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在亂世,能茍住命就不錯了
- 大明:剛想造反,老朱主動退位!
- 愛吃菠蘿包包
- 1012字
- 2023-04-24 22:45:43
“皇室宗親俸祿制度……”
朱璟淡然一笑。
“就拿最簡單的算數(shù)題來說,一個人吃一碗飯,一個家庭尚且還能供養(yǎng),畢竟誰家里沒有幾畝地?在這個意義上,供養(yǎng)三五口人,通過男耕女織的小農經(jīng)濟可以達到自給自足。”
“可是伴隨著這個家庭的開枝散葉,子子孫孫何其之多?”
“一個小家庭,變成了一個大家族。”
“屆時,人數(shù)達到了四五十人!”
“而這個家族所戰(zhàn)占有的耕地總數(shù)卻保持不變,同樣的土地,原來供養(yǎng)三五口人,自給自足,尚且還能由余。”
“可是到幾十、幾百年后,這片土地卻要供養(yǎng)幾十,甚至幾百口人。”
“這……”
朱璟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已經(jīng)超越了土地承載力的極限!”
朱元璋心里頗為震撼。
原本他看過朱璟的日記,自然也弄懂了皇室宗親俸祿制度的弊端以及危害,不過礙于面子沒有提及。
如今聽了朱璟另一種形式的解釋,他只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更是捕捉到了一個關鍵詞——
土地!
雖說這只是朱璟簡單舉例,但是朱元璋卻想到了超越皇室宗親俸祿制度之外的東西!
即土地承載力,這個朱璟提到的新穎詞匯。
以及所謂的小農經(jīng)濟,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正是如今農業(yè)傳統(tǒng)勞作。
不得不說,作為帝王,朱元璋的帝王心術十分老辣。
在災荒年后,人口激增,土地又該如何供養(yǎng)?!
“罷了,還是以后再問問這孩子吧。”
朱元璋心里暗自嘀咕,他瞥了眼雙手捧著熱騰騰的茶水取暖的朱璟,只覺得朱璟仿佛就是上天派來助他的。
這等才華,恐怕只有劉基在世時可以與之分庭抗禮了。
不過。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
他已經(jīng)隱隱摩挲到另一個封建王朝至關重要的問題門檻了。
此刻他聽聞了朱璟所講的皇室宗親俸祿制度弊端,感嘆一聲。
“這確實不是咱這種平頭百姓所煩惱的,恐怕該擔心這件事的人是宮里的上位。”
朱璟卻點了點頭,一臉認真道。
“爹,有件事還真讓你說對了。”
“咱確實沒能力管這些事,從自然氣候,到森嚴的等級地位排序,便可見一斑。”
縱使朱璟知道歷史走向,卻也不敢輕舉妄為。
作為歷史狂愛者,他更清楚大明的文字獄嚴酷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敢在老朱面前說大明制度這不好,那不好,恐怕一句話還沒說利索就被拖下去處死了。
大明制度弊端甚多,可盡管如此,大明也不該亡于滿洲。
對整個民族來說,清朝是一個悲劇。
自清而后,國力開始大幅度落后于西方,科技文化再無力與西方相提并論。
朱璟不是沒想過,直接去找老朱理論。
可就算排除種種疑慮,老朱采納了他的意見,措施真正實施起來卻動輒傷筋動骨。
儒家等級觀念深入人心,刻板腐朽的理學更是荼毒一種才子的心。
至于力挽狂瀾?
在亂世,能茍住命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