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道左相逢 黑質(zhì)白璋
- 道門煉真
- 烏龜之王
- 2978字
- 2024-03-13 11:19:19
張顯等人立住云頭,一路向山外疾馳而去,小片刻功夫,便已到四十余里開外,這里多是丘陵山地,風(fēng)光秀美,平坦處阡陌縱橫,通往四面八方,臨江處建有一規(guī)模尚小的城鎮(zhèn)。
為免驚世駭俗,眾人到了山林之間降下云頭,自一小徑走出,裝作尋常江湖豪客,混作路人往那城中走去。
方才靠近城門,便聽到陣陣犬吠之聲,只見一群孩童在城門口互擲泥塊,追逐嬉戲,吵嚷打鬧,大的有十五六歲,小的不過七八歲,看其等穿著,家中顯然都衣食不缺。
這時(shí)走過來一個(gè)穿著綢布衣衫,公子哥模樣的少年郎,也只有十三四歲,他皮膚白凈,嘴角有兩撇淡淡絨毛,身邊還跟著兩個(gè)長隨,應(yīng)是官宦人家出身。
只聽他大聲言道:“快走快走,山神廟怪人又來了,今天我要給你們看看我家護(hù)衛(wèi)的武藝。”
幾名年紀(jì)較大的孩童聞言,紛紛停下起哄大叫:
“你家護(hù)衛(wèi)能打得過他嗎?”
“別吹牛,宋三兒,你家門前那顆老柳樹就是怪人一拳打斷的。”
“你家護(hù)衛(wèi),怕是看到他就屁滾尿流了…”
“哈哈哈……”
那公子哥模樣的少年一張臉漲得通紅,又學(xué)著大人硬氣道:“事實(shí)勝于雄辯,你們等下看著就是了。”說完便得意洋洋的去了。
眾孩童面面相覷,卻亦是相隨而去。
眾人將這一切看的清楚,云懷山若有所思,慨言道:“看來,陳楚兩國止干休戈,邊境子民終究是得享安穩(wěn)。”
張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隨即目光在四周游弋一番,小城不過一里方圓,他立馬便發(fā)現(xiàn)一處適合暫作歇腳之地,伸手一指,道:“殷師妹傷疾未愈,不如先去那處稍作休憩一番?”
幾人順勢看去,張顯所選那處正是建在一座低矮丘陵上的精雅客棧,遠(yuǎn)觀可見其上有古木五株,陰連數(shù)畝,郁乎蒼蒼,云氣滃然,幽靜之意撲面而來。
云曉山眼中一亮,拍手贊道:“妙極!妙極!”眾人亦是紛紛頷首,隨即欣然而往。
幾人沿山勢而上,新鋪青石板路帶著些許尚未摩擦圓潤的棱角,半刻鐘后便到客棧門前。
客棧白墻新刷,上下共有兩層,正中一根高桿上迎風(fēng)掛立著一面帆旗,上書‘五福客棧’四個(gè)大字。
門前正有一小二在招呼客人,見有人來,立馬笑臉迎上,向內(nèi)高聲道:“貴客五位。”又對張顯等人問道:“幾位尊客,喝茶還是住店?”
裴元正丟出一把玉珠,笑道:“上房五間。”
小二手忙腳亂地接過,眨眼間便收入袖中,扯開嗓子大聲道:“甲等上房五間。”隨即連忙引五人來至二樓。
殷眉愫看出四人或有事相商,便以修養(yǎng)精神為由早早回房。
張顯拿出黑袍老者所使的那盞蟠螭冥玉寶燈,笑道:“此寶倒是頗為神異,內(nèi)蘊(yùn)一絲極陰之火,若是用得好了,實(shí)乃一件絕大殺器。“
云曉山微微一笑,道:“張兄,此人既是被你所誅,這燈自然歸你所有。只是我看此物極具魔性,還是少用為妙。“
張顯自是知曉這是一番好意,不過他身俱渾陽真火,走的又是金火互藏、日月合煉的路子,最是不懼此等陰邪之法。
見張顯收起寶燈,裴元正思慮一二,正聲道:“按殷師妹所言,此地應(yīng)早有魔修盤踞,恐會(huì)壞我等之事。“
云若山搖頭道:“此地乃陳國偏僻下邑,歷來人跡罕至,有一二散修躲藏山野,也非是什么稀罕少見。彼輩碰見我等,逃命尚且不急,若真敢出面作亂,正好除魔衛(wèi)道。”
云曉山性子穩(wěn)重,心思細(xì)膩,稍作沉吟,道:
“裴兄所言在理,我與那人斗法之時(shí),發(fā)覺此人一身法力陰邪颯然,想來也是有些傳承在身,況且那人口中所說的十心上人,也不知是何跟腳。“
張顯微微一笑,出言道:“我等乃是為游尸而來,至于所謂的十心上人,我想自有浩玄宗出手料理。”
眾人轉(zhuǎn)念一想,俱是贊同此言。歸根結(jié)底,他們幾人乃是為游尸而來,救下殷眉愫不過順手為之,待那十心上人知曉此間之事,他們幾人早就回山去了。
況且,自家門徒為魔修所害,不說浩玄七真之一的玄明真人會(huì)作何反應(yīng),料想殷眉愫之師尊晉少元絕不會(huì)善罷甘休。
幾人再是談?wù)搸拙洌阌髯曰胤俊?
