建筑,它們不僅代表技術的進步,也可能成為文化和社會中心。”
哈特曼教授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贊許:“你說得很對,戴維斯。你不只是掌握了建筑的技巧,更具備了對建筑深層意義的理解,這正是未來學術研究所需要的。”
戴維斯輕輕一笑,目光平靜:“感謝教授的肯定。實際上,這些旅行讓我有機會站在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建筑與社會的關系,才讓我對這門學科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教授的目光變得柔和:“我一直相信,你的學術道路將會走得更遠。你掌握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對文化的洞察力。未來的建筑學研究,正需要像你這樣的學者。”
這時,哈特曼教授突然提到:“說起來,兩天后的學術交流會,你能代我去參加嗎?我年紀大了,大雪天前往貝克蘭德實在不方便。我相信你會為我們的學術圈帶來更多價值。”
戴維斯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教授,我一定代您出席,盡力不讓您失望。”
哈特曼教授露出微笑,拍了拍戴維斯的肩膀:“我知道你會的。到時候,你就代表我們,去展示我們的學術成果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