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自己的物種:繁榮如何重塑人類生命
- (英)埃德溫·蓋爾
- 1386字
- 2023-04-10 17:21:36
第二章 查理曼大帝的大象
公元802年7月2日,一頭疲憊的大象步履沉重地走在亞琛的街道上,當地居民大為吃驚。亞琛是一個橫跨意大利北部、法國、低地國家和德國部分地區的帝國的首都。公元800年圣誕節那天,查理曼在羅馬加冕為帝國皇帝。他通過向東部派遣使者來宣誓他的尊貴。其中一隊人馬聯系了耶路撒冷的主教,向圣墓獻祭。為表示對新皇帝的敬意,主教將圣墓的鑰匙送予他們。有三位大使去面見傳奇的巴格達哈里發哈羅恩·拉希德(786—809年在位)。
一路艱險,只有一位名叫艾薩克的猶太人大使活了下來,他向哈里發獻上了精美的佛蘭德布料。哈羅恩·拉希德禮貌地接待了他,并送給他一頭大象作為禮物。這頭名叫阿布-阿巴斯的大象從埃及航行到利比亞,再從那里航行到熱那亞東南部的波托維內雷。在這里,它一直等到山口的積雪退去,才越過阿爾卑斯山,可能重走了一千年前漢尼拔大象走過的路線。從那里,它長途跋涉1100千米來到亞琛,并在北海之濱度過了幾個冬天,直到公元810年死去。[1]
所有這一切對哈羅恩·拉希德來說都是純粹的禮貌之舉,他統治著文明世界,而查理曼大帝只能統治一個偏遠、野蠻的落后地區。同時,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也不夠穩固。盡管查理曼大帝努力學習如何閱讀,卻徒勞無功。但希臘和羅馬的書面文化仍然存在于阿拉伯圖書館中,這一古老而優雅的文明在亞洲得到了蓬勃發展。
距離阿拉伯人第一次橫掃北非和西班牙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查理曼大帝在778年越過比利牛斯山對摩爾人發動入侵,最終徒勞無功。在朗塞斯瓦列斯隘口,他的后衛部隊遭到了巴斯克人的屠殺。阿拉伯艦隊統治了地中海,伊本·赫勒敦吹噓說,基督徒“再也不能在地中海上漂浮起一塊木板了”(再也無法在地中海航行)[2]。地中海西部的海岸線不斷遭到巴巴里海盜的劫掠,甚至像愛爾蘭這樣的偏遠地區也被海盜劫掠,索要奴隸。盡管在公元709年,希臘的炮火從阿拉伯艦隊手中拯救了拜占庭,但包括西西里島在內的地中海主要島嶼都在阿拉伯人手中。當哈羅恩·拉希德指揮阿拔斯王朝入侵小亞細亞時,他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另一邊瞥見了這座黃金之城。
拜占庭是一座擁有百萬居民的繁華城市,被認為是歐洲文明遺跡的中心。盡管拜占庭的海軍僅能在黑海和愛琴海的部分地區活動,但它仍然控制著安納托利亞、意大利南部、巴爾干半島和東歐大部分地區。此時歐洲其他地區再次陷入了野蠻狀態。無邊無際的森林中,稀疏地分布著類似塔西佗所描述的日耳曼人的異族部落,一直延伸到查理曼大帝領土的東部。英國已經消失在迷霧和傳說中,而離奇的是,光頭的愛爾蘭僧侶還沒有在大陸的基督教復興中發揮他們的作用。在北部,沿著斯堪的那維亞峽灣的與世隔絕的社區,也正孕育鮮為人知的遺傳疾病。
雖然看起來希望暗淡,但這個偏遠和野蠻的地區將成為人類世界的發源地。為解釋其中的原因,人們給出了多種假說,有些原因似乎顯而易見。這一地區地域遼闊,土地肥沃,人口稀少,類似于后來的北美。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同時還非常偏遠,既能躲避入侵,又能與地中海世界和繁榮的中東和遠東文明保持著聯系。對于羅馬基督教來說,關于羅馬帝國幾乎消失殆盡的記憶仍揮之不去,共同的語言和文化為古典遺產的重新發現鋪平了道路。歷史學家彭慕蘭在《大分流》指出:東亞的工業生產力和人口增長大約在這一時間和在西方一樣,但卻沒有擴展空間了,而變成了在有限空間內盡力榨取資源的大師。他們的革命是一場“勤勞”的革命,而不是工業革命;[3]只有歐洲有擴張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