正在這時(shí),樓下卻是傳來爭吵之聲,眾人都是修道之人,神念一起,樓下情況已如親臨在場般歷歷在目。
幾名身穿青色窄袖長襟錦袍,腰扣青銅鸞首,腳踏黑面皂靴,手握精鐵長刀的漢子正圍住一人,似有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之意。
那人卻毫不在意,端坐不動(dòng),舉杯飲下一口美酒,瞥了眼周圍幾人,笑道:“幾位怕是喝多了,看來要醒醒酒了。”
其中一人收起長刀,似勝券在握,哈哈大笑,道:“趙顏春,你今日怕是在劫難逃,還是老實(shí)跟我回青鴛衛(wèi)面見都尉吧。”
堂中眾多客人聞言,俱都色變。青鴛衛(wèi)乃陳國國君直屬親衛(wèi),其首領(lǐng)由國君親信武官擔(dān)任,只聽命于國君一人,專司巡察緝捕。
此輩往往仰仗國君寵信,不依律法隨意抓人,大小官員俱是怨聲載道。哪怕英鞮山地處偏僻邊疆,多江湖草莽,卻也知曉青鴛衛(wèi)之兇名。
趙顏春搖頭嘆息一聲,也不再爭辯,將手中酒杯“啪”的一聲擲于地下,喝道:“吳真,你也未免太過心急了,本來我是不想動(dòng)手殺你的。“
這句話出口后,店內(nèi)氣氛為之一變。眾人不曾想竟至如此地步,大庭廣眾之下,此人開口便是欲殺青鴛衛(wèi),也不知是大放厥詞還是真有本事。
心思靈敏之輩,已然覺得此事絕難善了,悄悄起身便欲離開此地。
吳真聞言大怒,他一腳踢翻面前木桌,身旁幾名大漢亦是拔刀相向,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后院卻傳來制止之聲:
“諸位,且莫?jiǎng)邮帧!?
幾人尋聲看去,來人年約四旬,身形清瘦,戴一頂老舊四方巾,穿一襲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的青色布袍,雙眼幽深,像個(gè)鄉(xiāng)下教書先生。
小二連忙迎了上去,正欲開口,那人卻抬手止住,自顧自走上前去。
就在這人出現(xiàn)之時(shí),張顯卻是神色一動(dòng),但他并未多言,只是靜待下文。
那人稍一拱手,道:“敝人江長空,忝為客棧掌柜。幾位恐怕多有誤會(huì),還請勿要?jiǎng)邮帧!?
吳真看他一眼,玩味道:“青鴛衛(wèi)的事你也敢管,莫非你是此人同伙?“
趙顏春看了眼江長空,拱手謝道:“江掌柜,此事因我而起,卻不料拖累于你,實(shí)乃我之過也。”
此時(shí),江長空卻瞥見趙顏春手腕處的一條白玉手鏈,雙眸微微一縮,隨即陷入沉默,似在懊惱剛才所做所言。
見狀,吳真志得意滿,轉(zhuǎn)頭再對四下森森一笑,道:“還有誰敢插手青鴛衛(wèi)之事?”
店內(nèi)剩余幾人心頭發(fā)寒,只覺似被一條毒蛇盯上,一股涼意從尾椎升起,一路向上,最終在后腦處炸開,頭皮發(fā)麻,隨即紛紛低頭做鳥獸散去。
吳真正欲出手,江長空卻又開口道:“吳大人,在下與周斂周都尉頗有往來,還請通融一二,必有厚謝。”
“什么周都尉,可管不到老子頭上?”
青鴛衛(wèi)設(shè)有‘一府三司十二尉’,都尉之間互不統(tǒng)攜,三司主管問訓(xùn)收押,均由大都督府直接統(tǒng)領(lǐng)。
話音一落,吳真猛然拔刀,直直劈向江長空。刀光如霹靂,刀勢似飛龍,磅礴巨力卻無一絲一毫外泄,顯然是一位好手。
趙顏春心頭微驚,盡管有所防備,但如此距離,他亦是難以出手相助,只能眼睜睜看著長刀劈向江長空面門。
就在此刻,江長空竟以右手兩指夾住長刀,任其刀身的寒光凜冽,不能再進(jìn)分毫。
兩指一抖,百煉寶刀便應(yīng)聲而斷,吳真來不及多做反應(yīng),斷掉的刀尖已插在他心口。
吳真臉上駭懼難止,口中‘嗬嗬’兩聲,再難握住手中長刀,氣絕而亡。
隨行幾名青鴛衛(wèi)面面相覷,一動(dòng)也不敢動(dòng)地站在原地,身子僵硬,腦海中一片空白。
江長空輕輕一嘆,道:“何苦來哉。”不待剩下幾位青鴛衛(wèi)多做反應(yīng),寒光呼嘯間,咽喉處已是有血絲濺出。
趙顏春由驚轉(zhuǎn)喜,鄭重一禮,道:“在下見識(shí)粗鄙,竟不知高人已在眼前,還請恕罪。”
江長空不賴言辭,止住話頭,徑直問道:“你手上這串白玉手鏈從何而來?”
趙顏春微微一楞,正欲開口。江長空卻是抬手制止,四下觀望一陣,道:“此地不宜久留,隨我來。”
沉吟一二,趙顏春下定決心,正欲隨其而去,卻聽見二樓有人朗聲吟道:
“照體長空空不空,靈鑒涵天容萬物。長空道友,別來無恙乎?”