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師兄們都很熱情,慶昊跟大公子一人拿了兩個碗,各打了一碗粥一碗菜,坐到就餐區的長條桌旁邊吃起來。也不清楚是確實餓了,還是有佛菩薩的慈悲保佑,飯菜竟是十分可口。
快速吃完飯,刷了碗,就趕緊到發香處接班。
太陽剛剛升起,空氣還是有些冷冽,好在從山門到齋堂有五百來米的距離,還主要是臺階,倒是舒活運動了會,再加上吃了兩大碗早餐,逐漸驅除了刺骨的寒涼,所以一時倒忽然興起了到寺內寺外了解的興頭。今天是正月初一,彌勒佛的生日,本來就應該廣結善緣的哦!
剛到山門口,就見了凡師父從旁邊一個房間里走出來。
“兩位居士,是不是你們早上倒了垃圾了?”法師有些不高興地問道。
“是啊,師父。我們早上不是很忙,就做了衛生,垃圾就倒了啊。”
“早上我們覺得有點冷,就找點事情做。”
師父見兩人說的眉飛色舞,好像立了大功等著夸獎的樣子,哭笑不得的說到:“正月初一不能倒垃圾。這是集財的寓意啊!”
啊?!
尷尬了(︶︿︶)!
“要不我們再把垃圾拉回來吧?”了鑫大公子提議到。
“還有這樣的操作么?嗯,可是試一下。”慶昊投了贊同票。
“哼!師父我給你們氣到了!垃圾倒了就倒了,還拉回來呢!虧你們想的出來。”法師拉長了明凈得如同滿月的胖臉,“不過呢,反正垃圾還在風景區,我們報恩寺跟景區是唇齒相依的關系,風景區財運好我們報恩寺也就香火旺盛。”師父立即嘿嘿地頑皮輕笑起來,表情轉化極快。
見師父并沒有生氣的樣子,陳大公子跟師父打趣說:“原來寺廟也相信這些啊?”
“嘿嘿嘿!”法師再次笑起來,眼睛還閃著得意的光彩,“師父我是逗你們的!想著你們昨晚守寺廟,怕你們給凍傻了,給你們醒醒神!我們學佛之人,怎會執迷這些外道!”
法師反復叮囑了一些發香應該注意的小細節:今天是初一,香客一定會比平常多,如果有香客硬要帶高香禮佛,好好勸說,千萬不要爭吵。廣結善緣是佛弟子的根本要務。要讓大家高高興興地來,滿滿意意地回家,皆大歡喜。法師還暗示:實在是有香客很在意這些形式的話,可以把高香插到遠處菜地邊的鐵架子上。因為平時報恩寺也沒有很多香客來,難得一年只有一個春節,很有必要與周邊的信眾搞好關系。
接下來香客果然很快多了起來。客堂從攝像視頻瞧見大門口有些忙亂,就增派了了諾來支援。
陳大公子與了諾負責攔香,慶昊負責發香。香客們也都很配合,氣氛還算是很和諧。
只是后來景區管委會的民警巡視過來,發現了山門口的炮仗紙,臉色立即就一冷。進門一看,菜地高香林立,煙霧繚繞。立即對陪同的法師下達了整改令。
有了政府出面,香客也就理解了確實不是寺廟有意刁難,再說市區的寺廟早就不許帶香燭了,于是大家也沒有執意上高香。
九點多,一位法師跟了浩從山門外送來了一大鐵桶姜茶---寺內都是臺階,只能從側門經外面的大道把姜茶運到山門口。早有熱心的香客主動抬茶水,再相互配合,幾個人一起抬上了臺階。
暖暖的姜茶驅走了冷冽的嚴寒,香客們都很滿心歡欣。本來都是很虔誠地來朝拜,覺得寺廟好像很神秘,濃濃的姜茶讓場面一時充滿了濃濃郁郁的生活氣息。
師父說:“你們也喝些姜茶吧!大門口風大濕寒重。”了諾表示不喝,慶昊跟陳大公子就不客氣了---昨晚真心凍的夠嗆。為了節約用杯,兩人一人拿了一個紙杯,從香的包裝帶上扯了兩根,一個在杯身橫綁一個帶子,一個在紙杯上豎綁一根帶子,作為標記。
上午的工作很順利。了諾跟陳大公子負責攔香,慶昊發香。大人三根長香,小孩子一根小香。很多香客認為這是有深奧的講究,實際原因非常簡單:小孩子手很小,拿三根香會拿不穩,所以只發一根香,給小香是防著香太長燙著了。真的是大道至簡啊!
正當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過來一位年長高挑清瘦的法師,與這兩天見到的師父不同的是,老法師穿的是黃色的長衫,雖然瞧上去應該有八九十歲了,卻是一副不染塵埃的氣質。
“阿彌陀佛!首座師父好!”了諾恭恭敬敬地合掌打招呼。原來是首座師父。首座,當然是一個寺廟里坐第一個座位的人,掌管說法之綱,由諸法知識淵博德高望重的人擔任。
“阿彌陀佛!首座師父好!”有些驚喜的兩人趕緊跟著打招呼。
“阿彌陀佛!居士們辛苦了!新春快樂,恭喜發財!阿彌陀佛!”首座師父豎起右手,回了一個禮,給一人發了一個紅包,笑瞇瞇的模樣像極了彌勒佛。
居然還有紅包拿!三個人喜出望外,香客們也都喜洋洋的合掌鞠躬。
首座師父拿了一些紅包,發給了人群里的小朋友,念著“阿彌陀佛”摸了摸他們,就上去了。
領了紅包的香客們說著感恩的話,歡天喜地地朝上就拜,將紅包帶回家。
場面更加火爆起來。
兩人拜了拜,跟著了諾一起將紅包投給了大門口的功德箱。
快到十一點的時候,了諾讓兩人上去過堂。過堂是佛教對吃飯的說法,寓意是吃飯不說話,只存五種念頭快速用完飯,就像只是從齋堂經過一樣。早飯叫作早齋,也稱天食。午飯稱午齋,也叫作人食。佛教規矩本來是過午不食的,所以佛教是不吃晚飯的。只是現在作息時間不同,善巧方便,有的也是吃晚飯的,晚飯叫作藥食。說起過午不食,是有一個公案的:有一天晚飯時候,佛陀的一位弟子到外面村子化齋。到一戶人家門口,是個孕婦女主人是個孕婦,當時天已經黑了,尊者的牙齒很白,一開口說話就露出了白亮亮的牙齒。女主人以為是白牙齒說話,給嚇著了,就小產了。傷心的善女子就找到釋迦牟尼佛理論:我本是好意供養佛陀與尊者,現在卻小產了!尊者非常自責,釋迦牟尼佛也很慈悲,為了警戒佛弟子,于是立了如此規矩:佛弟子過午不食。
趕到齋堂,師父們當然是在念餐前供養。
今天是正月初一,午餐有紅菜苔菠菜蓮藕等。雖然都是些家常素菜,可是都非常香濃可口,果秋跟慶昊每個人各快速地吃了一碗,猶豫了一下就喝起了紫菜湯。
吃飯依然是很有儀式感,吃了飯師父們念了回向偈就結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